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兒子到上海過暑假,早就計劃好了要趁此機會跟黃慧賢老師面詢一次。
其實之前在網(wǎng)上已經(jīng)咨詢過很多次,黃老師也給我很多中肯的建議,因為我自己的緣故,一直感覺我眼中的兒子和別人眼中的他相差太多,怕我主觀的敘述會給他人造成誤解,一直希望在面詢的過程中能找到改善的的途徑。
因為地方不太熟悉,怕遲到了,浪費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我們7點就出發(fā),從七莘路50號開始找,恰好碰上高溫天氣,兒子是汗流浹背,到也堅持下來,跟我一起邊走邊看,出乎意料大概概才8點就找到了七莘路568號,好心的門衛(wèi)讓我們在值班室等著,順便幫我們打電話給了黃老師,我們到的太早了,黃老師要等會兒才能到。我們在對面的樂購超市去,兒子挑了本手制作的書,這是他的弱項,也是他一直以來很渴望改善的地方。然后到黃老師的辦公室去等。
見面的時候,沒有多余的話語,直接切入主題,黃老師問了兒子很多的問題,兒子也一一作了回答,很多的東西,我也是第一次聽見兒子說,我還一直認為兒子跟我無話不談。其實他的很多想法我根本沒有深入了解過。
那天我說的不多,主要是兒子和黃老師直接的互動,在兒子語速過快,黃老師聽不明白的時候,我稍作解釋。于是我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于往日的兒子,我才知道,他其實還有那么多的想法沒跟我談過。
面詢結(jié)束后,兒子一直讓我參加暑假面授班,我也由此意愿,可惜,打電話回去請假,被一口回決了。
面詢過程雖短,給我的啟示卻不少。
首先要帶著孩子拓展我們的交際圈,培養(yǎng)孩子與他人友好相處的能力;
需要多帶孩子到戶外玩耍,恢復兒子兒童天真活潑的本色,
要陪著孩子看動畫片,而不是孩子陪著我們看槍戰(zhàn)片。
在孩子研究某個問題之前,我們應(yīng)該先深入了解透徹,才能有發(fā)言權(quán),幫著孩子分析利弊。
還有一些細微的東西,我體會到了,確無法用準確的文字表述出來。
專業(yè)與非專業(yè)的差別,短短的時間,功力立現(xiàn)。
兒子喜歡跟黃老師交談,讓我跟她好好學習,以后也要這樣跟他講話。
我需要深入科學的學習。
我想成為一個讓兒子喜歡的媽媽。像黃老師說的,有一個幸福的生活。而不是生活中,只有兒子。讓母子兩人都疲憊不堪。
相鄰博客
- 為什么要助養(yǎng)他們 [2008-06-08 19:23:00]
- 繁忙的備考 [2008-06-21 09:32:00]
- 規(guī)則的作用 [2008-07-07 19:05:00]
- 感想 [2008-07-10 20:3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