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自然懲罰法
有一位家長說孩子總是丟三落四,她的辦法是什么呢,在孩子每個口袋里都放著錢,每個口袋都裝上名片。
而另一位母親,則全然不同。孩子去夏令營,媽媽問:“東西都準備好了嗎?”孩子說:“都好了,你就別管了。”媽媽一看,衣服帶得不夠,手電沒帶,就問孩子:“那邊的氣候你知道嗎?衣服夠不夠?晚上活動的東西都準備了嗎?”孩子說:“沒問題。”這位媽媽就沒再說什么。第二天,孩子背著包就走了。一個星期后,孩子回來。媽媽問:“玩得開心不開心?”“開心。”“有沒有什么麻煩?”“哎呀,凍死了,沒想到山里這么冷。”“還有呢?”“晚上活動沒有手電很不方便。”“那怎么辦呢?”“以后得像爸爸一樣,出差之前列個單子,好好咨詢一下。”
這個媽媽的方法讓孩子體驗到自己過失的后果。因為孩子凍一點,晚上麻煩一點,沒有危險,但經(jīng)過這一次他就記住了。
曾經(jīng)有一個家長說自己的兒子沒有責任心,小黃帽一個學期丟了8個。我問:“你是不是丟一個給買一個?”他說是啊。我說:“你這樣下去,孩子沒法有責任心,他無所謂啊,丟了馬上買新的,有什么可著急的?”“那怎么辦呢?”我說:“他要是再丟了,讓他自己找去,找不到,那就第二天光著腦袋去上學。”“
(4)幫助孩子改正錯誤
一是讓孩子冷靜思考一下自己的行為,想想怎樣改正。
二是讓孩子寫封信,說明自己做錯的事,以及準備做些什么改正。
三是讓孩子寫信、打電話,或者當面向受害者賠禮道歉,如果需要,陪孩子一起去。
四是讓孩子用零花錢賠償弄壞的東西,或者將拿走的東西送回去。
五是讓孩子說幾件本來可以做的事取代錯誤行為。
朱洪艷收錄
相鄰博客
- 如何正確處罰犯錯的孩子 [2010-02-02 16:08:00]
- 《父母只做3件事》——學會做孩子的“鏡子”(1) [2010-03-24 11:14:00]
- 《父母只做三件事》——學會做孩子的“鏡子”(2) [2010-03-24 11:19:00]
- 如何把握懲罰的分寸? [2010-04-01 15:1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