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愛中成長
——小A家庭教育個案指導
虹橋中心小學 李 敏
一、基本情況
小A,13歲,小學男生,有禮貌,智力水平較差,學習成績不盡人意。學習不刻苦,基本能完成作業(yè)。愛好畫畫,經常在上課時間在書上亂畫。
40多歲的媽媽在教育孩子中的主要表現(xiàn):
性子急,缺少耐心,方法簡單,造成親子關系不協(xié)調,經常去有關部門伸手要補助來滿足孩子的要求,造成孩子心理陰影。由于缺少現(xiàn)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不懂得家長的榜樣力量對孩子成長影響的重要作用,在孩子心目中家長沒有應有的形象。
查找家庭教育不足
小A從小就生活在單親家庭,母親身上的壞習慣孩子耳濡目染,長期的不良家庭教育是導致小A思想、行為出現(xiàn)嚴重偏差的主要原因。
媽媽,無工作,較懶散。由于多年前丈夫去世,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與母親生活,沒有感受過父愛,母親關心孩子的時間較少。一個人帶孩子,又無固定收入,存在很多困難。由于母親經常將不同的男人帶回家,給孩子帶來了不必要的影響。小A的成長造成心靈上的障礙。表現(xiàn)為:
(一)不安全心理。小A時時懷疑自己是否被親人所愛,從而缺少安全感。
(二)自卑心理。父親去世后,母親經常將不同的男人帶回家。由于缺少父愛,母親生活的混亂造成小A心理健康出現(xiàn)偏差,感覺在其他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失去學習的自信和動力。
(三)對立心理。母親由于懶惰,不愿意繼續(xù)做鐘點工,又不善于科學教育孩子方法,時常在孩子面前顯示自己的絕對權威。經常向居委會伸手要求援助,加之母親思維總是走極端,造成小A對母親,甚至對周圍人經常產生對立情緒。
二、指導過程
指導策略:改進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
學校教育
1、耐心教育,幫助小A樹立信心??梢酝ㄟ^個別談心,鼓勵他振作起來,面對現(xiàn)實,自強不息,活得更好。自尊心是人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鑰匙。心理學家認為:“贊揚、勉勵,可鼓舞勇氣,提高信心?!惫侍貏e要尊重他們,滿腔熱情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使學生相信自己,任何困難和挫折都難不倒自己,培養(yǎng)起他們自信。平時注意努力捕捉他的閃光點,保護他的積極性。
2、給予關愛,用愛心撫慰。盡可能啟發(fā)小A自覺地進行自我調節(jié)、自我完善。特別是在班級活動中,讓他能夠感到溫暖,對老師和同學產生信賴感,讓他在集體的歸屬感和榮譽感中淡忘家庭不幸?guī)淼膽n傷。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得到老師的關愛,是每個學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老師要用真摯的愛對待單親家庭的學生。心理學家認為:“現(xiàn)代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敝挥欣斫?,才會做到有的放矢的愛。
3、多些信任,多些寬容。要學會放大小A的優(yōu)點,當小A取得好成績時,及時給予表揚,讓他不斷嘗到成功的喜悅。要有耐心,不怕反復,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寬容,多些親近。
家庭教育
經過交流媽媽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要改進,這是改善家庭教育的良好開端。
1、樹立一個“向孩子學習”的家庭教育新理念。只有向孩子學習,才能與孩子一起成長,這要求媽媽做到三點,一是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這雖然難為了媽媽,但要教育好孩子我們別無選擇;二是以孩子為師,多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并要學習他這些優(yōu)點,這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三是要學習科學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已向小A媽媽推薦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希望她能堅持閱讀這類書籍??傊覀冃枰靼椎氖?,媽媽虛心向孩子請教,不僅僅能增強孩子的優(yōu)越感和自信心,也強化了孩子教與學的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2、樹立第二個“平等交流”的家庭教育新理念。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做起來確是很難的。就是說,對待孩子一定要象對待你的朋友那樣,包括談話交流方式,只要努力去做,一般地講解決家庭教育的問題就有希望了。
要學會和孩子交流的正確方式。多以鼓勵的方式,特別是發(fā)現(xiàn)小A的優(yōu)點后,要多表揚他,發(fā)現(xiàn)他的缺點或犯了錯誤時,不要過多地責怪他,特別是在語氣上多責怪,多分析,幫助小A找原因。這樣去交流就不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和社區(qū)志愿者交流:
1、要善于把平時對小A的了解與他在談話中的外部表現(xiàn)聯(lián)系起來,細心觀察孩子的神情、言語、注意力和習慣動作的變化等,從而正確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
2、身教重于言教。
如果家長經常責罵甚至動手打孩子,孩子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伙伴,從而形成一個愛攻擊的兒童;若家長的行為令孩子驕傲,那么,孩子在模仿家長行為的同時,還會從中獲得安全感;而一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感受到家長的行為令人生厭,那么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3、學會運用藝術語言。將嘮叨的語氣改為提醒。
教師的工作:
1、與該生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
引導傾訴煩惱,從中了解到大量情緒的認知困擾和心理矛盾。連續(xù)兩天利用機會找他談,問他喜歡什么活動,喜歡看什么樣的電視等,與他建立友善的關系。
2、了解該生的有關情況,助其調整認知。
與他建立友善的關系后,進行多次面談,幫助調整認知:
3、抓住時機,助其轉變行為。
提出要求:要求自己努力學習,提高成績。少違反課堂紀律,改變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印象。做個合格的小學生.
三、個案指導成果
個人方面
(1)他對自己的不良行為已有認識,并正努力改正,上課基本能控制自己的行為。(2)學習方面,上課時也能舉手發(fā)言。(3)自尊心和進取心也有所增強.
家長方面
轉變家庭教育觀念、教育態(tài)度、教養(yǎng)方式,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明確家庭教育目標。平時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朔鞣N因素的影響,極力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及時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經常與學校聯(lián)系,積極與學校、教師配合,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全面關注孩子的成長。全面收集家庭教育的有關信息。
四、結論與反思
實際上,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起核心作用的,是家長的教育觀念。首先,他們必須重視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互補作用。他們將孩子送入學校,不是將教育的任務就完全交給學校,而是努力通過各種途徑來加強對孩子的教育與指導。
第二,父母能從孩子那里接受教育。家庭教育方法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催化劑。他們只有掌握了科學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孩子更好地獲得了健康發(fā)展。
首先,重視家校聯(lián)系。他們經常通過各種方式與學校取得聯(lián)系,及時掌握孩子的有關情況。其次,對孩子多激勵,少苛責。第三,他們經常與孩子進行思想上、心靈上的溝通,既要做孩子的嚴父慈母,更要做孩子的朋友,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營造優(yōu)化的家庭氛圍。
因此,教育者要對孩子說:“我們相信,你能行,你還有潛力,還能取得更好的成績!”這樣,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孩子就能經常從家長的教育態(tài)度中感受到家長的心理期望,得到家長的尊重,孩子就會保持一種向上的力量,并將其轉化為具體的目標。
相鄰博客
- 預評三等獎:幼兒行為問題家庭成因個案指導 [2008-01-14 02:38:00]
- 預評三等獎:脫韁的小馬駒馴服了 [2008-01-14 02:53:00]
- 預評三等獎:讓陽光照亮生命 [2008-01-14 03:05:00]
- 預評三等獎:解開心中千千結 [2008-01-14 03:1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