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接電話,兒子興奮地跑來拉我的手,我隨著兒子到房間,一看:臺燈到地板上了,燈泡破了一地。。。。。。兒子趕緊做示范,使勁將臺燈的頭往下摁,就像他平時開翻斗車那樣,還得意的用手撿起燈管的碎片給我看,“媽媽,你看,你看!”。天啦,這可是有毒的東西,我嚇壞了,讓兒子趕緊丟掉手里的碎片,我一邊聽電話一邊帶兒子到衛(wèi)生間洗手,誰知兒子一把掙脫我的手,“干嘛要洗手呀?”這個小家伙!我掛了電話,狠狠地訓了他一頓:“這可是有毒的東西,吃了會死的,要是弄破你的手就要上醫(yī)院的!知道嗎?”兒子滿肚子委屈:“媽媽,你生氣不好!”我一邊收拾干凈碎片,一邊訓兒子:“說過臺燈是不可以玩的,你還要玩,真是不聽話!”兒子似乎很不服氣,看那個樣子,真讓人生氣,我嗓門大起來:“前幾天晚上你要拿臺燈,媽媽就跟你說,臺燈是用來看書的,不是玩的,你還要玩!現(xiàn)在你把臺燈弄壞了,沒有臺燈看書了,你看怎么辦吧?”兒子聽到沒有臺燈看書了,才似乎有點難過起來,嘟著嘴巴不吭聲。
我收拾干凈地板,到陽臺上曬衣服了,余怒未消。兒子也跟著到客廳,在茶幾上翻看著自己的書,“媽媽,對不起!”兒子說。我回頭望兒子一下,沒有做聲?!皨寢專阌袥]有時間陪我玩?”兒子問,“沒有,我要曬衣服呢!”我回答。兒子就自己看書了。曬完衣服,我看了看時間,要準備做午飯了,再看看兒子,我還是決定先跟兒子讀一本書,然后做飯,因為午餐只有我和兒子倆。午餐桌上,我跟兒子面對面坐著,剛開始吃,兒子說話了:
“媽媽,你為什么會難過?”
我不知小家伙到底要問什么,說,“因為媽媽有時會做錯事情,所以會難過!”
“是我做錯事情,你才難過呀!”兒子糾正我的話,還用手指指自己。
“哦,兒子做錯事情,媽媽會難過,不過兒子改正媽媽就不難過了,媽媽自己做錯事情也會難過的。”我說。
“那你做錯事情你也改正,就不難過了呀!”兒子好像安慰我。
“好的!”我回答。
“你要是做錯事情不改正的話,我就打電話叫警察來把你抓走!”兒子又說。嘿,有用了!這個保護地球的警察現(xiàn)在也被兒子派上用場了。
“好的,我同意!”
“那我就換個新媽媽,新爸爸!”兒子說。怎么搞的,把爸爸也扯上了!
“好的,我也同意!”
兒子吃了幾口飯,接著說,“我不要換個新媽媽,我還是要我原來的媽媽!我也要我原來的爸爸!”
“哦,這樣啊,你原來的媽媽是怎么樣的呀?”我問。
“就是那個樣子的!”兒子說。
“???什么樣的???”
兒子手往我一指,“就是像你這樣的呀!”
“哦,原來是這樣的。”
“那你也還是要你原來的兒子嗎?”兒子又說。
我點點頭。停頓了一會兒,兒子又問:
“媽媽,你要是每天都做錯事情的話,怎么辦?”
“那媽媽就改正呀!”我很快說。
“每天做錯要每天改正,這樣才是好媽媽!”兒子一本正經地說。
哦,有些驚訝,也忍不住笑了,“好的,每天改正。”
晚飯時間,爸爸回來了,兒子先吃完(可能因為到姐姐家去玩,吃了零食,所以吃的很少),到客廳玩去了。我覺得有必要把臺燈的事情跟爸爸說說,因為這個臺燈還是挺貴的,那個燈管也要好幾十塊呢!于是兒子也過來了,很開心的樣子。兒子坐在椅子上,爸爸希望兒子說,兒子說還是媽媽說。于是我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爸爸,以及我對兒子發(fā)的脾氣,聽完了,爸爸問兒子有沒有要補充說的,兒子搖頭。爸爸說他來做個評判:“首先兒子拿臺燈玩肯定是不對的,玩破的燈管就更不對了,因為那個東西是有毒的。”兒子一聽,馬上說,我要走了!等爸爸把話說完再走嘛!我說。兒子于是趴在了椅子上。爸爸接著說,“媽媽接電話沒有停下來處理這個事情也是不對的,因為肯定要先處理好這個危險的事情再打電話的!”兒子望著我說,“我和媽媽兩個都做錯了!”兒子帶爸爸到房間去看那個砸壞的臺燈,不知再裝一個燈管是否能用,希望還可以用,雖然那個燈罩也搖搖晃晃了。
晚上,兒子睡著了,爸爸看了一會兒書,又跟我說起這個事情,覺得兒子還是挺無辜的,因為還是環(huán)境不合適的原因。由于這幾天比較冷,所以兒子睡在大房間,以免晚上踢被子又咳嗽了,昨天晚上爸爸把兒子房間的臺燈拿了過來,結果早晨沒有放回去,兒子一早醒來,還叫,“怎么我房間的臺燈跑到你們房間來了?”爸爸說,如果他把臺燈重新放回到兒子的房間,兒子就不會拿臺燈玩了,就不會弄壞;另外,兒子并不知那個燈管的熒光粉是有毒的,他覺得摔成了碎片挺有意思的,所以會很興奮地喊你來看。聽爸爸這么說,我覺得很感動,爸爸的改變實在很大,為兒子有這樣的爸爸高興。確實,造成孩子犯錯的前提都是我們大人先惹了“禍”,我們渾然不覺,可是卻讓孩子犯了錯,只是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誘使孩子犯錯的機會太多太多了,孩子一不小心就犯錯了,其實孩子的本意并非如此,幸虧我們是在努力學習的家長,我們在用心了解孩子,盡力理解孩子,不斷地反思我們自身的缺點,很難想象,假如我們不是正在努力學習中的父母,對孩子來說,會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希望更多的父母可以加入到育兒的學習隊伍中來,讓家庭成為孩子真正的港灣。
育兒先育己,是孩子給了我們育己的機會。
相鄰博客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