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五年級,來輔教快一個月了,平日里跟爺爺奶奶住一起,這次國慶放假,父母從上?;貋砹?,于是約定時間見面,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輔教老師肯定了孩子的進步,爸爸也肯定了孩子的進步,家庭矛盾:典型的教養(yǎng)方式不一致!跟父親做了溝通,父親意識到隔代教養(yǎng)的問題,也意識到錯過了孩子的早期教育,深切感受到做父母真不是容易事,有點晚,還好,不算太晚!現(xiàn)狀:無能力去改變孩子的爺爺,放棄在上海的工作也是不現(xiàn)實的事情,怎樣來平衡呢?
孩子的問題:不敢說話,源于爺爺?shù)膰绤?;吃飯?zhí)羰常从谀棠痰哪鐞?;小學階段已過去四年,孩子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yǎng)成,也沒有培養(yǎng)起對學習的興趣,基礎(chǔ)差,依耐心強。但孩子有禮貌,很善良,能夠跟輔教老師配合。
通過交流,爸爸深切感受到:要讓孩子學會做事,尤其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欣喜父親的轉(zhuǎn)變,是孩子的福音。只可惜爸爸不能長期陪伴在孩子身邊。
給父親提出建議:
1.跟爺爺溝通,學會對孫子笑,親切地跟孫子打聲招呼就行?。ㄖ饾u改變老鼠見了貓的狀態(tài))
2.跟奶奶溝通,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輔教老師會配合,具體到事情上)!
3.爸爸媽媽主動跟孩子聯(lián)絡(luò),交流日常生活。尤其當孩子主動來分享成績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用心對待。
4.全家人都要給孩子鼓勵,改變孩子生活在家庭最底層的現(xiàn)狀(人格上)!眼光不要盯在孩子的分數(shù)上,看到孩子的進步,查漏補缺,給孩子具體的幫助!
5.關(guān)于做作業(yè)“依耐”的問題,要先找到問題的原因所在,才能進一步解決。
6.已經(jīng)是準大人的孩子了,要跟孩子交心,不是教導(dǎo)!
最后達成一致意見:先讓孩子進入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上來,然后再逐步解決具體的問題,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了,需要給孩子時間,孩子的成長一定是需要等待的。
相鄰博客
- 與淏子一起成長(七) [2008-09-30 22:27:00]
- 幼時習慣養(yǎng)成最重要 [2008-10-08 19:29:00]
- 家長交流(二) [2008-10-11 20:00:00]
- 考試使小學生遠離科學 [2008-10-13 22:2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