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的兒子發(fā)現(xiàn)了陽臺上放的一袋開口的面,趁大人們不注意就高興的玩起來。等到我們發(fā)現(xiàn)時,面已灑了一地,兒子手上、身上、臉上全都沾上了面,這副模樣讓我們?nèi)炭〔唤?。兒子只覺得好玩,對于面是做什么的,自然不去理會。不過,發(fā)現(xiàn)我們來了,看看大人瞧瞧自個兒,倒也覺得自己做得不對。
這時,老婆故作生氣地大聲喊:“子銳!你干什么呢?!”
兒子忙笑著說:“媽媽笑著喊子銳,媽媽笑著喊子銳……”
兒子的話讓我們感到既意外又驚喜,小小的孩子居然有那么多想法:顯然,他知道自己做錯了事,生怕大人責怪,更不想看到大人生氣時的那副怪模樣,想讓大人笑著去面對自己的過錯。“媽媽笑著喊子銳”這句發(fā)自兩歲孩子內(nèi)心的可愛話語,難道不能給我們以啟示嗎?大人怎能又不笑容以對,重新審視自己現(xiàn)在的做事態(tài)度和方法呢?
童言無忌,童言傳真。大人和小孩又該如何給自己的角色定位呢?
相鄰博客
- 語文學什么?家長要知道(張厚超) [2008-03-29 00:50:00]
- 孩子也可以這樣教育(張厚超) [2008-03-29 12:28:00]
- 當面對著急的咨詢家長時(張厚超) [2008-04-02 00:06:00]
- 兩歲兒童為什么愛打人(轉(zhuǎn)) [2008-04-16 17:5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