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七歲半,上小學二年級。他依賴性特強,什么事你不管他都做不好。我管得多了,還不落好,反而跟他父親特別親。他父親經(jīng)常到外地工作,回家的時間不是很多。他父親也不會管孩子,只會帶孩子玩啊吃的。所以,事無巨細,都需要我一個人來管;有時候感覺特累特煩,也沒辦法。老師,您說我怎么辦呢?
——一個心情沉重的媽媽
暑假的時候,一個家長很激動地和我說起她的兒子——正在學習班學習一年級的課程,開學后好上一年級。什么忘記老師留的作業(yè)啦、聽講不認真回家后不會啦、欺騙家長明天不用上學習班啦、家長教他不好好聽啦。說的我腦袋漸大,頭皮發(fā)漲。我忙問她:“你是不是管得太多了?!薄肮艿眠@么多還這樣,管得少行嗎?”家長反問我?!肮艿眠@么多,你不累嗎?”我又問,“當然累,可有什么辦法?!奔议L一臉無奈。小學階段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控制的時期,家長如果在這個時期學會逐步放手,不僅孩子能夠得到很好的鍛煉,而且家長也能夠當?shù)幂p松。剛上小學的孩子,需要時間適應,需要家長對其行為和習慣進行培養(yǎng),需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上學的自豪感。家長這時候,如果只關注孩子的成績,過度關注和過多管理的話,就會造成孩子的依賴。惡性循環(huán)后,就會造成家長勞累,孩子痛苦。
那么如何做一個輕松的好家長呢?我認為不是“管”與“不管”的矛盾,而是“該管”與“不該管”的問題。
我常常告訴家長要放手,家長往往理解為不管。其實放任不管和管得過多過細一樣危險,放手不管自己的孩子,那要父母干嘛。父母要想輕松,就要仔細區(qū)分什么是“該管的”,什么是“不該管的”。孩子越來越大,該管的應該越來越少。如果整好相反,或不見減少,那父母的教育一定出了問題了。在此,我建議父母可以找一張紙,仔細羅列一下,一天當中,你都在哪些方面管理自己的孩子。然后,看看哪些是該管的,哪些是不該管的,補充一下哪些是應該管而沒管的。這些找到了,慢慢調(diào)整一下,家長一定能夠輕松起來,孩子也能夠得到成長。
說到“該管”和不“該管”,也必須要提到界定的問題。在這里家長一定要把握這樣一個原則:學習上的問題盡量少管,生活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問題要適當多干預一下。讓孩子形成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應該努力做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有責任心和榮譽感,才能讓家長輕松起來。我接觸過不少家長著急孩子的成績而孩子卻無動于衷的安例,這樣的家長累、煩、又無奈,可效果卻一點沒有。
當然,在學習上適當?shù)亩酱俸洼o導不是絕對要不得,但家長一定要選準時機和方法,具體如下:1、定期檢查孩子的做業(yè),有問題及時交流;2、孩子確實需要家長幫助的時候,家長可適當幫一下孩子;3、孩子在階段性考試前,信心不足時,且孩子愿意讓家長輔導時,也可給予適當幫助。4、孩子在學習上有極大困難或是學習障礙兒童時,家長應該給予輔導。
如果您感覺在孩子的教育中付出極大,孩子卻又存在諸多問題的話;那么,您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出了問題,建議您趕快找到解決的辦法,輕輕松松做父母吧。
相鄰博客
- 學生留級須慎行 [2008-07-30 14:31:00]
- 027小班干部落選后 [2009-11-26 14:13:00]
- 028好父母,好心情 [2009-12-14 08:48:00]
- 030不要讓不良情緒影響孩子的成長 [2009-12-14 08:5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