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選擇的權(quán)利
我們做孩子的時候,私下里常常抱怨家長的霸道,可是,一旦我們做了家長,卻往往公開責(zé)怪孩子的任性。這種情形使得兩代人總是生活在兩個難以溝通和交流的世界里。其實,如果做家長的不是把自己做孩子的體驗早早地從記憶中抹去,那么,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許多愿望和要求竟是那樣的純真而合理,他們甚至就是在演繹我們當(dāng)年被父母所掐滅的一個個夢想。
其實,孩子的世界沒有改變,唯一改變了的是我們成人世界里的生活邏輯。我們審視世界時已經(jīng)失去了孩子那種超越功利的邏輯準(zhǔn)則,對人生的規(guī)劃和事業(yè)的選擇不再依憑什么興趣和潛能,而主要看自己所從事的一切能否換來榮譽、地位和實力,我們甚至還有意無意地把這種價值取向遷移到孩子。有人說,選擇的自由一半掌握在自己手里,一半掌握在別人手里??墒?,對于孩子而言,選擇的自由則是小半掌握在自己手里,大半操控在大人手里。由此,長者的開明程度有時在某種意義上就決定了孩子的發(fā)展程度。
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先生繪畫的天分很小就已經(jīng)顯露出來,看漫畫、繪漫畫更是他從小到大不曾中斷過的事情。十五歲讀初二那年,他因成績欠佳而留級。這時,臺北一家出版社寫信給他,邀請他去為他們畫漫畫。于是,他決定輟學(xué)。由于父親充分了解他對漫畫深深的愛好,因此對他這一重大決定,毫不猶豫地頷首同意。
蔡志忠的父親對兒子的支持,不僅建立在對兒子愛好漫畫的充分理解上,更是建立在基于對孩子自主選擇的尊重上。一些父母其實也并非不知孩子的特長稟賦和興趣愛好,只是出于上述種種原因而不能容忍孩子自主地去規(guī)劃人生,自主地去選擇未來。他們希望的情形是子繼父業(yè),女承母業(yè),代代相續(xù),綿延不絕。一旦孩子的興趣背離了他們的希望,一旦孩子的追求不合世俗的“正道”,或規(guī)勸之,或告誡之,或懲罰之,然而由此而成功者并不多見,由此而演變?yōu)榉N種悲劇的倒不鮮見。
多年后,當(dāng)蔡志忠以漫畫家的身份獲得臺灣“十大杰出青年”榮譽時,站在萬眾矚目的臺上,他淚滿盈睫地說:“我特別要感謝我的父親,因為他沒有逼我繼續(xù)上學(xué)......也沒有逼我將他一生未完成的愿望要我去完成,因而才使我有機會畫漫畫,感謝爸爸!” 蔡志忠先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滿懷感激地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夏正江先生說過:“讓兒童學(xué)會選擇,實為學(xué)會運用自由。學(xué)會運用自由應(yīng)成為教育的一個基本目的。”當(dāng)然,家長關(guān)注孩子的未來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指導(dǎo)的責(zé)任和義務(wù)也是責(zé)無旁貸的,只是不要包辦代替。要知道:主動的選擇才會帶來主動的學(xué)習(xí),提供主動選擇的教育才是有效而成功的教育。
相鄰博客
- 100個家庭教育菜單指導(dǎo):糾正孩子脾氣暴躁 [2008-01-18 15:13:00]
- 100個家庭教育菜單指導(dǎo):4法培養(yǎng)孩子責(zé)任心 [2008-01-18 15:17:00]
- 100個家庭飲食文化指導(dǎo): “吃走”亞健康 [2008-01-18 17:13:00]
- 100個家庭飲食文化指導(dǎo):“從頭到腳”飲食秘方 [2008-01-18 17:1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