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真人只說家常話(林高龍)
中國現(xiàn)代私塾教育第一人——
心安理得,心安自然理得。
欲望強烈就有慣性,恬淡虛無就有彈性。
坦誠和自我批評,是教育的一種營養(yǎng)劑。
現(xiàn)在的很多父母,淪落成為孩子的物質(zhì)取款機,而不是孩子的心靈加油器。
經(jīng)典是人心與人心的感應。
用經(jīng)典原理處理現(xiàn)實事情。
現(xiàn)在我們的教育經(jīng)?!案拍钪卸尽保拍钐?,實用太少。
別破壞孩子的童心。
最好的方法是誠懇。
仁義是最安全的利益,是沒有副作用的利益。
好書不厭百回讀。
事情有大小,道理無大小。
靠山山倒,靠水水流,靠人人走。
大道理就在小事情之中。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家庭和諧才是最重要。
爸爸媽媽就是好畫、好書、好音樂。
人是被感動的,有感才能動。
人既可以患得患失,也可以冷靜地觀察為什么患得患失?;嫉没际?,是有得有失;不患得患失,還是有得有失;同樣有得有失,何必多患呢?
人生真正是為了身心的安祥,并把這種安詳帶到家庭和周圍。
別忘了要享受人生,享受的不是終點,而是過程。
發(fā)心越大,動力就越大。從小我到大我到無我。
每個人都能感化一個家庭,家家就太平。
讀經(jīng)典是一個換心的工程,換凡心為圣心,換凡眼為圣眼。
任何人都永遠只能和身邊的人相處,現(xiàn)在的教育把人們從關(guān)注身邊引開,投注于未知的未來。
世界上最不好說的是——方法。
經(jīng)典傳授的更多的是人生態(tài)度。
君子有百折不撓的真心,會產(chǎn)生成變不窮的妙用。
教育或修養(yǎng)應在好惡上做文章,而不是在是非上做文章。
概念是沒有力量的。
普賢菩薩的十大愿之一就是隨喜功德。欣賞別人,鼓勵別人,而不是妒忌別人,你的漂亮不會成為我的麻煩。
人情練達即文章,人情練達即方法。
誠意在己,方法在人,誠則生巧。
教學,方法其實在學生身上。
事求妥貼心??唷?/span>
我們比較愛過年,但卻不愿過日子。
好男人的標準,能拿起,會放下。
什么東西該拿起,什么時候該放下,這就是智慧。
相鄰博客
- 那顆橄欖樹(林高龍) [2009-08-06 22:50:00]
- 其實,故事不只是故事(林高龍) [2009-08-09 23:20:00]
- 家長須知:愛是為了不愛(林高龍) [2009-08-12 19:03:00]
- 家長管得嚴易使孩子更“叛逆(林高龍) [2009-08-13 18:4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