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敲竹杠”的由來是怎樣的
清朝末年,各水陸要沖都設(shè)關(guān)置卡,查禁煙土。走私商人販運煙土挖空心思,他們常把煙土密藏在竹制的船篙里,隨船從水路運往各地。一天,一艘商船駛至浙江紹興碼頭時,緝私官帶人上船檢查。查遍船艙每個角落。未發(fā)現(xiàn)煙土。這時,一個老師爺吸著長煙筒,緩步踱到船艄,漫不經(jīng)意地信手在船篙上敲敲煙灰,敲得竹篙“篤篤”直響。船上商人嚇得面如灰色,以為師爺已看透了秘密,慌忙把這位師爺請到后艙,掏出大把銀子悄悄塞給他,請求包涵,不要再敲竹篙了。
此后,“敲竹杠”就成了訛詐財物的代名詞,一直沿用至今。
關(guān)于“敲竹杠”的由來,還有另一說:
清末,市上小額交易,以銅錢為單位,店家接錢后便丟在用竹杠做的錢筒里,晚上結(jié)賬時倒出來,謂之“盤錢”。當時上海城里有家店鋪,老板很不老實。陌生顧客進門,往往隨意提價。每當伙計在接待顧客時,店主敲一下竹杠,示意提價一成?!扒弥窀堋庇纱硕鴣?。
相鄰博客
- 100個家長需知曉的文化常識:“拍馬”是怎樣來的 [2010-02-14 18:57:00]
- 100個家長需知曉的文化常識:“眼中釘”是怎樣來的 [2010-02-14 18:58:00]
- 100個家長需知曉的文化常識:“傻瓜”的來歷是怎樣的 [2010-02-14 18:59:00]
- 100個家長需知曉的文化常識:“混帳”是怎樣來的 [2010-02-14 19:0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