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賢老師的指導珍言(對家長)
抽空整理了一下黃老師博客當中針對家長指導的一些經典言論,以便自己在日后在咨詢指導過程中能夠有所幫助和提升。這段時間同學們都在進行一些針對家長的咨詢指導,我深知“家中有糧,心中不慌”的道理,呵呵,所以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的,這么好的“糧草”,大家盡可以多吃幾口噢。
1、--有行動力的家長,才是真正能幫助孩子糾正和提高的家長。
2、--“世界上沒有二片相同的葉子”,孩子之所以好,是因為他(她)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父母。
3、--家庭教育不是很簡單的說服、大道理式的教育,而是一門實實在在的有理論和方法的專業(yè)和藝術,所以她希望能和我們一樣,能得到系統(tǒng)的學習和幫助。她是位真正懂得如何去愛孩子的家長--愿意提升自己。用魅力去感染和激勵孩子成長的家長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家長。
4、--父母生育之前,要明白:育兒為了什么?
5、--如果父母認為親子關系很重要,那么小時“馴服”最重要;
6、--父母予愛,孩子年齡越小,份量越重;
7、--18歲后,讓愛自主。
8、--青春期的兒子,說話是少而精,所以耳朵要尖,眼睛要亮,心里要明,反應要快。
9、--都說現在的孩子自私,不顧及大人的情感,不會分擔大人的憂愁……事實上,孩子也是可以做得到的,問題只是我們是否細心的觀察到?給予過機會?
10、--如果,今天的孩子喜歡讀書的話,父母要先具備“過濾器”的功能。因為,貧窮和富裕的時代,需要我們掌握不一般的本領。)
11、--為什么要一味強求兒子做功課呢?兒子現在因為缺少關愛,覺得做人都無趣的很,讀書對他來說又有什么意義呢?
12、--聽到過太多的家長抱怨孩子不喜歡做作業(yè),卻很少見有家長好好的想過孩子為什么不做或者挑做作業(yè)--孩子的心靈成長,家長很少認真的關注過,給予過呵護。沒有心靈同步成長的軀體發(fā)達又有什么意義呢?
13、--一直不明白的是,為什么我們不能一次性就將正確的東西傳授給孩子呢?
14、--問題關鍵是,我能抱他多久?他遲早是要自己獨立行走的,何不早早的讓他增長這方面的才能?趁他現在喜歡冒險、努力獨立自主的時候。
15、--一直堅信:這世界上只有小人而沒有小孩!所以兒子出生,我就把他當做一個人來對待,因為我堅持:每個人的靈魂和尊嚴生來就是自由而平等的。我們應該遵循這個自然法則。
16、--也許是從小將兒子如朋友般的對待,常常平等的聊出自己的看法,我從他的視角出發(fā),試著去體驗他的感知。我也會將我的體會用故事和他能理解的方式告訴他。所以,我們對話渠道暢通。因為一大一小,所以往往撞出幽默的火花,自然一團歡喜。兒子的觀察能力超強,思維能力也不錯,比較有個性。我不知道這是否和我們相處的風格有關。
17、--我只是想告訴單親父母,其實我們都可以做的完美無缺的。只要心中有真愛,有在乎,有責任心。
對于離異家庭的父母而言,孩子是什么也不缺,他們還是有著自己的父母,但是,孩子平常享受不到完整的父母愛是事實,孩子眼中的家有殘缺是事實。所以,我們家長一定要學會為這些孩子的愛加溫,給予“熱騰騰的愛”。相信,這份“熱騰騰的愛”是每個特殊家庭父母都給得起。
18、--媽媽不知道自己應該是女兒的支持體系,要給予女兒臺階,STEP BY STEP。媽媽不懂要把女兒放回河中,變成一條美麗的小魚。
19、--事實表明,第一次將事情做對,事后跟蹤檢驗、強化效果是非常有效的引導教育。因為自此,兒子對于同學的男女情愫萌動都視為自然,既不大驚小怪,也不羨慕失落。而我這次以中華家庭教育志愿者講師團成員的身份,為他們學生特別上了堂青春期專題講座,兒子和同學們更是深深記住了延遲試驗。
家庭教育的奧秘在于:桃李不言、瓜田李下;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循序漸進、亡羊補牢。
家庭教育的關鍵在于:家長的持續(xù)學習力和細心、專心、耐心。
20、--孩子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因此,家庭教育將是伴隨著人成長的終身教育。不學則廢,不進則退,為了擔負起育子(女)成材的責任,家長們當不斷的進取、學習。
21、--今天因為時代的進步,信息咨訊的發(fā)達,孩子們的思維能力有個很大的提高。真的不像我們當初那樣的單純?,F在的孩子用眼接受教育的程度遠大于用耳接受教育的收獲。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行為一定要端于、優(yōu)于語言。
22、--要讓孩子與時代同行,真的需要我們家長的很多必要的付出的。要利用家庭教育的隨時性、針對性的特點,給孩子做點必要的補充和斧正教育。
23、--真正的傾聽,而不是為了懲罰孩子找證據和理由。世界上最震撼靈魂、打動人心的不是語言和說服,而是寬容和慈悲。
24、--“拿別人作為自己的鏡子,天才也許會照成傻瓜?!奔议L用別人作為衡量自己能力的標準,將導致孩子對自己的不自信,產生自卑心理。
25、--“愛是可以計算的,可以交換的?!奔议L有條件的愛孩子最直接的惡果是,將導致孩子終生不可能學會認真去愛別人和被別人愛。
26、--“很少有孩子是聽著長大的,更多的是看大人的作為、模仿大人的行為成長的”,家長的言行不一,特別是對同一件事情上的截然相反態(tài)度、評價、處置,讓孩子不經意中習得:說謊、表里不一、狡辯、耍賴、報復……
27、--青春期孩子行進在成熟路上,要經歷許多考驗和磨練。而學會游泳的最好方法就是直接與水親密接觸,所以家長要給予孩子成長的機會。
28、--否定孩子就是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過去,否定自己的付出,否定自己的未來。何不給自己一個顛覆和改進的機會?
29、--“愛孩子是母雞都會的行為”。我們不是母雞--置孩子于翅膀底下。愛自己,自己對自己負責;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掌管自己的命運;愛自己,自己對自己自信;自己讓自己幸福,并能福澤他人;愛孩子,將自己的責任和自信傳遞,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愛自己--愛家人--讓家人愛自己--讓家人愛家人自己。
30、--我唯一感慨的是,我們的父母自以為含辛茹苦養(yǎng)大的孩子,其實并不是孩子心里最可愛的親人。其中緣由,我可以寫一本小冊子。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真的,孩子沒有錯,錯在家長,錯在家長的想法和做法。
31、--“我愛孩子”--其實包含了二層含義:1、“我愛”--表達一種愿望:我喜歡孩子,我欣賞孩子,我愿意和孩子同歡笑歌唱……代表僅僅代表著我的期許。2、“愛孩子”--代表一種能力:我能比別人更愛你,因為我是你最親近的人;我必須比別人更愛你,因為你是我的傳人;我能讓你更幸福,因為我會在你成長中的每一個關鍵岔路口為你導航……表示我可以將期許化為行動。
然后我問家長:“我愛孩子”--您能真正做到嗎?大多家長沉思后,會坦誠相告:我不能!因為我現在還沒有將愿望變成正確行為的能力。
32、--會聽、會做、會思考,這是家長成長的先要。不容易,但是必須要學會,不然,還不如不教,聽過課程的家長都知道其中的奧秘。
33、--“很少有不教育孩子的家長,但是很少有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好孩子的家長?!?br />“父母都不是天生就會做的,而是由孩子教會的?!?/p>
34、--在中國,誰最需要學習呢?不是學生,而是家長們.
35、--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如果看上去不舒服,應該美容的是家長。很難想象的是:一個從來沒有被尊重過的人能夠去尊重別人;一個從來沒有被正確愛過的人能夠去好好的愛別人;一個從來沒有被寬容過的人能夠去原諒別人;一個從來沒有被肯定過的人能夠有自信心和自尊;一個從來沒有被賦予過的人能夠成就自己和未來。
36、--其實,每個網癮電腦前,都飄著一顆孤獨的靈魂和寂寞的心靈。其實,每個網癮電腦前,都在訴說著一段段不良家庭教育歷史。
37、--我只是堅持孩子應當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尊嚴,我們應當給予孩子更多的選擇機會。
孩子雖小,但是其能量和思維力遠遠超出我們大人的想象。
給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和尊嚴。因為我們家長都給的起。因為我們同樣擁有和在乎。
38、--母親的工作不能由旁人代替,孩子的教育必須由母親承擔。把自己的孩子托給他人,恐怕只有人類才有的,這種做法有失天性。
39、--常常,孩子的天空比成人更廣闊、更蔚藍。
40、--孩子心靈世界的純潔、寬容和自省度、是非能力遠遠超乎我們家長的想像。
41、--只有被真心愛過的孩子,才會真心的尊重別人。
42、--沒有一個孩子是照本宣教成功的。因為,世界上沒有二片相同的葉子,您的孩子與眾不同,所以您要用特殊的方法,進行針對性的培育,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
家長要問對人、做對事。最終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43、--家長要比較有涵養(yǎng)和雅量。須將自己的眼界打開,格局放大。而將自己的嘴巴管住,出口是理解和經典。讓我們多年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教育通過孩子的行為檢驗,形成內趨力,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
44、--不能抱怨孩子是知識越多越反動啦,實在是我們做家長的知識更新太慢。
45、--心理學有句名言:你的語言,就是你的魔咒。早期父母灌輸給孩子的東西,如同催眠一樣,深植于孩子的潛意識中,待到長大的某一天,終于泛起……
46、--當管不管是失職,管而有錯是濫職。父母的責職和作用究竟是什么呢?
47、--成長中的孩子,特別是青春期孩子就象天上的云彩,絢麗多彩、富有變化。細細觀望,靜靜享受,非常的愜意。
48、--喜歡讀書是有天賦的。若一定要培養(yǎng),那么興趣是導師,樂趣是源動力。
49、--其實,家長是很容易走出心理陰影的。哪怕是忽視了孩子早期的親情呵護;哪怕是平時對子女的關心不夠了;哪怕是對青春期孩子責打了……縱使孩子叛逆反骨,離家出走,家長還是很容易找到療傷的方法的。因為,困難和挫折,對于成人來講,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而對于成功人士而言,更不會有多大的不良影響。所以,孩子離家,其實很是成全家長化小愛為大愛的。因為,生命的美妙在于可以綿綿不斷的承續(xù)。只要家長愿意。
所以,說到底,孩子永遠是弱者。無論心有多高遠,飛得有多高,只要自己還是風箏,那么生命的主控權還是在牽線人的手里。所以,孩子要學會珍惜,珍惜有父母在乎和愛惜的歲月,因為這樣的日子不會很長。
所以,很想很想和孩子通話,想告訴他成人世界的成人思維和作為。雖然殘酷,但是現實。給人機會,其實就是在成全自己。
50、--家庭教育說簡單,家長不說也管用--行為教育也是一種教育。說藝術,真的是費盡心思還未必真的有效。關鍵在于家長的學習、認知和實操能力。一個人可以快樂自由成長、隨心所欲;二個人的快樂必須相互依托和包容了;三個人就是一個系統(tǒng)了,要快樂幸福,必須學會運作技巧。家庭幸福是有密碼程序的,從孩子出世的剎那,就決定了父母親的幸福運作方式。生兒好?還是生女好?關鍵在于父母的教養(yǎng)技巧。很多人的幸福就是輸在不解密碼上。
幸福是一種感覺,心有即有;但是同時,幸福又是一種現實,來是愿意,去無理由。
51、--再窮,不能窮自己;再富,不能富孩子。
再無,不能沒有自己;再有,不能只有孩子。
相鄰博客
- 家庭教育的未來暢想(林高龍) [2007-11-28 21:20:00]
- 總結反思(林高龍) [2007-11-28 22:36:00]
- 中外家長教子觀的比較(林高龍) [2007-11-30 00:05:00]
- 有緣相聚,值得珍惜!(林高龍) [2007-12-02 00:2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