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期末考試結(jié)束了,學校門口站著很多接孩子放學的家長,站在他們中間,常常能夠聽到他們與孩子的對話——
媽媽A:考了第幾名?。?BR> 孩子A:第二名,和第一名就差了一分。
媽媽A:考得挺好,你看人家怎么就能考得那么好呢?還是學習扎實啊,你就不夠扎實。
爸爸B:這次考試有沒有進步???
孩子B:進步了一點兒,考了22名。
爸爸B:恩,不錯,下回再努力努力,爭取前三名。
媽媽C:這次及格了沒?
孩子C:其它的都及了,就數(shù)學沒及。
媽媽C:看看吧,讓你再玩兒,在玩兒全考零分,你就等著以后掃大街吧!
在這三段對話中,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盡相同,有的考得好有的考得差,有的進步了,有的沒有起色,可是從這些語言中你能感受到那些是贊美、哪些是鼓勵、哪些又是批評嗎?
第一位媽媽本意是想表揚孩子。你看她首先就說“考得挺好?!边@是對孩子很大的鼓勵??墒?,接下來的一句話卻大煞風景,讓孩子本來激動的心也低沉下來,換了任何一個孩子都會想“我怎么永遠都達不到媽媽的要求呢?”
第二位是一位爸爸,看得出他非常相信孩子的實力,希望他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力,于是很真誠地鼓勵他。只是,這鼓勵有點兒不切實際,幫孩子訂目標本來就需要謹慎,更何況是這么高的目標呢。
第三位媽媽其實是想批評孩子,孩子成績不及格,那個媽媽能不著急呢?可是,這樣的“刺激”或多或少帶上了一些貶低孩子的成分,批評不是為了讓孩子知道自己多差,而是讓孩子知道以后應(yīng)該怎么做,不是嗎?
贊美、鼓勵和批評,這是家庭教育中無論如何都不能避免的對話,然而雖然常用,但如何用可就很有學問了。
首先,贊美不能夸大其實。比如,當孩子畫了一幅很漂亮的畫后,你要認真的欣賞,然后發(fā)出由衷地感嘆,但不要說“你畫的比其他小朋友都好”這樣的話。因為當孩子一旦進入競爭環(huán)境之后,在相互有了比較后,卻發(fā)現(xiàn)確實有別的小朋友比他畫的好,會使他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同時給自己添加不必要的壓力。
其次,要就事論事。說你做算術(shù)很棒比說你真聰明更有效。因為這樣孩子才能在這個具體的事情上增長信心,激發(fā)他做這件事情的興趣。如果只是一句干巴巴的“你真聰明”雖然能夠讓他感受到這是對他的肯定,但卻并不能轉(zhuǎn)化成自信,有時候處理不好還會成為孩子“自負”的根源。
最后,贊美要及時。如果贊美與所贊美的事情之間隔了很長時間,孩子已經(jīng)不能體會到當時做這件事情時候的感受,自然這種贊美也就無法轉(zhuǎn)化為信心和動力了。
剛才我們說到,贊美不能和所贊美的事情相隔太久。鼓勵卻不一樣。鼓勵是一種提醒,比如很久以前他的一次成功你也可以拿出來說,幫他對抗現(xiàn)在的沮喪心情。
鼓勵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分析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所舉的例子越具體越好。比如希望通過回想孩子原先的一次成功經(jīng)歷來鼓勵孩子越過現(xiàn)在的難關(guān),那就要讓回想當初他為了做成那件事情付出了多少努力,讓他體會當時的感受,這些回想和體驗會讓他對自己產(chǎn)生信心——既然以前的我能做到那么好,現(xiàn)在的我會做得更好。
孩子們都會出錯,批評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批評也要注意技巧,因為你的批評方式直接影響了孩子看待錯誤和不足的方式。在批評的過程中,你要不斷的提醒自己,你的話是不是有些言過其實?是不是有留給了孩子解釋的時間?還要注意有沒有在你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批評孩子呢?
除此之外,批評還要注意以下三點:
在批評之前,你應(yīng)該大概評估一下這件事情的嚴重程度,找準你需要的語氣。如果事情本來沒有那么嚴重,就不必大動肝火;同樣如果事情已經(jīng)需要嚴肅對待的時候,你就不能再那么溫柔耐心,應(yīng)該提高嗓門給孩子看看你的“厲害”。總之,要讓孩子明白你現(xiàn)在生氣的原因,讓他通過你的情緒了解這件事情的嚴重與否。
可能最讓你無法忍受的是孩子在一個問題上總是犯錯誤,明明說了很多遍,批評了很多次可是就是引不起他的警覺。這個時候你應(yīng)該仔細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批評方式出了問題,是不是應(yīng)該換一種方式或者用一些新的方法加強孩子的警覺。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評孩子總在同一個問題上犯錯誤,只能引起他的反感,而且還會對你的批評產(chǎn)生了“免疫”,不論你再怎么說他,他也不會認真改正了。除此之外,最不可取的是在批評一件事情的時候又提起了一個別的錯誤。這樣做只會讓你的談話更加缺少中心,不僅不能提高孩子對這件事情的認識,還會讓孩子對你的批評心不在焉。
能在孩子犯錯誤不久就及時進行批評,對于他改正錯誤是再有效不過的了,但往往事情不能總是這樣湊巧。有時候,或是你發(fā)現(xiàn)的晚,或是當時一些事情耽誤了你的批評行動,使得你不得不跟孩子“秋后算賬”。那么這個時間的選擇就非常重要了。談話應(yīng)該在兩個人都心平氣和的時候進行,先讓孩子自己回憶所犯的錯誤,如果他拒絕回憶或者回憶不出來,就由你來將這件事情“復述”一遍。“復述”的越詳細越好,讓孩子充分回憶起當時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這樣,雖然批評并不那么“及時”,但也能起到作用。
“檢討”一次對孩子的不適當?shù)呐u。很多家長都曾為錯誤地批評了孩子而后悔過,可是有時候事情過去了很久了,再提恐怕孩子自己都已經(jīng)想不起來了。把這件小事情記入你的筆記本吧。看著你的回憶,反思一下自己在哪個方面做的不夠好。是沒有認真聽孩子解釋?是在批評的過程中摻雜了自己的情緒?是沒有就事論事,是沒有公平看待孩子……
總之,有了這個小故事,外加上你對自己的深刻剖析,相信自然而然,你也學會了如何正確地贊美、鼓勵和批評。
朱洪艷收錄
相鄰博客
- 做好家長四十條 [2010-01-14 11:13:00]
- 怎樣培養(yǎng)幼兒表達能力 [2010-01-14 11:19:00]
- 60秒后,請媽媽們息怒……給媽媽們一個管孩子的好辦法(轉(zhuǎn)) [2010-01-22 23:2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