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切心態(tài)
很有一些家長前來咨詢,總說孩子的問題讓他如何如何急,要求給予指導(dǎo)。我問孩子如何做想,回答說“孩子沒點事,并不急。”我說,“那你急有個啥用?”回答說“我不急我不行啊。”我說“哦,問題原來在你自己身上!”
家長太操心可不是件好事,這本身就是一種病態(tài),潛意識里都受到這種速成觀念的影響,家長自身的動機與觀點是會強烈影響著孩子。因為好面子,使家長對孩子的愛有了條件,造成孩子的自我評價低落。家長不能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太過貼近,就會超出某一臨界值,人與人之間是有距離的,心與心之間距離更大。
通常情況下,熟人之間相距1米為適當(dāng),陌生人相距2米為宜,親人之間一般也不少于40厘米,如果近過以上距離,雙方會感到很不舒服,神經(jīng)受壓迫,內(nèi)心會表現(xiàn)為一種排斥心理。以上所說的數(shù)值,即是一種臨界距離。
至于心與心的距離,則又不同了,并不是身體相近的人心就相近,人這一輩子,都最在乎關(guān)心我的人,而潑我冷水的人,不想要與之相處。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與謀。有男生追女孩,也是犯了太過急切的毛病,超過臨界距離,而把女生嚇跑的。
家長教育孩子,愛子心切可以理解,但也決不是沒有距離限制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可以隨便說,隨便介入,隨便打罵,這就是教子無方!這就是家長要學(xué)習(xí)的地方。
比如,孩子的衣食住行、交友出門、學(xué)業(yè)成績無不插手,又搞不定,引得孩子極度反感,白白地損失了親子關(guān)系,親子之間內(nèi)心會越來越遠;只有站到孩子的角度,體察孩子的內(nèi)心,肯定孩子的成長,才會減少隔膜與判逆,使心的距離越來越近。
我認為家長最少要保持這樣的原則:
一是家長限于教導(dǎo)孩子的生活細節(jié),為人處事,德行操守,身體健康;學(xué)習(xí)上的事情應(yīng)當(dāng)交給孩子自己去處理;
二是生活中的事情也以交給孩子去做為佳,做得不好不要緊,要緊的是孩子在做,付諸了行動;做完了以后一定要孩子談體會、做總結(jié);
三是孩子有些習(xí)慣已經(jīng)不好,或是學(xué)壞,要給予時間不可急切,只要孩子愿意改過,就是絕好的事情。
不要雙重標(biāo)準(zhǔn)(既要思想端正,又要成績好轉(zhuǎn),兩件事要一件一件來做);
不要急功近利(只看成績,不管品質(zhì));
不要越俎代庖(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兒孫自有福,福氣只能來自孩子自己能做多少,而不是父母能做多少。兒有這等福氣,孫才會有這等福氣,代代承傳。為人父母者,不可不察呀!
歌飛 6月24日
相鄰博客
- [原創(chuàng)]:給小學(xué)生家長的咨詢建議 [2008-06-26 15:01:00]
- [原創(chuàng)]:諸葛亮的失誤 [2008-06-27 15:34:00]
- [原創(chuàng)]:淺聊學(xué)習(xí)心態(tài) [2008-06-29 10:00:00]
- [原創(chuàng)]:產(chǎn)出與產(chǎn)能的關(guān)系 [2008-06-30 11:1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