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制教育的情境
----喝完了,再倒?jié)M
夏天到了的時候,茶壺里的水總要先涼一陣子才能喝。爸爸媽媽都是很有規(guī)律的人,他們喝完了涼開水,自然而然地就往杯子里再倒上一杯,這樣有人渴時就不用再花半個小時等水涼。因為我是家里的獨子,很少考慮這些問題。每次只要看到杯子里有涼開水,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來就喝,喝完了之后抬腿就走,從沒想過再倒一杯進去。
一天,我玩球回來,又渴又累,拿起茶幾上一大杯涼白開,一口氣喝了個精光。這時媽媽從屋里走出來,她拿起杯子就絮叨起來。原來,這杯水是媽媽涼了半天才涼涼的,可一口也沒喝上。
“喝完了,你再倒一杯,別人還可以喝。”媽媽一邊說,一邊讓我倒水。
后來,媽媽立了一條規(guī)矩:無論是誰,喝完杯子里的水,要立刻再倒一杯。
剛開始,我總想不通:為什么我喝完了水還要為別人倒一杯。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真是一個好的習慣,它其實揭示了一個普遍的道理:你從他人身上索取了什么,就要向他人奉獻什么。這樣,事物就會不停地發(fā)展,大家才可以很好地生存下去。
溫馨提示:為人父母者教育孩子,就要體現(xiàn)在這些細節(jié)之上,才能達到一種滲透。長者為孩子做一件事,這沒什么,但如果孩子得到了卻心安理得,那就不行,你得讓孩子所有回應,明白一個道理。
家長多說不如多做,任何作為都是一種教育的天然情境,你的目標,一定要觀察孩子如何回應,再不著痕跡加以引導。這就是“無痕教育”的理念。
歌飛 6月7日
相鄰博客
- 管理:龍永圖選秘書 [2008-06-06 15:23:00]
- 勵志:最成功的愿望 [2008-06-07 14:05:00]
- 勵志:簡單道理 [2008-06-08 08:34:00]
- 勵志:知道自己“有限”的聰明 [2008-06-08 08:5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