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不少人為內向的性格而苦惱。事實上,性格內向是人的一種個性特征,與害羞或孤僻的人格特征不同,與疾病無關。
內向的人善于保存精力 性格內向的人,從他們的內在世界,如思想,情緒和關念中獲得精力。他們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體驗到不舒服的“刺激太多”,這種感覺令人不安或遲鈍麻木.
無論是哪種情況,他們都需要限制自己的社會交往,以免被弄得精疲力竭。性格內向的人,需要對獨處的時間以及在外界活動的時間加以平衡,否則,他們會失去很多的機會和人際關系,精力平衡的性格內向的人,具有獨立思考,高度集中注意力,創(chuàng)造性地工作的毅力和能力。
性格外向的人,其精力來源于外部世界,是精力的揮霍者。長時間置身事外,沉思,獨處,或是只與另外一人待在一起,難以使他們感到興奮。性格外向的人,需要對做事和休息的時間加以平衡,否則,他們會在多種多樣令人焦急的活動中迷失自我。性格外向的人,對社會的展示較多:他們容易表達自己的想法,將注意力集中于活動的結果,他們喜歡人群和活動。
內向的人不一定孤僻. 內向的人就像是充電電池。他們需要停止花費精力,停下來休息,以便再次充電。對內向的人,要提供刺激較小的環(huán)境。他們善于儲存精力。這是他們天生就具有的能力。
外向的人就像太陽能電池板。對外向的人來說,獨處或是沉思,就像生活在沉重的烏云之下,太陽能電池板需要陽光,以再次充電,外向的人需要到外部世界四處活動,以獲得充沛的精力。
大多數(shù)外向的人,喜歡參加外界的活動,喜歡在人多,事情多的環(huán)境工作。與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認識相反,性格外向的人,不一定就比性格內向的人好交際或更活潑。
性格內向的人,是從自己內部世界獲得精力。與我們對性格內向的人的刻板印象相反,他們不一定就是安靜的或孤僻的,他們需要一個安靜的適于思考的地方,全面思考問題,使自己恢復充沛的精力。
內向的人更有深度 總體來說,性格外向的人喜歡寬度——有許多的朋友和經驗,對任何事情都知曉一點,是一個通曉多方面知識的人。當他們對體驗進行加工時,他們對外部世界的了解,不一定能擴展其內在世界。他們隨時準備做下一件事情。他們想抓住生活中每一點能抓住的刺激。多樣性是刺激和精力的源泉。
性格內向的人喜歡深度,他們限制從外部進入的經驗,對每個經驗都體驗較深,他們通常只有較少的幾個朋友,但是,關系都較為密切。他們喜歡深入鉆研問題,對某一問題深入地探討,這就是為什么他們將思考的問題,限制為一個或兩個,否則,他們會感到壓力太大。
他們從外部世界吸收信息,思考它,在獲取這些信息很久以后,再次思考它。這有點像牛反芻食物。除了性格內向的人,誰會有這樣的耐心,研究南非舌蠅的配對模式?這是性格內向人憎恨被打擾的原因。
要將性格內向的人從集中精力的思考中來出來,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他們想要再次達到集中精力的狀態(tài),要花費大量額外的精力,這些額外的精力,往往是他們所不具備的。
內向外向無所謂好壞. 性格內向和外向,如其他很多品性一樣,被分類為好或不好。
將性格區(qū)分為好和不好,是人類的缺點。顯然,我們需要從具有不同才能的人那兒學習,我們的社會將從人性的所有方面或益。
性格內向的人,會將很好的品性帶入這個集體。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對每個相關人員因變化而受到影響的體會,觀察力,擺脫限制,思考問題的習性,作出不尋常的意志力,都對團體有益。
當然,性格內向的人,寧愿只是將這些特性留在聚會上,然后,匆匆趕回家。
轉自:http://hi.baidu.com/%D0%C4%C1%E9%CE%DE%BC%DB%D6%AE%B1%A6/blog/item/1549c9626214d1dbe7113ad7.html
相鄰博客
- 做學習指導中心的體會(姜文玲) [2008-10-22 15:50:00]
- 親子關系的類型(轉) [2008-10-22 23:14:00]
- 性格內向的人如何改變自己(轉) [2009-01-02 19:18:00]
- 我們的小年夜(姜文玲) [2009-01-24 17:1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