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少演家庭悲???
在一些家庭悲劇發(fā)生后,總會有人會情不自禁地問:“為什么?”,問得最多的是家長自己,他們真的想不明白,我們?yōu)楹⒆幼隽诉@么多、付出這么多、還不都是為了孩子好。到頭來孩子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到頭來為什么會是這種結果?于是,哭天喊地,覺得這太不公平!
對于這樣的家長,這樣的結局!作為一個旁觀者來說,我們表示同情,甚至會落下幾顆心酸的淚滴。
但是,同情之余。我們透過家長淚水背后,卻分明又看到結果的緣由。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所有那些關于孩子的家庭悲劇這出戲,家長就是導演。他們從一開始就拿著錯誤的劇本,說著錯誤的臺詞。只是演到最后,導演才發(fā)現(xiàn),這出戲已經(jīng)演不下去,卻已經(jīng)沒有修正的本錢。
事實上最初的錯誤,已經(jīng)決定最后的落幕!
可能大部分的父母,在孩子還沒有登臺演出之前。已經(jīng)為孩子構畫了一個自認為完美的劇本。設想說,我的孩子今后,肯定要是個科學家………..。因為,我已經(jīng)為孩子做了最好的打算。
就像所有的導演在戲沒開拍之前,總是毫不客氣地說,我這電影就是要沖奧斯卡金像獎去的。因為,我已經(jīng)有了最好的劇本。
可是,導演樂意、劇本滿意、你的主演他就能愿意?
看過陳佩斯和朱時茂演的那個小品《我是主演》嗎?大概劇情是這樣子的:陳對自己整天只能演漢奸,而朱卻能演八路軍,十分不服氣。提出跟朱交換角色,讓他演八路軍。但是穿上八路軍服的陳佩斯,仍然是一副漢奸榜樣,最后只能舉手投降。
生活也是這樣,在這個戲臺上,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角色!每個都想演上自己最喜愛的角色。
但是,主演不得已,因為還得征求導演同意。
聰明的導演,是因人設戲,最后皆大歡喜。
愚昧的導演,是用戲導人,最后兩敗俱傷。
一個好的劇本,是屬于導演的劇本?還是屬于主演的劇本?
為了少演悲劇,還請導演們多多思量!
相鄰博客
- 咨詢交流:讓孩子學會為錯誤“買單”(林高龍) [2007-11-09 21:26:00]
- 學習思考:你在那個頻道?(林高龍) [2007-11-11 20:10:00]
- 咨詢交流:是我錯了嗎?〈一〉(林高龍) [2007-11-14 10:57:00]
- 家庭教育講座新解(林高龍) [2008-01-21 23:4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