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最難回答的問題——小寶貝在媽媽的肚子里怎么吃飯(轉)
(2010-03-06 22:59:00)
[編輯]
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怎么吃飯呢?
|
一天,在媽媽從幼兒園接燦燦回家的路上,迎面走來一位孕婦,非常好奇的燦燦問媽媽:“媽媽,那個阿姨的肚子為什么那么大???”
于是媽媽便對燦燦說:“那是因為阿姨懷孕了,她的肚子里有個小寶寶?!?br /> 燦燦更加好奇和吃驚,連續(xù)問道:“阿姨肚子里有個小寶寶?那小寶寶在肚子里吃什么呀?怎么吃呢?還有啊,小寶寶要是想上廁所怎么辦呢?”
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吃飯嗎?
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怎么上廁所???
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怎么睡覺呢?
一般的父母都會驚訝于孩子的這些問題,他們不知道這些只長了幾年的小腦袋是怎么想出這些問題的,但是有問題就需要面對,孩子的問題更需要父母予以耐心細致的解答。
“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不用吃飯,也不用上廁所。”
這種回答其實是父母在欺騙孩子。許多父母在一時無法回答孩子的問題時要么幾句話搪塞過去,要么回避或者粗暴地拒絕,還有一些父母會“聰明”地給孩子一個看似正確的回答,其實這樣會在孩子日后的成長中造成很多矛盾,因為他們還會遇到不同的解答疑惑的機會,如果日后的教育與父母最初的教育不一致,他們就會感到困惑,也會造成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感。
“媽媽吃飯,小寶寶就吃飯;媽媽上廁所,小寶寶就上廁所啦!”
這種“想當然”的回答亦是一種錯誤的回答。孩子在其中并不能獲得什么有效的答案,如果父母一直給孩子這種回答,長此以往,孩子會漸漸打消向父母詢問的積極性。
“你看一下你的小肚肚,看看上面是不是有一個肚臍眼兒???那就是小寶寶‘吃東西’的地方。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是不能用嘴巴吃飯的,但是媽媽有一個輸送營養(yǎng)的管道,叫臍帶,與寶寶的肚臍眼兒連著。寶寶餓了的時候,媽媽就把營養(yǎng)輸送給寶寶。寶寶也就一天天地長大了。等到寶寶出生以后,就可以用嘴吃飯了。這樣,臍帶就用不著了,醫(yī)生阿姨就把它剪斷、扎好,長大后就變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
這樣的回答讓孩子明白事理的同時,又加深了對母親的感情,可謂一舉兩得。
“關于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怎么睡覺的問題,媽媽現(xiàn)在也不知道,待會媽媽查書再告訴你正確答案,好嗎?”
對于寶寶的一些問題,父母當時就能給出比較科學、合理的答案。但是有一些問題,可能父母一時也難以回答,這時父母不妨告訴孩子待查書后再告訴他,但是父母不應把此問題拖太長時間,要盡快告訴孩子,否則孩子會以為爸爸媽媽在搪塞自己,容易讓孩子失去對父母的信任感。
我能待在媽媽的肚子里不出來嗎?
有一天,媽媽和貝貝去公園玩。路有些遠,貝貝漸漸累了,想讓媽媽抱著他。媽媽便跟他講,好孩子應該自己走路,不能再讓媽媽抱了。貝貝很聽話,不再央求了。不過,他一偏頭,給了媽媽一個問題:“媽媽,我能待在你的肚子里不出來嗎?”
媽媽笑了:“是不是那樣就不用自己走路了?”
“對!”貝貝得意地說。
媽媽一想,這正是一個教育孩子的好機會,于是便一邊走,一邊向貝貝講述:“你在媽媽肚子里,一開始先是長了心臟、肺,還有聰明的小腦瓜,后來又長了眼睛、耳朵和鼻子,再后來你越長越大,媽媽肚子逐漸裝不下你了。你就開始在媽媽肚子里亂踹,媽媽疼得受不了,就到醫(yī)院,讓醫(yī)生阿姨把你拿了出來。你出來時還哇哇哭呢!”
“那我在媽媽的肚子里待了多長時間呢?”貝貝接著問。
“你在媽媽身體里一共住了10個月才生出來。”
“為什么不馬上生出來,要在媽媽肚子里住那么久?” |
源自:小狐貍 ebook作品
相關博客:
情系父母
(D類)父母能力提升
閱讀次數(shù):
148
評論次數(shù):
收藏次數(shù):
0
●我要參加家庭教育的學習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