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為什么發(fā)芽的土豆有毒
馬鈴薯又叫洋芋、土豆。它是茄科、茄屬植物,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100厘米。
我們食用的土豆是它的塊莖。在塊莖上有許多凹陷,稱為芽眼。在芽眼內(nèi)有一組腋芽,在塊莖的頂端有頂芽。芽眼在塊莖上呈螺旋狀排列,每個長芽眼的地方相當于莖上的節(jié),兩個芽眼之間相當于節(jié)間。
在土豆貯藏期間,如果溫度較高,頂芽和腋芽很容易萌發(fā)。發(fā)芽時,在出芽的部位產(chǎn)生許多酶,酶是生物催化劑,能使貯藏的物質(zhì)分解,轉(zhuǎn)變?yōu)楣可L的物質(zhì)。在這個物質(zhì)轉(zhuǎn)化過程中,產(chǎn)生一種叫做“龍葵精”的毒素。人若吃了發(fā)芽的土豆,這種毒素會使人出現(xiàn)惡心、嘔吐、頭暈和腹瀉等中毒癥狀。嚴重時還會造成心臟和呼吸器官的麻痹,使人死亡。
當土豆剛剛發(fā)芽,芽還生長得不大時,可以將芽和芽眼挖掉一塊,其余部分還是可以吃的,因為這時的毒素還集中在芽眼及附近的部分,毒素還沒有擴散。在發(fā)芽時,一般是頂芽先萌發(fā),靠近項芽的芽眼中的腋芽次之,如果頂芽長得較大。后部的芽還未萌發(fā)??梢詫⑼炼鬼敳壳谐?。雖經(jīng)上述處理仍會殘留一部分毒素,但可以在水中多泡一些時間,加熱時再多煮一會兒,使殘余的毒素盡量破壞掉。但是,如果土豆的芽長得太大,毒素已經(jīng)擴散到整個塊莖,就不能吃了。發(fā)芽的土豆或削下來的土豆芽也不要用來喂家畜,以免中毒。
17、為什么落葉著地時葉背向上
深秋季節(jié),昔日那些濃綠的樹葉,漸漸變得焦黃干枯,秋風掃過枯葉相繼脫落,這種秋風掃落葉現(xiàn)象則是我國北方常見的一種自然景象。你看到落葉景色也許會引起嘆惜、傷感。但你是否注意到葉子哪一面著地呢?
留心一看,你會注意到落葉著地時葉背總是向上的。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這是由葉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決定的。取一片葉子,做一個薄薄的橫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葉的兩面結(jié)構(gòu)是不同的,葉的表面上、下兩層表皮,表皮之間是葉肉組織。其中靠近上表皮(正面)的叫柵欄組織,它的細胞排列緊密,比重較大;靠近背面下表皮的叫海綿組織,它的細胞排列疏松,比重較小。所以落葉著地時,比重較大的正面先著地,葉背總是向上。
18、還魂草為什么“還魂”
1959年,日本有位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用卷柏制成的植物標本,在時隔11年之后。居然“還魂”復活、恢復了生機。這使他感到驚奇,于是公告了這一新聞。
卷柏何以能夠“九死還魂”、“長生不死”呢?這同它的“見水還陽”習性有關(guān)。卷柏極耐干旱,即使干得枝葉已卷起來像只拳頭,但遇到水就拼命去吸,繼而平復如初。似乎死去的卷柏又復活了。其實,原先干癟的卷柏只是“似死”,只是使它的新陳代謝暫時“停頓”,所以見水后能夠“還魂”。奇怪的是,它能一而再地“假死”,一而再地“還魂”。它的“假死”和“還魂”能力,連善于制作標本的專家都了解不透,可見其本領(lǐng)高強。
卷柏是味止血藥。中醫(yī)常用來治療吐血、衄血、血崩等疾病。而用卷柏干粉給新生嬰兒斷臍止血,效果相當好。近人根據(jù)古醫(yī)書的記載,在血管鉗的幫助下斷臍后、在斷端撒上藥粉0.5~
卷柏干粉還是美容品。以粉和雞蛋清調(diào)和后敷于面部,可使面部光潔:以粉內(nèi)服,也有一定的“強陰益精”作用。
19、世界上最毒的植物
分布在我國云南南部、廣西和海南島以及東南亞的一種高達
見血封喉樹屬于??埔娧夂韺?。為常綠大喬木,基部有圍長
20、跳舞草為什么跳舞
提起跳舞草,人們一定覺得很奇怪,人會跳舞,動物會跳舞,難道植物也會跳舞嗎?會的。
在我國南方,有一種草叫長葉舞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屬豆科山螞蟥屬,有一尺多高,在奇數(shù)的復葉上有三枚葉片,前面的一張大,后面的兩張小。這種植物對陽光特別敏感,當受到陽光照射時,后面的兩枚葉片就會馬上像羽毛似的飄蕩起來。在強烈的陽光下尤其明顯,大約30秒鐘就要重復一次。因此,人們又把這種草叫“風流草”和“雞毛草”。
長葉舞草還有一位“姐妹”,叫圓葉舞草,它的舞姿更加敏捷動人。這種草分布在印度、東南亞和我國南方山區(qū)的坡地上。
這種草跳舞的奧秘是什么?這一直是植物學家探討的問題。對這種現(xiàn)象,科學家們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這是由于植物體內(nèi)生長素的轉(zhuǎn)移,從而引起植物細胞的生長速度的變化造成的。也有人認為是由于植物體內(nèi)微弱的生物電流的強度與方向變化引起的。這都是從植物內(nèi)部找原因,也有人從外部找原因。有人認為,因為這種草生長在熱帶,怕自己體內(nèi)的水分蒸發(fā)掉,所以當它受到陽光照射時,兩枚葉片就會不停地舞動起來,極力躲避酷熱的陽光,以便繼續(xù)生存下去。這是它們?yōu)榱诉m應環(huán)境,謀求生存而鍛煉出的一種特殊本領(lǐng)。也有人認為,這是它們自衛(wèi)的一種方式,以阻止一些愚笨的動物和昆蟲的接近。
關(guān)于這種草跳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至今還沒有一致的意見。
21、含羞草為什么“害羞”
含羞草是一種豆科草本植物。它白天張開那羽毛一樣的葉子,等到晚上就會自動合上。有趣的是。你在白天輕輕碰它一下,它的葉子就像害了羞一樣,悄悄合攏起來。你碰得輕,它動得慢,一部分葉子合起來:你碰得重,它動得快,在不到10秒鐘的時間里,所有的葉子都會合攏起來,而且葉柄也跟著下垂,就像一個羞羞答答的少女,所以人們管它叫“含羞草”。
含羞草為什么會動呢?
大多數(shù)植物學家認為,這全靠它葉子的“膨壓作用”。在含羞草葉柄的基部,有一個“水鼓鼓”的薄壁細胞組織,名叫葉枕,里面充滿了水分。當你用手觸動含羞草,它的葉子一振動,葉枕下部細胞里的水分,就立即向上或兩側(cè)流去。這樣一來,葉枕下部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癟了下去,上部就像打足了氣的皮球一樣鼓了起來,葉柄也就下垂、合攏了。在含羞草的葉子受到刺激合攏的同時,會產(chǎn)生一種生物電,把刺激信息很快擴散給其他葉子,其他葉子也就跟著合攏起來。過了一會兒。當這次刺激消失以后,葉枕下部又逐漸充滿水
分,葉子就會重新張開,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但也有科學家認為,含羞草所以會運動,是跟光敏素的作用有關(guān)。
22、樹干為什么呈圓柱形
只要你平常對周圍的樹木稍加注意,就會知道不同種類的樹木,它們的樹冠、葉子、果實的形狀變化多端,幾乎不可能找出它們的共同形狀來。有時就是在同一種類中也有很大的變異。可是,當你把視線轉(zhuǎn)移到樹干和枝條上去時,馬上就會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樹木樹干都是圓的。讓我們來看一看圓柱形的樹干到底有哪些好處吧!
幾何學告訴我們,圓的面積比其他任何形狀的面積要大,因此,如果有同樣數(shù)量的材料,希望做成容積最大的東西,顯然,圓形是最合適的形狀了。怪不得人們把用以輸送煤氣的煤氣管,用以輸送自來水的水管,都做成圓管狀的,實際上這是對自然現(xiàn)象的一種仿造。
其次,圓柱形有最大的支持力。樹木高大的樹冠,它的重量全靠一根主干支持,有些豐產(chǎn)的果樹結(jié)果時,樹上還要掛上成百上千斤的果實,如果不是強有力的樹干支持,哪能吃得消呢?
樹木結(jié)果的年齡往往比較遲。有些果樹,如核桃、銀杏等常需要生長十多年,甚至幾十年才開始結(jié)第一次果實。在這一段漫長的時間里,它們主要的任務。首先是建造自己的軀體,這需要耗費大量的養(yǎng)分,如果不是采用消耗材料最省而功能最大的結(jié)構(gòu),就會造成浪費,使結(jié)果年齡推遲,樹木本身繁衍后代的時間也拉長了,這對樹木來說是不利的。
再說,圓柱形結(jié)構(gòu)的樹干對防止外來傷害也有許多好處。樹干如果是正方形、或是長方形、或是圓以外的其他形狀,那么,它們必定存在著棱角和平面。有棱角的存在是最容易被動物啃掉的,也極容易摩擦碰傷。
另外,樹木是多年生植物,在它的一生中不免要遭到風暴的襲擊,由于樹干是圓柱形的,所以,不管任何方向吹來的大風,很容易沿著圓面的切線方向掠過,受影響的就僅是一小部分了。
一切生物都在進化的道路上前進著,它們軀體的特點總是朝著對環(huán)境最有適應性的方向發(fā)展。圓柱形樹干可能也是對環(huán)境適應的結(jié)果。
23、為什么有的樹葉秋天會變成紅色
人們平時總是說“綠葉紅花”,仿佛葉子總是綠色的。確實,在大自然中,樹葉和其他植物的葉子在絕大多數(shù)時間里幾乎都是綠色的??梢灿行浞N,在秋天時它的樹葉顏色會起變化。有名的北京一景——香山紅葉,那漫山遍野的紅葉,真使游人們陶醉而流連忘返。江南一帶的楓樹,到了秋天,也是一派“紅楓如火”的景象。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句“霜葉紅于二月花”便是對秋天紅葉的贊美。
那么,葉子的紅色是怎么染上去的呢?原來葉子的顏色是由它所含的色素來決定的。一般的葉子含有大量的綠色色素,我們叫它葉綠素。另外還有黃色或橙色的胡蘿卜色素,也還有紅色的花青素等。
葉子的葉綠素和胡蘿卜素是進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它們在陽光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吐出氧氣,產(chǎn)生淀粉,所以葉綠素是十分活躍的家伙,但它也很容易被破壞。夏天的葉子能保持綠色,是因為不斷地有新的葉綠素來代替那些褪色的老葉綠素。到了秋天,天氣逐漸轉(zhuǎn)冷,大多數(shù)葉綠素的產(chǎn)生就會受到影響。葉綠素遭破壞的速度超過了它生成的速度,于是樹葉的綠色逐漸褪掉,變成了黃色。那黃色就是因為胡蘿卜素還留在葉子里。
有些樹種的樹葉會產(chǎn)生大量的紅色花青素,葉子就開始變紅了。葉子產(chǎn)生花青素的能力和它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有很大關(guān)系。如冷空氣一來,氣溫突然下降,植物中的花青素就容易形成。因此,秋天有些樹上的樹葉就會變紅。
24、樹的年輪是怎么回事
人有年齡,那么樹木呢?樹有年輪。樹在鋸倒之后。從樹墩上,可以看到許多同心輪紋,一般每年形成一輪,故稱“年輪”。這年輪是怎么形成的?它又是怎樣把大自然的變化記錄在身上的呢?
植物生長由于受到季節(jié)的影響而具有周期性的變化,在樹木莖干韌皮部的內(nèi)側(cè),有一層細胞生長特別活躍,分裂快,能形成新的木材和韌皮部組織,這一層稱為“形成層”,樹干增粗全是它活動的結(jié)果。春夏兩季,天氣溫暖,雨水充足,形成層細胞的活動旺盛,細胞分裂較快,向內(nèi)產(chǎn)生一些腔大壁薄的細胞,輸送水分的導管多而纖維細胞較少,這部分木材質(zhì)地疏松,顏色較淺,稱為“早材”或“春材”。夏末至秋季,氣溫和水分等條件逐漸不適于形成層細胞的活動,所產(chǎn)生的細胞小而壁厚。導管的數(shù)目極少,纖維細胞較多,這部分木材質(zhì)地致密,顏色也深,稱為“晚材”或“秋材”。每年形成的早材和晚材,逐漸過渡成一輪,代表一年所長成的木材。在前一年晚材與第二年早材之間,界限分明,成為年輪線。
樹木的年輪有何用途呢?年輪不僅可以告訴人們樹木的年齡,它還可以把大自然的變化記錄在這一圈又一圈的年輪上,像氣候狀況、地震或火山噴發(fā)等都會反映在年輪上。
25、“指南草”為什么能指南
如果你到廣闊的內(nèi)蒙古大草原旅游,那里美麗的草原景色迷住了你,你不幸迷了路,正在那兒放牧的蒙族牧民一定會告訴你:“只要看看‘指南草’所指的方向就知道路了。”
“指南草”是人們對內(nèi)蒙古草原上生長的一種叫野萵苣的植物的俗稱。一般來說,它的葉子基本上垂直地排列在莖的兩側(cè),而且葉子與地面垂直,呈南北向排列。
為什么“指南草”會指南呢?
原來在內(nèi)蒙古草原上,草原遼闊,沒有高大樹木,人煙稀少,一到夏天,驕陽火辣辣地烤著草原上的草,特別是中午時分,草原上更為炎熱。水分蒸發(fā)也更快。在這種特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野萵苣練就了一種適應環(huán)境的本領(lǐng):它的葉子,長成與地面垂直的方向,而且排列呈南北向。這種葉片布置的方式,有兩個好處:一是中午時,亦即陽光最為強烈時,可最大程度地減少陽光直射的面積,減少水分的蒸發(fā);二是有利于吸收早晚的太陽斜射光,增強光合作用。科學家們考察發(fā)現(xiàn),越是干燥的地方,其生長著的“指南草”指示的方向也越準確。其道理是顯而易見的。
26、葵花為什么向太陽
葵花向太陽,這是人們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其實向太陽的豈止是葵花,幾乎所有的植物都具有趨光性。這是什么道理呢?
德國植物學家蘇定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植物的趨光與否,全是由幼苗的頂芽來決定的。他在1909年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野麥幼苗的頂芽切去,它就不向光了:如果把頂芽接上,它就又奔向陽光。所以他斷定,在頂芽里。一定有種指揮植物趨光的東西,可這種東西是什么呢?
原來起到這種作用的,是一種名叫吲哚乙酸的植物生長素。這是美國植物生理學家弗里茨·溫特在1926年發(fā)現(xiàn)的。他讓植物的芽鞘一面得到陽光的照射,一面得不到陽光的照射,發(fā)現(xiàn)芽鞘逐漸彎向了有陽光的一面。由此,他便從芽鞘里分離出了植物生長素——吲哚乙酸。經(jīng)科學家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化合物是怕見陽光的。所以,當陽光照射的時候,它便跑到了沒有陽光的一面。結(jié)果促進了遮陰部分生長加快,受光部分則生長緩慢,由于重力的作用,植物便彎向了有陽光的一面。
關(guān)于植物的趨光性問題,科學家們還在繼續(xù)探討,做結(jié)論還為時尚早。這個謎一旦被徹底揭開,人們對植物的認識就會又躍上一個新臺階。
27、有些植物為什么會螫人
大家都知道會螫人的動物有蜜蜂、大馬蜂、蝎子等,它們螫人的武器是尾部的針刺和毒囊。但是你是否知道,有些植物也會螫人。蕁麻、大蝎子草等草本植物以及臺灣的“咬人狗”、海南的火麻樹等,這類植物的莖葉都具有尖利的刺毛,刺毛觸及人或牲畜的皮膚,使人畜十分痛癢難受。有的甚至會引起兒童或幼畜死亡。
為什么這些螫人的植物的刺毛會那么厲害?原來,它們既有針刺,也有分泌毒液的機關(guān)。這些植物利用這些手段來抵御大自然的逆境,或阻止動物的傷害。
如蝎子草把毒素和刺毛這兩種防御武器相結(jié)合,產(chǎn)生了更為有效的自身防護。蝎子草葉子上有許多刺毛,誰要侵害它。它就毫不客氣地戳人“人侵者”,同時注入蟻酸、醋酸、酪酸等混合毒液,使“入侵者”疼痛難忍。
我國有多種會螫人的植物,人們要特別留神,千萬別讓它們傷害了。萬一被螫人植物螫傷,那得趕快用肥皂水沖、洗或在傷處涂抹碳酸氫鈉溶液。如皮膚痛癢被抓破??捎脻獠杌蝼匪釢穹髠?,以防止感染。
28、笑樹為什么會笑
非洲盧旺達首都有一家植物園,人們在那兒游覽,遇到刮風的時候,就會聽到“哈、哈……”的笑聲。不知緣由的游人左顧右盼,也休想找到那個發(fā)笑的人。當?shù)厝吮銜种敢豢么髽洌院赖貋韼椭忾_謎團:“這是一種會發(fā)笑的樹。它以笑聲表示對你的歡迎?!?span lang="EN-US">
笑樹為什么會笑?原來,它是一種小喬木,高約7~
更有趣的是,巴西有一種名叫“莫爾納爾蒂”的灌木。它在白天能“笑”,晚上會“哭”,發(fā)出不同的聲響。植物學家經(jīng)過研究后。認為這一奇妙的現(xiàn)象與陽光的照射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29、笛樹為什么會奏樂
當你來到南美洲安第斯山北麓,就能聽到一陣陣清脆悅耳的笛聲,哪是誰在演奏呢?原來,這是一種會奏樂的樹發(fā)出來的聲音,當?shù)厝私兴捌迅实褬洹?。這種樹要10個人手拉著手才能把它圍起來,樹蔭十分濃密,片片葉都像喇叭似的,好像掛在樹梢上的千百萬支笛子,在風的吹奏下發(fā)出優(yōu)美動聽的樂曲。有趣的是,隨著風的大小和方向的變化。曲調(diào)和節(jié)奏也會發(fā)生變化。當微風吹拂時,它低頭呻吟;當狂風勁吹時,它山搖地動;當風雨交加時,它發(fā)出密如連珠的鼓聲。
笛樹為什么會奏樂呢?人們在它的喇叭狀的葉子上找到了秘密。葉子的末端有個小孔,由于葉大小不一,葉孔也就各異了,不同強度的風吹過這些小孔時。就發(fā)出各種高低長短不同的聲音,形成了抑揚頓挫的聲音。
非洲還有一種會吹笛的荷花,人們叫它“水笛荷”。它的花朵巨大,花的基部有四個小孔,氣孔內(nèi)壁覆蓋著一層花膜,只要有微風吹來,就會發(fā)出各種音響。
30、人參為什么像“地下嬰兒”
人參是非常名貴的中藥,生長的年代越久,就越貴重。許多人見到有腦袋、有眉眼、有雙臂、有兩腿的人身狀的人參,都覺得好奇。
人參為什么像一個“地下嬰兒”呢?原來,人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我們看到的人參部分,實際上是人參的根,它既怕強光照射,又怕風雨侵襲,只有樹蔭濃密的大森林才適合它們生長。每天從朝陽東升到夕陽西下,有了從樹蔭縫隙中射進來的和煦的陽光,就足以使它們生長。深山土硬,石塊兒多,當人參的主根向下生長受到阻力的時候,根的伸展就比較困難,導致被迫分權(quán)。人參葉子制造的養(yǎng)料繼續(xù)往下,送往鄰近的側(cè)根,于是側(cè)根膨大起來,就長成了兩條“腿”。主根的上端有一個像人頭的突起“蘆頭”,上面有一些凹痕,這實際上是人參在根上方的莖上留下的痕跡。人參每年春天發(fā)芽長出新枝,秋末莖葉枯萎,因此每年在蘆頭上留下一個眉眼和嘴巴形的凹形。凹痕越多,人參的年齡就越大,其藥效也越好。
相鄰博客
- 100個家庭節(jié)約技巧指導:裝修省錢三妙法 [2008-01-19 00:48:00]
- 100個家長需知曉的動物和植物常識(一) [2008-01-19 01:23:00]
- 100個家長需知曉的動物和植物常識(三) [2008-01-19 01:26:00]
- 100個家長需知曉的動物和植物常識(四) [2008-01-19 01:2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