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試行)(二)
第三章 審 判
第二十三條 少年法庭應當在辯護臺靠近旁聽區(qū)一側(cè),為少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設置座位。
第二十四條 少年被告人在法庭上可以坐著回答問題。
在法庭上不得對少年被告人使用戒具。司法警察可以不站庭,但應當入庭維持秩序。
第二十五條 少年法庭應當詳細告知少年被告人依法享有的申請回避、辯護、發(fā)問、提出新的證據(jù)、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最后陳述等訴訟權(quán)利,并確保其行使上述權(quán)利。
第二十六條 開庭前,少年法庭應當通知少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庭。法定代理人到庭妨礙、干擾少年被告人正?;卮鸷完愂鰰r,審判長可以制止或者令其退庭。對法定代理人不適宜出庭的,少年法庭可以更換其他監(jiān)護人或者近親屬出庭。
法定代理人在法庭上享有申請回避、發(fā)問、辯護等訴訟權(quán)利。在少年被告人最后陳述后,經(jīng)審判長許可,法定代理人還可以發(fā)言。
第二十七條 在法庭審理過程中,審判人員應當根據(jù)少年被告人的智力發(fā)育程度和心理狀態(tài),注意和緩法庭氣氛,做到因案審理,因人施教。審判人員的態(tài)度既要平緩又不失嚴肅,用語既要準確又通俗易懂,既要注重疏導又要防止誘供。
第二十八條 法庭調(diào)查時,要仔細核實少年被告人在案件發(fā)生時的年齡。在查明案件事實和核實證據(jù)的同時,還應當查明作案的主觀和客觀原因。
第二十九條 在庭審過程中,不得對少年被告人進行訓斥、諷刺和威脅。如有發(fā)生,法庭應當立即制止。
第三十條 經(jīng)過法庭調(diào)查和辯論后,根據(jù)案件審理情況,可以進行庭審教育,公訴人和訴訟參與人可以圍繞下列內(nèi)容進行發(fā)言:
(一)教育少年被告人正確對待審判;
(二)犯罪行為對社會的危害和應受的刑罰處罰;
(三)分析危害社會的行為發(fā)生的主客觀原因以及應當吸取的教訓。
第三十一條 休庭時,可以允許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等會見少年被告人,并且對其進行教育。審判人員或者司法警察應當在場.
第三十二條 對不滿十八歲的被告人宣告判決,應當公開進行,但不得召開群眾大會。
在群眾大會上宣告判決的共同犯罪案件中如有不滿十八歲的被告人時,該被告人不得出場.
第三十三條 宣告判決時,應當向少年被告人說明判決認定的犯罪事實、判處的刑罰,以及從重、加重,從輕、減輕或者免除刑事處罰、宣告無罪的法律依據(jù)和理由。
對于被判處管制或者拘役宣告緩刑、有期徒刑宣告緩刑、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的,要具體講解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
第三十四條 宣告有罪判決時,應當對少年被告人進行認罪>法、接受改造、悔過自新的教育。
第三十五條 宣告判決時,應當通知少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庭,并向法定代理人送達判決書副本。
對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少年法庭應當講明少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所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第三十六條 應當明確告知少年被告人的上訴權(quán)利,并且講明上訴不加刑的法律規(guī)定。
上訴期間,不滿十八歲的少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依法均享有上訴權(quán);被告人已滿十八歲的,他的原法定代理人、辯護人或者其他近親屬要求上訴的,必須征得被告人的同意。
第三十七條 決定開庭審判的上訴和抗訴案件,參照上述規(guī)定進行。
第三十八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維持或者改變原審判決、裁定的,應當向上訴人講明維持或者改判的理由和根據(jù)。
第二審人民法院判決確認少年被告人有罪時,應當繼續(xù)向少年被告人做好教育工作,鞏固、擴大辦案效果。
第三十九條 判決宣告少年被告人無罪或者免除刑事處罰,以及判處拘役宣告緩刑和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應當立即釋放。
第四十條 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的少年刑事案件,由高級人民法院核準。除依法核實事實和證據(jù)外,必須核實少年被告人的年齡。
第四十一條 少年法庭應當告知少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終審判決、裁定有提出申訴的權(quán)利。
第四章 執(zhí) 行
第四十二條 對于被收監(jiān)服刑的少年罪犯,少年法庭要認真、詳細地填寫結(jié)案登記表,連同生效的判決書副本、執(zhí)行通知書一并送達執(zhí)行機關。
第四十三條 對于判處管制、拘役宣告緩刑、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少年罪犯,人民法院可以協(xié)助公安機關同其原所在學校、單位、街道、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監(jiān)護人等共同制定幫教措施,并進行必要的回訪考察。
第四十四條 人民法院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與少年管教所建立聯(lián)系,了解少年罪犯的改造情況,協(xié)助少年管教所做好幫教、改造工作。
人民法院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對正在服刑的少年罪犯進行回訪考察。
第四十五條 對于執(zhí)行機關依法提出給少年罪犯減刑或者假釋的書面意見,人民法院應當及時予以審核、裁定。人民法院對少年罪犯的減刑、假釋,在掌握標準上可以比照成年罪犯依法適度放寬。
第四十六條 對于在押的少年罪犯及其家屬提出的申訴,人民法院應當指定專人及時辦理。
對于少年刑事申訴案件久拖不結(jié)的,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限期辦理并且報告結(jié)果。
第四十七條 被判處管制、拘役宣告緩刑、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少年罪犯具備就學或者就業(yè)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就其安置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并且附送必要的材料。
第四十八條 少年法庭應當敦促被收監(jiān)服刑的少年罪犯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及時探視,使少年罪犯重新獲得家庭和社會的關懷,增強改造的信心。
對被判處管制、拘役宣告緩刑、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少年罪犯,少年法庭應適時走訪少年罪犯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了解他們對少年罪犯的管理和教育情況,引導他們正確地承擔管教責任,做到不溺愛、不歧視,為少年罪犯重新做人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第五章 附 則
第四十九條 少年刑事案件的訴訟案卷材料,未經(jīng)批準,不得隨意查詢和摘錄,不得公開和傳播。
第五十條 本規(guī)定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通過,自1991年2月1日起試行。
相鄰博客
- 對少年犯收押界限、捕押手續(xù)和清理等問題的聯(lián)合通知 [2007-11-01 08:28:00]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一) [2007-11-01 21:46:00]
- 關于少管人員釋放后犯罪的能否適用《決定》的答復 [2007-11-01 23:20:00]
- 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7-11-01 23:2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