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做”和“作”有什么區(qū)別
當(dāng)“做”和“作”同時當(dāng)動詞用時。兩者在普通話里是同音字,均讀zuo,詞義也相近。因而,這兩個字常常被不少人相混使用。其實,“做”和“作”在用法上是有一定的分工的:
“做”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一個單音節(jié)動詞,主要有這樣幾個義項:1、做衣服做鞋(制作);2、做詩做文章(寫作);3、做工做事做報告(從事某項工作或活動);4、做生日做壽(舉行慶?;顒?span lang="EN-US">);5、做親做對頭(結(jié)成);6、做老師的做母親的(充任);7、木頭可以做造紙原料(用做)。
“作”在古代漢語中有兩個意思:1、死者如可作也。(起來)(《禮記·檀弓》)2、始作俑者,其無后乎。(創(chuàng)造、制作)(《孟子-梁惠王》)在現(xiàn)代漢語中,“作”的詞義有所擴大,但單獨用的機會越來越少,主要作為詞素出現(xiàn)在合成詞中。如:
作案、作罷、作保、作弊、作成、作場、作廢、作風(fēng)、作坊、作梗、作古、作假、作價、作興、作客、作樂、作亂、作美、作難、作孽、作嘔、作陪、作品、作息、作祟、作為、作文、作物、作業(yè)、作用、作戰(zhàn)、作者、工作、合作、協(xié)作、創(chuàng)作、習(xí)作、大作、佳作、杰作、發(fā)作、下作、忤作、木作。
“作”字作為單音詞,只出現(xiàn)在成語或帶有文言色彩的詞語中。如:認賊作父、作繭自縛、作威作福、尋歡作樂、自作聰明、作奸犯科、為非作歹、裝腔作勢、興風(fēng)作浪、一鼓作氣、天作之合、槍聲大作、成功之作。
往往同一個意思,書面語用“作”。口語用“做”。如:
[書面語]作繭(自縛)作客作惡
[口語]做繭子做客人做壞事
根據(jù)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將“做”和“作”的區(qū)別歸納成以下三條:
①口語里單獨充當(dāng)動詞一般用“做”;
②作為合成詞中的詞素一般用“作”;
③在成語或帶有文言色彩的詞語中一般用“作”。
相鄰博客
- 100個家長需知曉的文化常識:“像”和“象”是怎樣分工的 [2010-02-14 18:50:00]
- 100個家長需知曉的文化常識:“相”和“像”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2010-02-14 18:51:00]
- 100個家長需知曉的文化常識:“辭”“詞”的含義有什么不同 [2010-02-14 18:52:00]
- 100個家長需知曉的文化常識:“此致敬禮”是什么意思 [2010-02-14 18:5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