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爸爸晚上搟面吃,輔助工作做完,我到房間里去了。忽然,兒子氣呼呼地進來了,嘴巴里還嘀咕,“哼,我不要跟他玩了!”
“怎么啦?兒子 ”,我關(guān)切地問。
“我不要跟爸爸玩了。”兒子說。
“為什么呀?”
“因為爸爸說我什么都不要!”兒子很生氣似地說。
呵呵,原來如此!兒子用手壓爸爸切好的面條,爸爸說不要兒子碰,于是兒子氣呼呼的走了。
片段二:
到深圳快樂寶貝幼兒園,丹妮帶我們到園長辦公室,兒子在辦公室門口的墊子上玩積木,不時兒子會來找丹妮尋求幫助,一點也不影響我們的交談,因為時間的緣故,我們要離開了,誰知兒子叫起來,為什么就要走?哦,原來忘記告訴兒子我們談話結(jié)束后就離開了!兒子玩到一半,正在興頭上呢,兒子知道要走,傷心地哭起來。丹妮說,下次來一定讓你玩夠!今天大家都有事要做呢!
兒子很傷心地離開了,丹妮送我們到門口,兒子朝丹妮揮手,“不要你送,你走呀!”丹妮姐姐也傷心了,哎呀,讓我送送吧,讓你不開心了,我真難過!呵呵,沒有關(guān)系,下次我們再來!
片段三:
我跟兒子到門口的小超市買菜回來,兒子牽著我的手,問,“為什么超市賣菜的阿姨不友好了?”咦,我覺得有些奇怪,“為什么呀?超市阿姨挺友好的呀!我覺得?!薄八趺床唤o別人糖吃呢?”兒子說。
我明白了,原來我們剛來的時候,阿姨經(jīng)常會給兒子一個棒棒糖,巧克力什么的,最近沒有給了。其實大人看似善意的行為實際卻影響了孩子的判斷力,還好,兒子并沒有再說什么,話題還是回到友好上。兒子覺得對面走來的人不友好,理由:他們都不笑!問,兒子有沒有友好呢?兒子說,沒有。于是約定:我們要先友好,要面帶微笑!兒子開心地跑了,又變成小跑車了,于是我又成為大拖車,去追了。
成長快樂!越來越多的感動與快樂體驗了,曾經(jīng)的付出讓人欣慰。
相鄰博客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