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傷心是可以避免的(林高龍)
這段時間,因公安排到西安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值守服務熱線。
今天上午,一位老奶奶來到服務臺來找我咨詢,她拿來了孫子的照片,一共六張,前三張是小孩子剛上一年級時照的,孩子很帥氣,照片上一手拿著證書,一手提著獎章,笑的陽光燦爛。老奶奶還特別提醒說,你看孩子戴著紅領巾,他那時表現(xiàn)好,是一年級學生里面第一批入少先隊的。
后三張是前段時間剛照的照片,明顯看出孩子的神色反差很大,其中有一張孩子在吃東西,有點憂郁的眼神,看得讓人心疼。老奶奶說,這張吃東西是孩子生日那天照的,那天他心情又不好,還是我們把他一起哄到外面吃東西才開心一些。
老奶奶很是為這個寶貝孫子擔心,說現(xiàn)在這孩子脾氣擰,遇到不開心的事情,總是悶不吭氣,飯也不吃,話也不說,誰問都不搭理。她說特別是孩子上了一年級以后,變化特別大,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然不見當初可愛的模樣。
老奶奶原來也是一名教師,上次聽了我們舉辦的陸士楨教授的家庭教育講座,看了發(fā)的宣傳單,覺得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所以今天就特地來了。
我問老奶奶,這一年家庭當中是否有什么變動?
奶奶沉默了一會,說孩子的媽媽工作忙,快一年沒有回家了。
老奶奶還說,孩子的爸爸工作也忙,看到孩子不聽話,經(jīng)常就是打。
老奶奶接著說,孩子的爺爺前兩天被孩子生氣時扯了下,腰擰了,現(xiàn)在還躺在床上。
老奶奶最后說,現(xiàn)在孩子這樣,爸媽都不怎么管他,我們老倆口要是撒手離去了,那孩子該怎么辦?。?/span>
老奶奶說著說著就傷心不止,老淚縱橫。我的心也充滿痛楚。
60多歲的老奶奶,是夕陽無限好,安心度晚年的時候,為何還要如此操勞?
家庭教育?。∈羌彝ソ逃牟划?,才讓老奶奶充滿傷心。
那個7歲小男孩的媽媽,從小到大基本對孩子不管不顧,沒喂過一口奶,甚至連一次都沒抱過一次?,F(xiàn)在一年時間不歸家,這份殘缺的母愛,才能孩子現(xiàn)在變得如此陰郁和不安。
而小男孩的爸爸,看到孩子不聽話,常用的方法就是打。結果越大越逆反。現(xiàn)在孩子跟一位老師甚至開始對著干。老奶奶說,現(xiàn)在孩子才上一年級就已經(jīng)被教務處的老師人人皆知,因為脾氣大到全校聞名了。
但是,孩子真的教不好嗎?這個孩子的一個故事,聽完后讓我動容。
某天,小男孩在操場上,一只鞋帶不小心松了。
一位老師看到后,叫他過來。
小男孩很不服的大聲應,為什么叫我過來(他本能以為老師又要批評他)。
這位老師沒回答,只是叫他過來。
小男孩很不情愿的走到老師聽前。
這位老師什么也沒說,蹲下去幫孩子系好鞋帶,然后讓孩子走了。
結果,小男孩回家后,整整一個星期,在奶奶面前一遍又一遍說這位老師的好。
前幾天晚上,在12355值守熱線,一位20歲的男孩子打電話進來咨詢,說自己得了強迫癥,現(xiàn)在上大一,因病回家休養(yǎng),現(xiàn)在特別想回去考試,又怕考不好,已經(jīng)連續(xù)好幾個晚上沒有睡好覺了。
因為他打電話的時候已經(jīng)是晚上快21點了,我疏導了一下他,然后告訴說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明天到服務臺這邊面咨。他說可以。
這了一會,另一部電話又響了,我聽出是他的聲音,感覺他非常迫切想得到幫助,就問他是否在附近,如果是的話,可以馬上過來,我等他到22點。
不一會他就過來了,我到樓下接他。帶他到辦公室,一坐下就問,老師,我聽說強迫癥很難治,你說是不是???
我沒有回答他這個問題,向他了解他的成長經(jīng)歷。
他說,爸爸媽媽從小對他要求特別嚴格,喜歡拿他跟其他的小朋友比。
他說,爸爸媽媽對他期望很高,可是他高考卻考砸了,只上了一所不知名的??茖W校。
他說,他經(jīng)常會受別人的暗示,經(jīng)常捕風捉影,覺得自己有這個病那個病。
他說,他找醫(yī)生查過是得了強迫癥,這個病很難治的。
他說著說著就有點緊張,開始變得很不自然,說話都變得不很流暢。
看得出,他對自己癥狀的擔心和不安,看他急切盼望的眼神,我的心就隱隱做痛。
20歲,應該是屬于陽光正燦爛,快樂滿天涯的時候,為何卻是如此迷茫?
是家庭教育?。∫彩羌彝ソ逃牟划敚抛尨竽泻⒊錆M憂傷。
這個20歲大男孩的媽媽,從小到大對孩子又管理過多,要求太嚴,以甚于孩子說他從小到大就沒聽到過家長的一句贊揚的話。
她希望孩子越來越好,所以不斷拿孩子去跟別人比較,結果比來比去,現(xiàn)在孩子媽媽的最大愿望就是——孩子心理健康就好。
但是,孩子真的不想好嗎?這幾天與這個大男孩接觸的點滴,讓我看到他對自己進步的盼望。
為了更好的影響他的狀態(tài),得知他原來有跑步的愛好,我們就相約每天清晨7點在西安的城墻下跑30分鐘。
第一天,我們7點見面,他遲到了,很不好意思地告訴我說,哥,我其實6點多就起來了,但是我一起來就上網(wǎng)去看強迫癥的一些報道,忘了時間,所以遲了。我告訴他,能不能這段時間不要上網(wǎng)看強迫癥的報道。
第二天,我因為到火車站接朋友,沒能如約前往,打電話告訴他,他很開心說沒關系,他自己跑上了。
今天是第三天,我們又見面了。感覺他的精神狀態(tài)好多了。我邊跑邊問他,這兩天有沒有上網(wǎng)了,他說沒有了。我又問他,家里頭有沒有買過一些關于強迫癥等心理方面的書,他說有,我問他明天把這些書全部給我保管好不好,他沒有猶豫就答應了。
最后想說,
家長,傷心是可以避免的。
孩子,問題是不該出現(xiàn)的。
了解,孩子其實是不同的。
知道,方法肯定不一樣的。
給予,孩子真正想要的愛。
放棄,對孩子過高的期望。
家長,改變是必須具備的。
孩子,才會是越來越好的。
相鄰博客
- 北京一周(林高龍) [2008-11-23 23:41:00]
- 教育的悲哀:從“詩書”到“撕書”(林高龍) [2009-06-11 19:11:00]
- 再次起航(林高龍) [2009-07-30 15:04:00]
- 指導師:生日快樂(林高龍) [2009-10-15 22:3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