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愉快的餐桌氣氛
全家出席
爸爸媽媽是孩子的“開胃劑”。
孩子很樂意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當(dāng)然啦,他們都是他最喜歡、最親近的人。我們知道,已經(jīng)識字的孩子,仍然喜歡聽爸爸媽媽講故事。其實他要的不僅是好聽的故事,更是與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溫馨感覺。吃飯也一樣,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飯,因為加進去了“一家三口”的感覺,飯菜的味道必定更鮮美,“營養(yǎng)”也必定大增。全家人在一起吃的一頓飯,是一頓充滿親情的美餐。另外,全家出席的餐桌,人多熱鬧,孩子吃飯的興致會更高。
儀式化
聽說過巴甫洛夫那條聽到鈴聲就會流口水的小狗嗎?這位科學(xué)家做過一個轟動世界的實驗:開飯的時候,先搖一搖鈴,再給小狗食物,過一段時間以后,只要聽到鈴聲,無需給小狗食物,小狗也會口水直流。因為小狗已經(jīng)把鈴聲與吃飯聯(lián)系起來了,只要聽到鈴聲,它的消化系統(tǒng)就為吃飯做準(zhǔn)備。
如果我們把準(zhǔn)備吃飯的過程固定下來成為一種儀式,也能有這樣的功效:
布置一個幽雅溫馨的餐廳或餐飲角;飯菜做好以后,爸爸媽媽招呼一聲“開飯啦”;和孩子一起把菜端上桌子,擺上漂亮的碗碟筷勺;如果您喜歡,還可以用漂亮的餐巾裝飾一下;一家人坐下后,先欣賞一下飯菜的美色和香味,稱贊和議論一番,然后再正式進餐。
您家的儀式也許有所不同,比如,要感謝一下今天做飯的大廚;要猜一猜今天做的是什么菜;要放一盤舒緩的就餐音樂,等等。但是不管怎樣,這樣的固定儀式,就像鈴聲使小狗流口水一樣,能夠讓孩子從生理和心理上為進餐做好準(zhǔn)備。
專心致志,享受美味
家庭餐桌和談生意的飯桌不一樣,餐桌上的談話不能是解決問題式的,而應(yīng)該是休閑放松式的。就是說,話題要輕松愉快、能夠活躍氣氛、增進食欲。報紙、廣播、電視上的新聞趣事、一天中的有趣見聞和經(jīng)歷、讀到的好書片段,等等,都是不錯的話題。您也可以和孩子談?wù)摻裉斓娘埐?,了解孩子對飯菜的感受,同時把一些營養(yǎng)、烹調(diào)的知識順理成章地傳遞給孩子。
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孩子才能做到細嚼慢咽,好好品味每一口飯菜,吃出滋味來
相鄰博客
- 100個家庭教育菜單指導(dǎo):新好爸爸10標(biāo)準(zhǔn) [2008-01-18 15:04:00]
- 100個家庭教育菜單指導(dǎo):家庭作業(yè)10個建議 [2008-01-18 15:07:00]
- 100個家庭教育菜單指導(dǎo):10方式孩子溝通 [2008-01-18 15:08:00]
- 100個家庭飲食文化指導(dǎo):愛喝瓶裝水兒童易患蛀牙 [2008-01-18 17:2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