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與循循善誘的比較
家庭教育的出路在哪呢?家長如果能學習,趁早搞好早期教育,可以省卻很多麻煩。成建制地學習,要由政府統(tǒng)一組織。現(xiàn)在是做不到,但將來有可能,這是一條出路;在目前的情況下,有很多的孩子會錯過教育的良機,到了十四五歲就會問題成堆,惡習已成,這時就只有采取另一種辦法了。
能夠從早期教育抓起當然是最好的,可現(xiàn)實中,很多家長不知道這個道理,或是沒有時間精力來管這事,勢必造成很多孩子的引導失當、心態(tài)失落。我遇到很多初中的孩子,都是追求享受,不思進取。那種狀態(tài)就是孩子失落的表征和必然結(jié)果。
很多人沒有搞清楚我們的“勵志課堂”是啥意思。這么說吧,人人都是需要勵志的,人激志則宏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心靈會郁積一些消極的陰暗的塊壘,產(chǎn)生負性的熵,這就需要一定的程式或方法加以驅(qū)除,使之走出陰暗,使之心中充滿陽光。
孔子曾說的兩大教育原則: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中華網(wǎng)的個案指導方式和菜單方式就是采用了因材施教;勵志課堂則是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進行引導、啟發(fā)、激勵,從而實現(xiàn)教育對象的表現(xiàn)欲的涌現(xiàn),最后付諸行動的方式,這就是循循善誘原則了。
以前我很神往因材施教的原則,等我終于懂得孩子的成長有一個極為艱難極易反復的過程時,才明白,“循循善誘”才是至高無上的教育原則。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要做到因材施教并不難,只要把問題的根源找到就可以“對癥下藥”了,但要做到循循善誘,思必發(fā)于心靈的微末,慮必著于孩子表現(xiàn)的細小,誘必施于無形無痕,導必起于愉悅生動的體驗。這就需要有高超的手法,而且要有專業(yè)的眼法,更要有博大的愛心。
方法其實不缺的,半天就可以找到一大堆,問題還是在思想觀念中啊。
相鄰博客
- 轉(zhuǎn)載:潛能 [2008-10-09 23:27:00]
- [原創(chuàng)]:心之路—登南岳有感 [2008-10-13 09:22:00]
- [原創(chuàng)]:康熙養(yǎng)心六法 [2008-10-15 22:01:00]
- [原創(chuàng)]:頂一回風 [2008-10-19 22:2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