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顧:小華是一名高三復讀生,上一屆高三是在我校上的,復讀時因朋友的推薦而到A校就讀。開學后一個月,她又回到我校,說在A校不適應,感覺還是以前的老師好。可她在這聽了一天課后,就走了。她認為這一屆老師不如教她的那屆老師好,而且,老師和同學都不認識,又回到了A校。
前幾天,小華又回來了。當時已經是2月底了,離高考還有3個月。我特別吃驚,問她為什么回來,她說,她還是覺得A校老師不如我校老師好,她覺得現在快高考了,老師的作用很大,所以還想回來。我問她有沒有考慮到,回來后的適應問題,等她適應了也就高考了,這會對她的成績影響很大。她說她已經考慮過了,但是還是要試試??粗@么堅決,我也無話可說。囑咐她有問題可以來找我。她同意了。
過了2天,小華又來找我了,跟我說她后悔了。她發(fā)現老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思路她完全適應不了,而且同學都不認識,所用的資料都不一樣,以前的同學也都不贊同她的做法。這一些原因導致她現在一點學習的心思就沒有了,想回去了。我從她的臉上和眼中可以看到她的焦慮。
小華一直就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學生。她曾經告訴我在初中時,她的班主任就經常開導她。在高一時,我就發(fā)現她特別容易哭、心情不好。為了了解她的成長過程,我問她小時候的事情,她告訴我,小時候,媽媽為了生個弟弟,把她送到姥姥家養(yǎng)著,一直到八歲才回到媽媽身邊。她一直覺得現在的家并不是她的家,每次回到姥姥家,她才覺得是真的回家了。媽媽對她特別嚴厲,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她根本就沒有發(fā)言權,什么事都必須聽媽媽的。就像這次回來復讀,高考分數下來后,媽媽一看沒過二本線,二話沒說,就讓她回來復讀,根本就沒問過她的意見。她又補充了一句,她愿意復讀,但我可以看出,這其中實際上有勉強的成分。
分析:1、小華從小與母親的分離,以及回家后母親的嚴厲,讓她缺乏安全感,對陌生的環(huán)境存在一種恐懼,當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遇到困難時,就想退到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里。所以她在A校遇到問題就想回到我校,而在我校遇到問題,又想回A校。
2、小華沒有做好復讀的心理調適。每一個復讀的學生都會面臨一個相同的問題: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這時,學生要做的是,盡快適應新老師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盡快與同學熟悉。讓自己融入到新的班級中。而小華則是不停的再用以前老師的優(yōu)點比現在老師的缺點。自然就會越來越不喜歡現在的老師,以至到了最后難以忍受,非要換學校??墒撬龘Q學校之后,還是用以前老師的優(yōu)點比現在老師的缺點。所以在哪個學校都很難安心學習。
3、媽媽對她的學習過分看重,給她造成很大的壓力,加上年前這次考試并不理想,她覺得自己離媽媽的期望越來越遠,所以特別焦慮,就想使自己的學習成績趕快提高。所以又想到了她以前學習過的學校。把希望寄托到她記憶中的好老師身上。
建議:1、讓小華做好心理調適。復讀時的老師和自己原來的老師肯定不一樣。小華應該做的是,找現在老師的優(yōu)點,接受他們的教學方式,而不是整天用以前老師的優(yōu)點比現在老師的缺點。
2、學會調控情緒。高三的學習壓力很大,作為復讀生,壓力更大。因此要學著為自己減壓。找一些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比如:找老師談談,跟同學多聊聊,心煩時,自己出去運動一下等。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把成績看得太重,一次考不好就覺得是世界末日,這樣容易引起情緒波動,從而影響學習效果。
3、了解自己總是很難適應環(huán)境的原因,并學著去努力改變這種情況,適應環(huán)境。可以先從認同現在的學校做起。
后記:盡快適應環(huán)境,調整心理情緒,這是每一個復讀生都面臨的問題。因為就算是在同一個學校,老師也不可能相同。因此,學生要做得就是盡快適應新的老師和同學,首先讓自己融入到這個環(huán)境中。一切向前看,而不要總是拿以前的一切與現在比較。其次,要調節(jié)好自己的情緒。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考試,以平常心來對待高考。
相鄰博客
- 使 命 [2008-01-09 23:28:00]
- 感恩教育——父母的責任 [2008-03-02 20:09:00]
- 高中教育改革——把時間還給學生 [2008-03-08 23:38:00]
- 交際禮儀,家長怎么教(轉) [2008-12-23 22:1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