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個案研究指導
------挫折教育讓孩子更有自信!
------華漕中心幼兒園 顧燕治
一、個案研究背景
現(xiàn)在的家長都比較重視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一個溫馨的環(huán)境,通過一些途徑讓孩子自立、自信,學會“賞識”孩子。但是現(xiàn)在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教育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都是“本本教育”,所以會在父母的“精心”教育下出現(xiàn)受挫能力差、自尊心過強,自我意識為中心的孩子,父母們對此束手無措。如何讓這些特殊的孩子能更健康的成長是我們老師值得研究的內(nèi)容。
二期課改和新《綱要〉,告訴我們,要面向全體幼兒,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關(guān)心每一個幼兒的成長。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富有個性的成長。尤其要學會關(guān)注那些特殊的孩子是我們老師義不容辭的,用自己的愛心,與家長與社區(qū)一起配合,讓孩子有一個更健康的心理,讓孩子能更快樂的生活!
二、個案基本情況
個案姓名:嘉嘉(化名)
性別:男
民族:漢
出生年月:
三、幼兒園表現(xiàn)出的問題
嘉嘉四歲了,是個可愛的男孩子。父親是公司高層,母親是幼兒園教師,是全家的寶貝。而且父母從小注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孩子的動動手能力、語言發(fā)展能力都很不錯。而且四肢協(xié)調(diào)能力,動作的發(fā)展也很好??墒悄懽有?,怕生,說話聲音輕輕,愛哭。而且開學不久我們就發(fā)現(xiàn)性格執(zhí)拗,自我意識很強。喜歡老師的表揚和稱贊,渴望老師的關(guān)注和重視。但是害怕失敗,對于有一定難度的事情不愿意嘗試。比如: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級的孩子對拼圖很有興趣,于是我投放了一系列的拼圖,由幾塊的、有顏色和形狀暗示的,也有比較難的幾十塊的。我發(fā)現(xiàn)嘉嘉,喜歡玩拼圖,那些簡單的拼圖掌握得很好了,可是他不去嘗試那些較難的。我鼓勵他:“嘉嘉你的本領(lǐng)可真大,能拼出這么多的圖案,去試試那些難的吧!”可是他卻說:“不要,我就喜歡這個!”
又如:一次戶外鍛煉——玩沙包。孩子們都在開心地嘗試著不同的玩法。我無意識地示范了一個跑跳中接拋沙包的動作。一部分幼兒看到了就開始模仿起來。嘉嘉也在內(nèi),幾乎所有的幼兒都沒有成功,嘉嘉也失敗了,我看到了他沙包落地時的沮喪和泄氣,他也看到我在關(guān)注他。于是,我鼓勵孩子們說,這個動作是很難的,老師也練了好久的,你們要加油哦!大家都去嘗試了,可嘉嘉卻走到休息區(qū)對我說,老師,我累了,不想再玩了!
家庭基本情況
嘉嘉生長在一個大家庭里,有爺爺奶奶寵著,有爸爸媽媽護著,還有阿姨帶著。父母都是高學歷的人才,注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所以孩子在各方面的發(fā)展都不錯,但是和同齡的孩子相處的機會不多,所以不善于和他人相處、交流和溝通,顯得膽小怕生。同時,因為家里的長輩們都很尊重他,什么事情都和他商量,所以在幼兒園遇到他不理解的事情,其他小朋友又不給他解釋的時候,就會用哭來解決。而且從小父母都一直都采用鼓勵和信任的“賞識教育”來教育引導他,所以他對自己不能勝任或者不擅長的事情,不愿意嘗試。連排隊、走路,做游戲也都喜歡做第一。而且父母對他的要求比較嚴格,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他都十分的清楚,所以,他是個有原則的孩子,但有時這種原則就成了“固執(zhí)”。而且因為家長將他作為一個大人來相處,所以他害怕幼兒園的老師批評,害怕在幼兒園的小朋友面前丟臉,害怕在學習、運動等各方面不同其他的孩子,害怕面對失敗。
五、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家長采用了狹隘的“賞識教育”,一味的鼓勵和表揚,孩子聽到的都是肯定和贊揚。其實實事求是地表揚,客觀地判斷孩子身邊發(fā)生的人和事。只有這樣才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得到真實的自信而不是虛假的自信。
2、父母是高學歷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視。所以很多時候強迫孩子馬上改變自己尚未認識到的行為,比如不許哭、不許發(fā)脾氣等。“你錯了,就要改正!”“這是不可以的!”所以孩子缺少嘗試的機會和勇氣。
3、父母工作比較忙,家里又有阿姨照顧,所以孩子與其他孩子交往的機會不多,使他缺乏交往的經(jīng)驗和體驗。
4、和爺爺奶奶一起游戲時,大人無意中都會讓著他,所以從小他就認為自己很能干,自己很優(yōu)秀。但是集體生活對他來說是陌生的,他要面臨很多的困難和不適應(yīng)的方面,他害怕自己不會,自己變的不能干了。所以他害怕在幼兒園嘗試新的游戲和新的工作。同時他不太懂得和同齡人溝通,使他在同齡人面前變得缺乏自信、沒有安全感。
六、個案指導
分析了這些不足之處,我采取了針對性的措施。先和家長入手。將孩子在幼兒園的一些表現(xiàn)、反映及時與家長溝通。因為媽媽是幼兒園的老師,理解能力較強,也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和模式,所以在溝通時,我針對他媽媽的一些困惑我推薦她閱讀一些理論的家庭教育文章。如:《挫折教育需點滴滲透》《讓孩子自信起來的八個方法》《給批評孩子穿上美麗外衣》等。通過這些文章,和嘉嘉媽媽一起來討論交流,先傾聽她的看法,肯定她孩子在語言、動作、智力和其他各方面的優(yōu)勢,肯定家長在這方面的做法。同時也委婉指出在性格和交往能力上的不足。自信不夠,受挫折的能力不強。讓嘉嘉媽媽認可“挫折教育”,正視自己孩子的不足。
同時幼兒的抽象思維還不成熟,接受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認識挫折要順其自然,順應(yīng)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所以我建議家長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下棋、打牌、角色扮演等方式,在游戲中讓幼兒坦然面對和接受失敗。導幼兒正確認識挫折。就是要讓幼兒知道“失敗沒有什么了不起”。成人在幼兒面前也不必刻意掩飾自己的失敗,可以很平等地談?wù)勛约河龅降睦щy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幼兒正確認識挫折。
其次,建議家長創(chuàng)設(shè)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學習應(yīng)對挫折的技巧。與在同伴群體中,幼兒往往會經(jīng)歷一些挫折,如在游戲活動中,如果一個幼兒不顧游戲規(guī)則,只想自己贏不講道理,那他就會遭到同伴的指責和排斥,從而迫使他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控制自我,學會如何友好相處,如何合作,從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也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建立自信心。
平時,我也注重和嘉嘉媽媽的聯(lián)系和溝通,為孩子建立了個人成長檔案,及時將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向家長進行反饋,和家長保持良好的關(guān)系。在班級里發(fā)揮他的優(yōu)勢,讓他給大家講故事,做小示范員等。同時,讓他嘗試一些新的、有難度的工作,如數(shù)學方面的,質(zhì)疑方面的,讓他知道“失敗沒有什么了不起的,老師也有不懂的,也有不會的”。同時加強對他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有意識的讓讓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拼圖,一起角色表演。引導嘉嘉正視“失敗”,鼓勵嘉嘉和同伴交流、交往。
七、個案指導成果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嘉嘉在班級里與其他孩子一起游戲的時間多了,交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慢慢變的有信心了,愿意去嘗試那些對他來說有難度的工作了。每個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智力領(lǐng)域和弱勢智力領(lǐng)域,沒有人全能,也沒有人全無能。因此我們對嘉嘉進行耐挫教育的根本是為了培養(yǎng)她的受挫恢復力,培養(yǎng)她從多方面獲得幸福的能力。通過一些故事、一些事例慢慢引導嘉嘉,“失敗沒有什么可怕”,其實從不會到會,從不懂到懂,偶爾的失敗都是可愛的。
嘉嘉現(xiàn)在能接受在游戲時扮演“小白兔”的角色,能愿意和小朋友們一起來比賽,對于同伴的“檢舉”也能慢慢接受。變的大膽和主動了。
嘉嘉的家長,媽媽、爸爸、爺爺奶奶也接受了新的家教觀念,并努力付諸實踐,積極
八、結(jié)論和反思
從嘉嘉的個案可以看出,開展家教指導首先要充分分析家庭教育情況,找出問題的癥結(jié),特別是家長在教育理論上的偏差。然后使用教育技巧,肯定家長在教育孩子上的一些方面,建議家長閱讀一些針對性的文章,及時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使家長認識到自己孩子的問題,更新教育觀念,達成共識。家園合作,共同教育孩子、共同探討教育技巧,根據(jù)幼兒的情況及時的調(diào)整。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會碰到失敗和挫折,尤其是幼小的幼兒,由于受身心發(fā)展水平的限制,能力十分有限,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缺乏,更容易遭受失敗和挫折。嘉嘉在優(yōu)裕的環(huán)境中生活,缺少艱難生活的磨練,缺少挫折、失敗的嘗試,受不得委屈。所以對嘉嘉進行耐挫教育,形成以自信、歡樂、奮發(fā)為基調(diào)的心理素質(zhì)是促使她問題轉(zhuǎn)變的關(guān)鍵。對于嘉嘉,我們還要繼續(xù)與他媽媽一起配合教育,進一步提高他的交往能力和受挫折能力,讓聰明的嘉嘉能更自信、更快樂、更健康!
相鄰博客
- 預評三等獎:給孩子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2008-01-13 23:02:00]
- 預評三等獎:姚姚的家庭教育個案指導 [2008-01-13 23:06:00]
- 預評三等獎:多給孩子一些柔性關(guān)愛 [2008-01-13 23:12:00]
- 預評三等獎:對自卑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導個案 [2008-01-13 23:1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