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為家庭溺愛造成的,所以只要讓他們吃點苦就能解決問題,其實這并不正確。市中小學心理輔導協(xié)會秘書長張靜漣最近指出,挫折教育應(yīng)該是抗挫折能力教育,人為地讓孩子吃苦并非挫折教育的本質(zhì)。
曾有一名因高考落榜而想走絕路的中學生在接受心理治療時說,常年來,她都不如表姐優(yōu)秀,家人得出的結(jié)論總是妹妹比較笨。她想通過考上名牌大學證明自己的實力,結(jié)果卻落榜了,她認為自己真的是笨,不如死了算了。張靜漣說,如果當初家人能多給這位女生一點鼓勵,增強她的自信,她的耐挫力可能不會像現(xiàn)在那么差。
張靜漣認為,溺愛未必是孩子耐挫力差的主要原因,家庭對孩子期望太高,造成其壓力過大的精神傷害遠大于溺愛,如果又不加以鼓勵引導,就會使孩子的耐挫力不斷降低。
要增強孩子的耐挫力,就該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有力量面對將來的挫折。挫折教育應(yīng)該貫穿在一個人成長的始終,單靠吃幾天苦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相鄰博客
- [原創(chuàng)]:請以死生來起誓 [2008-03-11 22:00:00]
- 中學生心理教育與指導 [2008-03-12 16:40:00]
- 辛吉斯與她的母親(轉(zhuǎn)) [2008-03-13 14:22:00]
- [原創(chuàng)]:凈化了的色心 [2008-03-14 19:1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