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家庭在親子教育方面存在誤區(qū)
如何教育孩子,對許多家長來說似乎是件無師自通的事情。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家長教育孩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你是一名合格的家長嗎?前段時間,金華先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對我市8000多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了測試,統(tǒng)計結果顯示95%的家庭在親子教育方面存在誤區(qū)。
從去年6月份開始,金華先鋒文化傳播公司引進了被媒體稱為“親子關系第一人”的吉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國內著名親子教育專家董進宇博士的有關教育理念,在金華市區(qū)的第五中學、環(huán)城小學、金師附小及上街發(fā)放和回收“你是一個合格的家長嗎?”調查問卷8000多份。從統(tǒng)計結果來看,95%以上的家庭在親子教育方面存在誤區(qū)。
據(jù)了解,整個問卷包括:“當眾批評孩子、經常用自己年輕時的經歷教育孩子、總對孩子說自己的付出全是為了他(她)”等40個題目,家長以打“√”或打“×”的方式進行回答。40道題目,從理論上說都應該打“×”,但實際情況并不容樂觀。
從問卷情況看,家長在親子教育方面存在的誤區(qū)主要集中在5個方面:
●常以成績好的孩子為例來批評自己的孩子;
●當眾批評孩子;
●認為一味地表揚孩子會導致孩子驕傲;
●認為孩子將來的命運是他自己造成的;
●認為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求,孩子就應該努力學習。
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沒有特定的法則。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家長采取的教育方式可能都會不同。但上述5個方面的教育誤區(qū),很可能也會給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進取心及快樂完成學習帶來一定的影響。那么,碰到以上5個問題,家長怎么處理比較理想呢?記者采訪了金華先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教育總監(jiān)黎政宏。
●常以成績好的孩子為例來批評自己的孩子
這會使孩子認為自己在媽媽眼里沒別人的孩子優(yōu)秀。碰到這種情況,家長最好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愛人拿別人的愛人和自己比較,老說別人的愛人好,你不好,你會是什么滋味?其實,孩子的好與壞是受環(huán)境影響的。這個時候,家長最好先不要在孩子身上找問題,而應該從自己身上找找問題,然后鼓勵孩子去努力。
●當眾批評孩子
當眾批評孩子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慢慢變得自閉。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不應該馬上訓斥,而應該將孩子的思想與行為分開。如孩子和別人打架,家長第一件事情就是得讓孩子把話說清楚,說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如果是孩子的思想錯了,家長應該從改變他的思想入手;如果是行為錯了(比如孩子因為那人欺負比他小的孩子才與那人打架),那就應該在肯定他的思想是對的同時,告訴他不應該用這種方式來表達。
●認為一味地表揚孩子會導致孩子驕傲
好孩子是被夸出來的。經常得到父母表揚的孩子會有充分的自信。需要注意的是父母的表揚、鼓勵與贊美的方式要得當。如叫孩子寫100個字,大部分寫錯了,只有幾個對,家長可以在表揚他那幾個寫對的字寫得漂亮的同時,鼓勵孩子繼續(xù)努力,讓孩子把其他的字也寫對、寫好。這樣不斷地夸獎,孩子會不停地努力。
●認為孩子將來的命運是他自己造成的
父母并不是把孩子養(yǎng)活就行了,孩子的一些行為是好是壞實際上是受父母影響的。追求快樂是人一個重要的方面,而學習在許多人的潛意識里是件痛苦的事情。因為認為痛苦,所以許多孩子就會逃避不去做。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不管孩子,那孩子可能從父母打麻將等興奮的表情里看到快樂,就朝那方面去發(fā)展,父母的行為不知不覺地影響了孩子。換個角度,如果有一個父親一字不識,但他覺得在孩子學習方面應該帶頭,因此每天都和孩子一起學習,孩子做作業(yè)時,他都拿一本書在看,孩子在父親的影響下學習就會很努力。
●認為滿足了物質需求孩子就應該努力學
這會使孩子感覺不到父母的愛,使他和父母之間心靈上的距離越來越遠。所以,父母不但要讓孩子在物質上有保證,還要對孩子進行精神上的關心。孩子從小到大,靠父母在后面不斷地鼓勵與推動。平時父母可以通過給孩子一個擁抱、拍拍孩子的肩膀等來表示對孩子的愛,父母要不斷地給孩子精神供氧。
http://www.jhnews.com.cn/gb/content/2006-01/10/content_558099.htm 王英霞摘錄
相鄰博客
- 從心理角度看家庭教養(yǎng)方式 [2010-02-02 13:14:00]
- 手指運動讓大腦更聰明 [2010-02-12 10:40:00]
- 育兒經驗49條--句句精辟 [2010-02-21 22:50:00]
- 美國母親的典藏:怎樣當好媽媽 [2010-02-21 23:0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