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的故事
----主宰自我情境
《舊約》書上,約瑟夫便是一個盡其在我的人。他年方17就被親生手足賣至埃及,任何人處在同樣的境遇下,都難免自怨自艾,并對出賣及奴役他的人憤憤不平。但約瑟夫不這么想,他專注于修養(yǎng)自己,不久便成了主人家的總管,掌理所有的產(chǎn)業(yè),備受倚重。
后來他遭到誣陷,冤枉坐牢13年,可是依然不改其志,化怨憤為上進(jìn)的動力。沒有多久,整座監(jiān)獄便在他的管理之下。到最后,更掌理了整個埃及,成為法老以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
這種行為的確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可是人人都可以為自己的生命負(fù)責(zé),為自己開創(chuàng)有利的環(huán)境,而不是坐等好運(yùn)或惡運(yùn)的降臨。
白度說:世上有太多的人只是坐等命運(yùn)的安排或貴人相助,事實上,好工作都是靠自己爭取而來的,好男人都是好女人打造出來的,反之亦然。那些總能把逆境轉(zhuǎn)為順境的人,便是他王國里的主人。
成功的人熱愛痛苦,平庸的人則總抱怨受傷害。平庸者只知道花兒長得好,卻不知道“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怨天尤人是深陷于“受害者情結(jié)”,甚至于迷戀這一角色,其實他(她)盡可以選擇主動積極的方式來面對困境。
相鄰博客
- [原創(chuàng)]:魂魄 [2008-01-25 22:35:00]
- [原創(chuàng)]:美眉 [2008-01-26 11:07:00]
- [原創(chuàng)]:心靈的空氣 [2008-04-29 23:44:00]
- [原創(chuàng)]:集中營情境 [2008-05-01 16:3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