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陽光照亮生命
——小沈的家庭教育個案指導
虹橋小學 陳燕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孩子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然而,由于獨生子女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對獨生子女的教育在實踐中又存在著很多問題,尤其是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后,孩子就很難單獨處理,而且還會對以后的教育留下后遺癥。
一、基本情況
孩子的成長基本情況:
小沈是一個異常文靜的女孩子:上課時從不敢主動回答老師的提問,連眼神碰到老師的目光,也避之唯恐不及;課后見了老師,叫聲總是怯生生。她又是一個刻苦學習的好孩子,她的勤奮在班級中是不容懷疑的。但“一分汗水一分收獲”的格言在她身上的實踐卻總是失敗——在各種考試中,她總是處于班級的中下游,尤其是作文。
在考試的打擊下,她臉上掩蓋不住心中徹底的失望,她愈發(fā)沉悶了。
爺爺奶奶在指導孩子中的主要表現(xiàn):
爺爺奶奶都是本地人,有一定的文化層次,對孩子傾注了全部的愛,但是在家庭教育上缺乏一定的科學方法及知識。而且由于隔了一代,現(xiàn)在又是獨生子女,因此比較溺愛,平時在家樣樣事情代替做,造成了孩子的各種能力都比同齡人差。
父母在指導孩子中的主要表現(xiàn):
父母都是設計院工作的,文化較高,所以對孩子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因為平時工作較忙,和孩子的交流較少,缺乏對孩子心靈上接觸,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有任何問題出現(xiàn),大聲訓斥是他的主要方法。
查找家庭教育不足:
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社會環(huán)境,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和性格特點都和家庭環(huán)境有關。該生家長由于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孩子,從小就讓她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而爺爺奶奶的溺愛也養(yǎng)成了孩子內向、不善言辭的性格,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也從來不會向別人交流,碰到了困難也不會向別人尋求幫助。在她的成長過程中造成一定的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
(一)自卑心理:爺爺奶奶的溺愛造成了小沈在生活中什么事情都不會干,在學校里經常需要別人的幫忙,對自己的學習也缺乏信心,覺得自己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處處低人一等。
(二)不安全心理:父母的經常訓斥讓小沈懷疑自己的父母是否真的愛自己,從而生活中缺乏不安全感。
二、指導過程
學校教育(以班主任為主)
(一)耐心指導、樹立信心 可以通過個別指導鼓勵她重新振作起來,遇到困難要善于動腦筋解決,要學會正視困難,迎難而上。平時注意捕捉她的閃光點,保護她的積極性,使她相信自己,任何困難和挫折都難不倒自己,培養(yǎng)起他的自信心。
(二)心貼心給予關愛 定期和孩子談心,在學生身上傾注老師的愛心。但是注意,這種愛不能過份顯露,以免引起敏感,懷疑老師是在同情,或是在迫不得已地對她好。這種愛應該是“春風潛入夜、萬物潤無聲”地在實際行動中給予,讓學生在自己的體會中感受愛的震動,從而喚醒自己的心靈。
(三)學會寬容、學會信任 在取得進步點滴進步時,要及時表揚。盡量放大她的優(yōu)點,讓不斷償?shù)匠晒Φ南矏偂C鎸⒆拥耐瞬綍r,要有耐心,多些寬容,多些理解。
家庭教育(給爺爺奶奶的菜單)
菜單一:克服“溺愛”的壞習慣
古人說:“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愛之,其實仇之”。這正是對“溺愛”一詞最好的注解。使爺爺奶奶意識到“溺愛”孩子的害處,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并且配合老師的工作,把孩子從“溺愛”的深淵中拯救出來,使他健康成長。
——要學會信任孩子,讓孩子得到應有的鍛煉。經常聽到一些做父母的無奈的感嘆,如今的孩子不知怎么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問題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F(xiàn)在許多家長熱衷替孩子們做他們能做的事,實質上是對孩子積極性的打擊。因為這樣會使他們失去實踐的機會。父母是在告訴自己的孩子:我不相信你的能力。溺愛容易使孩子產生依賴性。由于是獨生子女,家庭的下一代只有一個人了,全家人的負擔和責任一下集中到這個目標,孩子自然而然成了“珍稀動物”,于是全家人都圍著孩子轉。造成孩子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遇到一些小事情也會毫無主見,動輒呼爺爺喊奶奶,產生了嚴重的依賴性。古代“孟母三遷”和“岳母刺字”的故事盡人皆知,都說明了家庭教育中愛護孩子決不是溺愛,所以家長一定要牢記:為了孩子健康地、茁壯地成長,為了孩子能“成龍”“成鳳”,千萬不能包辦代替地溺愛下去,讓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菜單二:學會“鼓勵”孩子
家長的期望是通過言語和姿勢來表達的。而孩子總是把大人的期望內化為自己的,也就是說,他們把大人的期望變成自己的。例如,當我們相信孩子無法完成一個難度較大的工作時,我們總是以某種形式表達出來。孩子也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完成這個工作的能力,結果以失敗告終。有效的鼓勵可從兩大方面入手:
——發(fā)揚優(yōu)勢。成功的經歷能增強人的勇氣并激勵人去做得更好,對于兒童來說也是一樣。幫助他們體驗成功的樂趣,然后指出他們賴于取得成功的強項,是鼓勵他們取得更大進步的有效方法。鼓勵應側重于行為而不是孩子本人。有些家長不明白為什么不要總是用“好孩子”“乖”和表揚孩子的性格進行鼓勵。這是因為孩子會從不同的方面來體會父母的夸獎。“當我做你想要我做的,我就是好孩子。那么,如果我不是這樣做,我就是個‘壞’孩子”。在生活中要學會把大任務分成小任務來完成。例如:對于收拾房間來說,不要一下子就說來收拾房子,可以先引導他收拾衣柜,然后承認他衣柜收得很好,看起來舒服多了,找個時間來收拾書架怎么樣?找出孩子過去成功的經驗來鼓勵完成下一個任務。
——表達對孩子的信心。家長對孩子有信心是孩子成功的重要因素。家長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某些事情。同時,對孩子的信心的期望值不要太高。抓住時機加以鼓勵。“我想你已經可以幫做一些家務了,你是想開始學會吸塵呢還是學使用洗衣機?”“如果你愿意喂養(yǎng)并保持干凈,我們可以開始養(yǎng)寵物?!边@些都會使做些事情的兒童更覺得自己是家里的重要一員。在孩子很沮喪的時候不要包辦。尤其是當孩子很難做某件事情而家長又很容易做時,有些家長就接過來做算了。這對孩子并沒有任何鼓勵作用。家長可提供部分幫助,如果家長覺得孩子繼續(xù)嘗試能夠做好,則只需提供鼓勵:“你看,你已經有了個好開端,繼續(xù)努力。”
——鼓勵獨立。隨著孩子逐漸學會自己做事情,他們也變得更為自信,能接受新的挑戰(zhàn),學得更多,并繼續(xù)取得成功。通過鼓勵孩子的獨立性,家長可幫助孩子成為成熟而有責任感的人。
家庭教育(開給爸爸的菜單)
菜單一:與孩子“平等交流”
談心是與孩子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孩子的思想、內心世界最容易用語言表達,語言是思維的信號。父母在同孩子一起游玩、看電視、吃飯的時候,可以與孩子聊聊天,問一問班級里、學校里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同學之間關系有什么變化,同學家里發(fā)生了什么事,老師對你們怎么樣,你們班的同學誰學習最好等。聊天時家長還要善于傾聽孩子的敘述,了解他們的觀點。同時作為父母,不能只限于關心孩子的學習,應該對孩子進行全面了解,才真正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現(xiàn)場家庭教育日志一:
指導時間:
交流主題:怎樣讓孩子在學習上逐步樹立信心
家庭教育敘事:在這一次的語文單元測驗中,小沈又因為作文沒有寫好而被扣了重分,最后導致測驗的成績非常不理想。父親在下班回來得知這一分數(shù)后,又大發(fā)雷霆,與孩子的關系十分緊張。
現(xiàn)場支招:首先,請爸爸靜下心來,進行換位思考,如果自己處在孩子的立場,看到自己的分數(shù),心里已經能夠非常難過了,如果再受到父親的訓斥的話,心理會承受非常大的壓力。這時,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其次,與小沈談心,讓她明白父親此時此刻的心情,雖然言語比較激烈,但是是出自一片真誠,只是方式有點偏激。讓他們相互理解對方后再坐下來,靜靜地聊一聊,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現(xiàn)場反思:
這個個案告訴我們:“平等交流是兩代人共同成長的基石”這樣的現(xiàn)代家庭教育理念是必須的,但還不夠。解決理念問題僅僅是開始,是良好的開端。更重要的是要讓家長學會一些現(xiàn)代家庭教育的方法、藝術,而這又是全面、系統(tǒng)改善家長素質的開始。真正要做一名合格的家長,還是需要不斷學習,堅持閱讀像《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類書籍。
相鄰博客
- 預評三等獎:脫韁的小馬駒馴服了 [2008-01-14 02:53:00]
- 預評三等獎:在關愛中成長 [2008-01-14 03:00:00]
- 預評三等獎:解開心中千千結 [2008-01-14 03:11:00]
- 預評二等獎:手拉手,我們一起成長 [2008-01-14 09:3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