A. 孩子天性愛偷懶,書上有圖畫就不會去看字的。建議把家里有圖畫的書先收藏起來,讓孩子去讀完全沒有圖畫的書。
B. 陪著孩子一起讀書,一邊指著文字一邊讀,堅持重復做下去,就能幫助孩子學會讀書上的文字。
C. 孩子愿意通過圖畫來閱讀也是挺好的,所以不必強求孩子去讀書上的字,盡可能讓孩子自由發(fā)展。大人應(yīng)該堅持為孩子讀,并時不時和孩子一起討論書上一些有趣的話題。
D. 應(yīng)該耐心給孩子講道理,告訴孩子真正的讀書應(yīng)該是讀書上的文字,體驗語言文字帶來的美妙感受。建議給孩子舉些中外名人的例子,告訴孩子只有讀書上的文字,長大了才能像他們一樣成功。
想一想,奇怪的設(shè)問
在以上4種回答中,你最贊同上面哪一種意見呢?請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試想一下這樣兩個設(shè)問。
設(shè)問一:我有個叔叔都50歲了,請他讀孩子的圖畫書,無論書里的圖畫多么優(yōu)美,他也只會去讀書里的文字。5歲孩子能看懂的書,他居然會說讀不懂。你說奇怪不奇怪?
設(shè)問二:我鄰居的孩子15歲,該認識的常用字應(yīng)該都認全了,可他就是不愛讀書,除了游戲和漫畫書什么書也讀不下去。你說這是怎么一回事?
答案A 這個回答很有問題。在孩子開開心心玩的時候,從來是不偷懶的,在這個時候“告饒”偷懶的常常是大人。這么說,大人的天性才是偷懶吧?——當然不是,人的天性是樂于去做自己喜愛的事情。采取把圖畫書藏起來,逼孩子看書上的文字的方法,只會導致孩子對書的反感。
答案B 這個方法很實用,在短期內(nèi)有可能實現(xiàn)幫助孩子“讀書上的字”的功效。但它也有可能讓閱讀過程變得枯燥乏味,長此以往地堅持,可能導致孩子失去對閱讀本身的興趣。
答案C 這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孩子樂于通過圖畫來閱讀,應(yīng)該鼓勵。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他會像學會“讀圖畫”一樣自然掌握“讀文字”的能力。大人的引導主要是幫助孩子鞏固對閱讀的熱情,不斷刺激孩子對書本身發(fā)生興趣。
答案D 常聽人說,中國人喜歡給孩子講大人的道理,而給大人講孩子的道理。真的嗎?可以試試將這種道理講給孩子聽。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孩子學會了如何用這個道理講給別的孩子聽,至于他自己嘛,當然另當別論啦。
相鄰博客
- 52種方法助孩子自尊自信 [2007-06-28 23:38:00]
- 培養(yǎng)小書蟲的“5字秘訣” [2007-06-28 23:44:00]
- 孩子眼里的玩具(施建農(nóng)) [2007-06-29 00:20:00]
- 整合好生活中的各種角色 [2007-08-21 21:3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