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銳性—家庭教育指導的三層境界
今天有幾個朋友來我處玩耍,約定斗地主,我想,我應當可以的,以前我是高手之一,我不贏他們的錢,但也要保持不輸呀。
牌打得小,可兩個小時下來,我輸了30塊,中間有好幾盤是胡亂出牌才輸掉的?;叵肫饋?,并不是自己頭腦不清醒,也不是我牌技不濟,我曾經還是行家俚手呢,忽然我醒悟了點什么:當時是沒主意亂出牌,一是我無心好好記牌,二是沒有對手們的敏銳性。
看來,一件極小的事情,如果不認真對待,也是要遭遇失敗的,還有,做任何行業(yè),沒有敏銳的感覺,就說不上是好手,更不要說高手了,只有那些經常操練、日積月累的人,才可以在本行業(yè)中走在人前,做得出色。
家庭教育指導是一項多維度多變量的工作,面對各種家庭成因的問題孩子和問題家長,指導師如果只是泛泛而談,事情很容易不了了之;指導師如果只知堆徹操作方法菜單,就會令家長迷惑不解或顧此失彼。
指導師應有相當高的職業(yè)敏感性:臨床與啟迪
一、心中藏有上千萬種家庭問題的范例,才能練就火眼金睛,確保一擊而中,這就是指導的“臨床”敏銳性;
二、思維必須站到最高角度,對人性洞察,對現實通脫,對社會有明晰的價值界定,對教育有深遠的認識,這就是情境啟迪的敏銳性。
所以,我認為,教育有三層境界,前者所要實現的目標是“因材施教”,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個案輔導;后者所要達到的目的是“諄諄善誘”,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勵志課堂;在這兩方面達到爐火純青之后,可以坐而論道、風靡眾生,才能移風易俗、教化民心,這才是“點石成金”。
歌飛 6月20日
相鄰博客
- [原創(chuàng)]:巨龍之鱗 [2008-05-20 21:45:00]
- 勵志:墻上的解剖圖 [2008-06-19 15:08:00]
- 情境:小飛行員 [2008-06-20 15:55:00]
- [原創(chuàng)]:破 冰—親子溝通方式 [2008-06-22 16:3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