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專家”應邀到一所高中給班主任介紹經(jīng)驗,如何管理一個班級。這位“專家”說出了一個宗旨,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為了說明這個宗旨,他特意舉了幾個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的例子。
第一個,針對學生談戀愛問題,他認為責任全在女生。曾經(jīng)有個女生問他,如果有男生主動追,怎么辦。他給出了兩個解決辦法,一個是當場給他一耳光;另一個是,如果男生在某處等著她,準備跟她套近乎,那就狠狠地照他臉上吐口痰。
第二個,他班有兩個女生關系特別好,學習上互相幫助,生活上互相照顧,就是走得太近,形影不離。他為了拆散她們,就跟A女生的家長說B女生怎么怎么不好,跟B女生家長就說A女生如何如何不好。結果,兩家家長都因為孩子打了起來,兩個女生最終也分開了。
第三個,他班里有兩個比較能搗蛋的學生。為了讓他們兩個互相制約。有一次,他在開班會時,單獨把A學生叫出去,讓他獨自呆了五分鐘,然后和A一起進教室,立馬走到B面前,把他叫出,猛批一頓,B學生自然認為是A學生告的狀。后來,兩個學生就不斷的找班主任告對方的狀。
該“專家”在介紹這些“經(jīng)驗和例子時”,夸夸其談,面有得色。覺得自己的辦法很有成效。
看到這里,不僅心寒,如此的做法,會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學生;如此介紹經(jīng)驗,又是為了什么?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取得好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這位班主任在用成人世界里的一些行為方式來對待孩子,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們按照他說得做,而不管他說得是對還是錯,更不管他這么做會對學生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由此聯(lián)想到,前段時間和朋友爭論,到底是家長還是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大。這個事例更讓相信,家長的作用可以大于老師。因為面對學校教育,家長無力改變,但是家長可以改變自己,而且家長也愿意為了孩子改變。所以,努力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質(zhì)量,才是讓孩子一直順利成長的關鍵。
面對學校教育,我們真心的希望每一個老師都是會愛的老師;但時,我們家長更應該做到是一個會愛的家長,是一個能讓孩子學會面對任何問題的家長。
愿陽光灑滿每一個教育者的心。
相鄰博客
- 家長如何指導小學生作文(姜文玲) [2008-10-12 20:19:00]
- 認真跟學生說話(姜文玲) [2008-10-13 22:54:00]
- 長者風范(姜文玲) [2008-10-15 23:01:00]
- 1年級新生學業(yè)督導——轉自黃慧賢家庭教育顧問工作坊 [2008-10-15 23:3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