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的相對落后,思想保守,觀念守舊,青春期教育尤其是性教育登不得大雅之堂,基本處于缺失狀態(tài),造成青春期孩子性知識的十分匱乏,嚴重影響到未成年人的性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和性意識的正確形成,農村中學生性心理呈現(xiàn)一定扭曲的狀況。筆者通過對農村中學生青春性教育現(xiàn)狀分析、根源查找,對應地提出了一些改進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生 性教育 現(xiàn)狀 對策
著名文學家柳青說:“人生是漫長的,但緊要處只有幾步。青春期教育就是其中最重要者之一?!蔽覈r村人口居多,而恰恰農村,由于經(jīng)濟落后、觀念守舊,青春期教育嚴重缺失,直接危及到農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從而影響農村的未來發(fā)展。農村未成年人青春期教育特別是性教育顯得十分重要。初中階段是青春期及性教育的關鍵時期,這里就這一階段的性教育問題做一探索和研究。
1、農村中學生青春期教育重要而迫切
初中階段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性意識朦朧,性心理產(chǎn)生。這個時期是人一生中十分重要成長階段,是學生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學習各種本領的關鍵階段。同時,青春期也是青少年最易懵懂、困惑、不知所措,甚至容易犯罪的階段。這一特殊性決定了青春期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如果孩子能夠接受到科學的教育,則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反之,錯失教育良機,則可能使孩子經(jīng)受人生挫折,身心受到傷害,甚至導致心理畸性甚至反家庭、反社會人格的形成。
生活中,許多初中的孩子被青春期的身心發(fā)育問題所困擾,成長壓力空前增加。有資料顯示:全國每年有約2000萬人進入性成熟期,其中農村約有1230萬人;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數(shù)量達到3億以上,農村約有1.8億人。在如此龐大的青少年群體中,很多人因為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控制能力,在獨立意識和性意識的逐漸萌發(fā)當中,得不到科學的指導或者得不到指導,使其行為常常出現(xiàn)偏差,而成為“危險人群”。在近年來被關注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性犯罪案件占18%-25%,并呈現(xiàn)持續(xù)上升的態(tài)勢。可見,農村初中生的青春期性教育,已成為不容忽視和回避的社會問題。
2. 初中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特點是問題產(chǎn)生的基本動因
初中生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在生理方面的發(fā)展表現(xiàn)為性成熟(或早熟),性器官的發(fā)育, 迅速出現(xiàn)了第二性征。男生會有首次遺精,女生會有月經(jīng)初潮; 在心理方面,總的來講,初中生的成人感和幼稚性并存,表現(xiàn)出種種心理矛盾的沖突,具有明顯的不平衡性,這種不平衡主要表現(xiàn)出在以下方面:
初中生人際關系有其自身的特點:同學間的相互關系逐漸多樣化,勝過師生和與父母的關系;少年的友誼具有絕對的忠誠、坦白;有較多的自發(fā)伙伴群,其中女生多于男生;人際關系中兩性距離在形式上依然很嚴格,內心深處開始模糊地對異性有好感。男生女生都喜歡有異性同學參加的活動,都愿意在異性面前表現(xiàn)自己。
學生進入初中便進入了青春發(fā)育期,他們不僅身高、體重增加了,而且身體內部的各個機能系統(tǒng)的發(fā)育也逐漸接近成熟,尤其是性成熟日趨顯著。初中階段的學生面對這些變化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致使心理發(fā)展比較幼稚。例如,一些學生的“紙條戀愛”,沖動性異性交往行為等。
仔細思考,我們發(fā)現(xiàn):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面臨生理方面的“莫名”變化,和心理方面的諸多矛盾,不是完全依靠自己能力所能解決,若不能得到幫助和引導,只能依據(jù)自己的主觀想像或者本能來盲目地尋求一些途徑來消除一些不良情緒和心理矛盾。由于初中學生自身發(fā)展尚未達到解決類似問題的要求,必然收不到好的效果,導致一些問題產(chǎn)生。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要求我們必須加強農村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工作。
3、 來自家庭、社會等方面的不良影響使農村初中生性教育問題更趨嚴重
在廣大農村,因為不懂性科學,很多父母對性教育難以啟齒,很少對孩子的面臨的性問題進行正向引導。反而,一些家長當著孩子的面打情罵俏,污言穢語,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反向誤導。而且在很多農村校園中,幾乎都沒有開設青春期教育課程,即便開了也形同虛設。這使得農村初中生失去了獲得青春期成長知識的正當渠道和重要機會。和城市的初中生相比,農村初中生對自身成長的知識貧乏,因此更容易產(chǎn)生一些青春期問題。
3.1 教育的缺位和越位
由于青春期教育的缺位,大部分學生不能正確看待男女同學之間的友情;不能正確對待自身成長中的正常的心理反應;由于不能獲得科學的生長發(fā)育知識,并和現(xiàn)代社會的開放性和現(xiàn)代信息特別是一些與性有關的信息大量存在,而學生不能夠通過自己已有知識進行有效判別,這些對初中生來說已經(jīng)不是神乎其神的秘密.加之學生對性知識的一知半解,使得學生渴望去了解性知識,甚至千方百計地去獵取、去搜尋有關“性”的書籍和資料。這樣在農村初中學生的書包里裝著許多種類的網(wǎng)游,夢幻等黃色書籍,課堂上老師拼命地禁、堵,學生在課后千方百計地獵奇,造成一種強烈的反差;加之社會上各種傳播媒體卻毫不掩飾地向所有的人宣傳著“性”:影視片中擁抱接吻、床上戲都有;屢禁不止的淫穢光盤、游戲盤、性病小廣告;甚至一些時裝文化都會通過透明裝、緊身裝、露臍裝等傳達給初中生們“要表示性感”的信息。教育的缺失使正確的性知識得不到宣傳,不健康的、淫穢的物品便乘機而入,成為填補青少年求知欲的精神鴉片。
3.2 社會性觀念的影響
青春期教育太多地受到傳統(tǒng)思想中負面因素的影響。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人幾千年。人們的思想中,“淫”是極其危險的。它在人們的思想深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談 “性”色變已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這就造成一些學校,在實施青春期教育的時候,繞過生理衛(wèi)生知識,而傾向于道德心理教育。在我國廣大的農村,這種現(xiàn)象更明顯。家長們對性視為洪水猛獸,認為青春期性教育會導致初中生較早地發(fā)生性關系,擔心讓初中生知道得太多反而不好,害怕由此帶來的負效應。他們認為青春期性教育要“順其自然”,沒有必要專門進行,等孩子們長大了自然就會知道,他們也是這么過來的。這一方面表現(xiàn)為孩子羞于向自己父母談及這方面的問題,即使出現(xiàn)青春期的困惑也常常向長輩隱瞞;另一方面家長不好意思向孩子直接詢問,反應在自己知識短缺,不知如何教育孩子,當孩子出現(xiàn)青春期問題時,經(jīng)常會受到家長的誤解和不正確對待,致使代溝加深,有的還演變成家庭沖突,直接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3.3 學業(yè)負擔和青春期恐惑的錯誤釋放
農村青少年認為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與書本、影視中的生活方式差距甚大。文化生活內容貧乏,或是被日益沉重的學習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無暇享受文化生活的樂趣等等。枯燥而單調的生活滿足不了他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產(chǎn)生不滿或厭倦心理。為了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他們就會“饑不擇食”地盲目去社會上尋求精神刺激和所謂歡樂。沉迷網(wǎng)吧、結幫游逛、進娛樂場所、男女生之間的不正常交往。有的孩子幾天不回家,告訴父母去同學家,其實是到外面閑逛。在農村,學生完全把文藝作品作為主要的性知識來源。絕大部分學生缺乏對性的最基本的正確認識,性知識的缺乏,給孩子造成兩個明顯危害:第一,無知造成壓力。例如女孩初潮,乳房發(fā)育和男孩正常的遺精、性夢,手淫,以及對異性好感諸問題上,給孩子帶來很大壓力。第二,會使孩子在無知情況下做出錯誤行為,導致性過錯,危及孩子的健康成長。
3.4 家長孩子異性交往行為的不當評價和制止
歌德曾說:“哪個青年男子不善鐘情,哪個妙齡少女不善懷春,這是人性中的至真至純”。青春期男女學生之間的愛慕之情,是性心理發(fā)展的正常表現(xiàn),由于它是以兩性間的自然吸引為基礎而產(chǎn)生的最純潔、最真摯的感情,因而是高尚的、美好的。但由于孩子的心理發(fā)育不成熟,不善于自我控制這種情感,有的過早地把它發(fā)展為戀愛。這個時候就要教育者進行正確的施教,引導孩子進行有效的異性間情。而很多家長對此知之甚少,一旦有男女同學交往即當作戀愛予以“封殺”,采取一些不可理喻的措施來制止。這樣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使孩子對異性的正常情感變得扭曲,嚴重甚至出現(xiàn)變態(tài)心理。
曾見過這樣的家長,因為孩子生病沒去學校,老師就讓班級里與這孩子鄰村的一個女孩去看一下沒來校的原因,女孩去后男孩一人在家,女孩就和男孩坐在房間里說話,男孩家長回來后看自己孩子和一個女孩在房子里坐著,就立馬拉下臉對女孩說:“我家孩子學習好,還要考大學,你和我兒子不般配,以后不要再來找我家孩子了,把人家女孩說的哭著跑了。家長的這種行為,不僅對孩子心理造成傷害,而且對孩子的正常交往造成障礙。
中學生自身的生理發(fā)育日趨成熟,對異性的渴望不斷加強,導致“早戀問題”。高中段這種現(xiàn)象更為突出。由于走進了戀愛的誤區(qū),心理沖突加劇,產(chǎn)生種種心理病態(tài)反映,農村家長對孩子的早戀會采取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
一種認為早戀不正經(jīng)的,是孩子學壞的表現(xiàn),認為早戀就是追求性生活,是骯臟的表現(xiàn),因此對孩子漫罵,羞辱,特別對女孩子,認為不知恥的表現(xiàn),找孩子所戀的對方去罵,罵人家勾引自己的孩子,強烈限制孩子交往,跟蹤阻截孩子,一有異性來電話就偷聽,甚至于直接污言穢語漫罵,阻止再次交往,家長越罵,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強,就越要尋找精神的寄托,走的更遠。以至于害了孩子。
一種認為是正常的表現(xiàn),說明孩子長大了,自己那個時候也是那樣,有了對異性的向往,特別對男孩子,認為孩子能自己找女朋友是孩子的本事,念不成書了談個對象回來結婚,在這事上男孩又不少什么,因此不聞不問,甚至于到外面夸自己的孩子能耐。以至于使孩子較早輟學,較早結婚,造成農村的早婚早育現(xiàn)象嚴重,降低人口素質。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給孩子的健康成長留下隱患,使孩子的成長步履艱難,甚至會使他們步入歧途。如何改變現(xiàn)狀,怎樣使孩子成龍成鳳,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材,筆者有以下看法。
4. 家庭、學校、社會三方聯(lián)動,共同構建農村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體系
以優(yōu)良的社會環(huán)境為基礎,充分發(fā)揮學校的主體性,帶動并引導家庭做好關鍵的家庭教育,共同構建農村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體系。
4.1 發(fā)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特殊性,與學校的青春期性教育相比,家庭在青春期性教育方面有特殊的優(yōu)勢,但由于農村家長的自身文化修養(yǎng)差、教育理念的缺失以及教養(yǎng)方式簡單粗暴,很難擔負起青春期性教育這一重任,因此農村青春期性教育首先要發(fā)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編制適合農村學生的家庭教育讀本。讓孩子的性心理健康發(fā)展,對孩子的第一次遺精、初潮等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予以科學的解釋。同時讓孩子確實認識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責任和義務,教會這些在艱苦環(huán)境中長大卻早熟的孩子如何去做,并且做的更好,鼓勵學生要有遠見,發(fā)掘自身的潛力,激勵學生要為家庭做貢獻,為將來謀出路,為事業(yè)策劃人生。
學校應多開展男女學生共同參加的活動,為男女生提供正常的交往途徑,促進學生的性心理能夠正常 發(fā)展成熟,提高學生的異性交往心理健康。如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聯(lián)誼活動、主題班隊等活動,把學生的精力﹑興趣轉移到設立的興趣小組中來,讓他們在正常的交往中消除對異性的神秘感,建立正常的異性友誼,促使他們早日踏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讓專業(yè)的心理指導師進行心理的疏導﹑遷移﹑和溝通,使學生在適當時機極限催化﹑最佳時機心態(tài)異化﹑最佳選擇的自我內化,使學生生理﹑心理都得到健康成長。學校對學生進行心理普查,學生了解自己發(fā)育的健康指標評價,普查后為學生建立性健康檔案,定期進行性健康狀況評估,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解決,盡早預防并給個別學生提供相應建議,能引導他們正確處理青春期出現(xiàn)的問題,如早戀問題,消除學生的疑慮,同時可避免在大庭廣眾之下的尷尬,增強學生自尊心,自信心,減少心理問題對學生的生活、學習及就業(yè)的影響。
4.2 家校聯(lián)動,共同施教
當然青春期性教育僅僅靠學校是不可能做好的,因此學??梢酝ㄟ^辦家長學校、搭建家校溝通的橋梁等多種方式給家長注入教養(yǎng)理念,教給家長青春期的一些基本知識,教會他們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的方法,帶領家長做好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
教育從來都不單純是學校一方的責任,家庭教育責無旁貸。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對青春期性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絕大多數(shù)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一旦把孩子交給學校,一切均由學校老師負責,家長就可以輕松一下了。這是對家庭教育的作用認識不足的問題,也是青春期教育的巨大隱患,學校要充分發(fā)揮家長學校的作用,向家長普及家庭教育知識,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教會他們科學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長隊伍的整體素質,讓家長摒棄錯誤觀念,對家庭教育有正確認識。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身心發(fā)育的肥沃土壤,一定不能缺失。同時使家長學校的各項制度規(guī)范化。用規(guī)范的制度去約束家長,使農村家長把家庭教育當回事。
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有了基本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再架構家校溝通的橋梁,形成與孩子溝通的平臺,更充分的了解孩子,教育孩子。
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開家長會時,事先請幾個比較善于教育孩子的家長做好準備,在家長會上彼此交流育兒經(jīng)驗,同時形成與孩子溝通的一個良好平臺。在與家長溝通時應重視對孩子的表揚,少挑孩子這樣那樣的毛病。每個孩子都有他們自己的優(yōu)點,而且在家長心目中,他的孩子總是最好的。做教師的善于發(fā)現(xiàn)并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才能與學生,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
在家訪過程中向家長傳授教育孩子的正確理念和方法。家訪時針對該孩子的具體特點一起商量教育方法和對策,做到個別孩子個別對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家長共同研究,制定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家長在教師的理論指導下去教育孩子,有步驟有計劃的實施家庭教育。
4.3 家長要切實擔負青春期性教育的責任,為子女樹立人生的坐標
由于性問題本身具有高度的個體性與隱秘性,家長與子女的關系比較親近、隨意,不象教師與學生之間那么正式,所以對于有些不便向教師提及的涉及自身的問題,如自身的生理變化、戀愛問題、異性交往問題等,孩子都可以毫無顧忌地向家長提出,而家長也可以基于對孩子的深刻了解,及時而有效地加以具體指導。因此家長切實擔負起青春期性教育的責任。
父母要關注孩子成長過程,及早告訴孩子一些性知識,使孩子在身體變化的時期能從容應對,與孩子一道讀有關青春期方面的書。如《預備青春期》和《正當青春期》。讀完這兩本書,就大致可以知道青春期孩子面對那些困惑,然后對照自己的孩子來想一想自己該怎麼做。主動和孩子談一談性,談一談愛情,告訴孩子一些他需要掌握的科普知識。
給孩子系統(tǒng)的性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正確認識兩性性別角色的特殊含義,以完善自己的個性著手,成為一個適應社會的男性或女性;以及如何處理兩性之間的交往,正確對待友誼,愛情與婚姻。孩子對異性的態(tài)度不僅來自于父母對子女的正確教導,也同樣來源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父母要扮演好家庭和社會中的性別角色。父母及其親友,鄰居異性交往行為要檢點。夫妻之間的相互尊重、體貼與關懷、以及適當?shù)膼鄣谋硎?,如擁抱、親吻等等,都會讓孩子體驗到溫馨而自然的情感。父母雙方相互支持、共同追求,也會讓青春期的孩子懂得新時代的男女是獨立、平等的,都有權力為自己的理想和社會的發(fā)展而奮斗,實現(xiàn)一種更充實、更有意義的生活。
當孩子發(fā)生問題時要坦誠相見,找恰當時機,以坦誠、關切、嚴肅、認真的教育方法及措施??梢耘e一些例子,談談別人早戀帶來的危害,早戀失敗后的教訓等,盡量能克制、調整自己的情緒。家長平時要常與孩子溝通,及時了解各種情況,以真誠幫助之心使孩子說出心理話,幫助孩子分析利弊,以長遠目光調整自己行為。告訴孩子什么年齡該做什么事,把解決問題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應該讓孩子知道少年青春情懷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的生理,心理反應,要學會用理智處理感情?;橐鍪巧袷ザ鴩烂C的事情,學生時代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及培養(yǎng)能力上。學生身份,精力、能力、條件都不具備“戀”,大多是出于對對方好感而言,未來道路很長,難以預測因素多,這種感情難以穩(wěn)固,反而帶來傷害。相信,通過家長、老師的正確配合指導,一定會有好的效果。
4.4爭取良好社會環(huán)境的形成
增強社區(qū)對學生教育的作用。促使社區(qū)成員樹立正確的性價值觀,增強社區(qū)居民的凝聚力與正義感,使人們之間在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情感溝通和人文關懷的氛圍中,營造一個“人人關愛”的“大家庭教育”環(huán)境。
優(yōu)良的社區(qū)文化環(huán)境包括社區(qū)和諧、休閑文明、注重公德、愛護環(huán)境、遵紀守法、愛國愛家等。優(yōu)化社會文化環(huán)境,必須建好社區(qū)文化教育陣地,開展文明家庭、文明社員評選活動,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等,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一片藍天。
挖掘好社區(qū)歷史、名人、模范人物和優(yōu)秀家庭等教育資源,舉辦青春期教育的相關報告會,樹立孩子正確的性意識,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社區(qū)環(huán)境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延伸、補充和拓展。
青春期的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但是對不良社會文化形態(tài)和意識形態(tài)的抵抗力和辨析力仍然很低,不斷凈化社會文化環(huán)境可收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育人效果。
相信,只要學校、家庭、社會三者能夠協(xié)調、配合起來,共同做好農村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給孩子營造寬松、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良好的交往環(huán)境,使他們健康快樂成長。現(xiàn)代農村父母只要更新觀念,不斷學習,與時俱進,用科學的態(tài)度和正確的方法來指導、教育孩子,就能有效緩解和避免青春期的親子沖突,與孩子共享快樂、健康成長。
相鄰博客
- 王愛霞:農村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問題及對策 [2008-09-03 08:43:00]
- 張翠紅:兒童侵犯行為的初探 [2008-09-03 08:45:00]
- 林高龍:“80后”家庭教育問題試探 [2008-09-03 08:55:00]
- 呂鳳琴: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的有效途徑 [2008-09-03 08:5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