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的狀況比第一周要好,雖然改變并不明顯,但有跡象就足夠了。
因?yàn)閷?duì)孩子能力的“高估”,以為8、9歲的孩子最起碼的能力應(yīng)該具備,事實(shí)遠(yuǎn)沒有想象的那么輕松,小學(xué)一年級(jí)的孩子,竟然中午還有奶奶喂飯的!
于是再來的孩子和家長,溝通多了一些,孩子的真實(shí)信息了解得更多,對(duì)家長的要求更少一些,好的期望+不合適的方法?結(jié)果難如人愿,理念認(rèn)同即可。
JASPER媽媽來電話,孩子哭著要來,孩子有些難為情,她說想再回來。于是提示:孩子要回來,歡迎,希望家長跟孩子好好溝通,不要輕易做出決定,一旦做出決定,不要隨意就改變,這樣的話,對(duì)孩子沒有好處!媽媽連連說是。
孩子喜歡這里,是最重要的,也許前期并不能滿足所有家長的意愿(尤其眼里只有分?jǐn)?shù)的),慢慢溝通,慢慢進(jìn)步,逐漸改變。
給孩子微笑,也收獲著孩子的笑臉!
相鄰博客
- 淏子的成長(二十七) [2008-03-10 10:49:00]
- 成長需要等待 [2008-03-10 21:40:00]
- 工作總結(jié)(第二周) [2008-03-17 08:55:00]
- 淏子生活照 [2008-03-18 22:1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