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 刺
小時候看猴戲,總覺得猴子很好玩,猴子很能爬高桿。爬到半截的時候就怪模怪樣地往下瞰,要是鼓掌的人多,就嗦嗦地爬到桿頂;等他一坐下,下面的觀眾就哄笑起來。我當(dāng)時不知道大人們何以哄笑,也不知道猴子何以一見哄笑就嗦嗦地順桿而下。難道坐在高桿頂端不好玩嗎?
長大以后,才知道,猴子上了高桿,他的紅屁股就露出來了,所以引得觀眾哄笑,猴子知道害臊,就坐不住了,麻利地下臺。
我當(dāng)校長的時候就怕人家挑三撿四的,如果我不當(dāng)校長,誰也不會來挑我的刺。校長分明盡心為公,可是分配利益不均(也不可能完全均勻),這時就有人故意挑刺了,真是費力不討好,心里很喪氣,校長就索性不當(dāng)了。
挑人家刺是很容易的,自己做起來就不怎么樣了??梢姡斓紫赂改刚邔⒆佣嘤刑舸?。父母在孩子3歲以前基本不挑,3到6歲半哄半嗔,7到12歲半怒半威,12到15歲做河?xùn)|獅吼,16歲以后就只好信馬由韁了。
求全責(zé)備,便是一種病:有家長說孩子字沒寫好,又說孩子出錯太多,嫌棄孩子動作不麻利、丟三落四、沒心沒肺,再沒有就埋怨老天不公、社會不平、時運不濟??傊?,一定得嘮叨點東西,不然這日子就沒法過了。
這樣下去,即使沒病的孩子也會給嘮病了去,結(jié)果病孩子更讓自己煩心,越煩越叨,越叨越煩,孩子的心勁越來越貧弱,心靈圖式越來越暗淡。
如果孩子是一株草,是不會怕你挑刺的,草沒有自性;如果是一個畜生,是不會怕你嘮叨的,畜生不能內(nèi)視;但孩子是人,他的生命之樹受到環(huán)境氛圍的影響,哪怕是風(fēng)吹草動,他的靈明也跟著動,哪怕是一個眼神,他的天性也能內(nèi)視自省。孩子的生命圖式,就是在這些“微塵”的作用下進行內(nèi)化與外化,逐漸形成并發(fā)展的。
古人說,治大國者如烹小鮮;我要說,教小毛孩如治大國。
(文/歌飛 )
相鄰博客
- [原創(chuàng)]:幸福圖式 [2008-04-11 16:16:00]
- [原創(chuàng)]:清福 [2008-04-13 14:07:00]
- 鄒越,一個激越的音符! [2008-04-16 17:01:00]
- [原創(chuàng)]:心靈手巧 [2008-04-17 19:0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