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雪糕睡覺了
媽媽帶著西西去超市,買了很多東西:蔬菜、水果、牛奶,還買了好幾個西西愛吃的迷你小雪糕。晚上,西西忽然想起冰箱里還有雪糕,吵著非要吃,媽媽覺得晚上快要睡覺了,不想給寶寶吃,可是西西一定要吃。
方法運用:
媽媽對寶寶講了不少道理,卻絲毫沒有打消西西要吃雪糕的念頭,媽媽忽然靈機一動,換了一種方式跟寶寶說:“雪糕的味道是很好,難怪寶寶總是念念不忘呢。不過這么晚了,雪糕現(xiàn)在已經(jīng)睡覺了,你也要睡覺了,明天再吃吧!明天媽媽和你一起去叫雪糕起床?!睕]想到寶寶若有所悟似的點了點頭,順從地跟著媽媽去洗澡了。
有了這次經(jīng)驗,媽媽以后就經(jīng)常用擬人化的方式跟寶寶說話,且屢試不爽。如寶寶玩了玩具不收,媽媽說:“你有家,玩具也有家呀,快把你的玩具寶寶送回家吧。”寶寶吃飯慢,媽媽說:“你要抓緊時間了,等會兒你的小碗、小勺要去洗澡了,它們都等不及了?!睂殞毑粣巯婢撸S便摔打,媽媽說:“你這樣摔玩具寶寶,它會很疼,也會生氣的?!?
幼兒心理解析:
擬人化的說話方式之所以容易被孩子接受,是因為它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點,孩子會根據(jù)自己現(xiàn)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理解和感受,并引起共鳴,如“雪糕睡覺了”,孩子會覺得我到了晚上也會睡覺,所以雪糕睡覺也是理所應(yīng)該的。
知心話語:
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成人的話沒說到孩子的心里去,如果讀懂了孩子的心,跟孩子相處就會變得簡單、輕松、快樂。
案例(二)
“辛巴”的魔力
小杰膽子很小,晚上怕黑不敢自己睡覺,玩滑梯要媽媽扶,跟其他的小朋友也不和群,甚至看到空中飛的蚊蟲也嚇得尖叫,媽媽犯了愁,一個男孩子膽子這么小長大了可怎么辦?
幼兒行為解析:
孩子膽小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還是后天教養(yǎng)方式不當(dāng)造成的,如“包辦代替”,什么事情都不讓孩子動手,一切由他人代勞,這樣孩子得不到相應(yīng)的鍛煉,能力不足,做事情就會縮手縮腳;“過分袒護”會讓孩子對成人產(chǎn)生依賴,遇到狀況時孩子不知道怎樣處理,往往就會采取回避態(tài)度;對孩子經(jīng)常數(shù)落、批評,會讓孩子失去自信,總擔(dān)心自己出錯,變得膽小怕事。
另外,為了讓孩子聽話,對孩子說一些嚇唬的話,如:“不聽話大灰狼會來吃掉你,或者魔鬼會來把你帶走”等都會造成孩子膽小。過于封閉,不與外面的環(huán)境和人接觸也是造成孩子膽小的重要原因。
方法運用:
小杰喜歡看動畫片,媽媽給小杰買了“獅子王”動畫片和配套連環(huán)畫書,小杰看得入迷,媽媽也陪著小杰一起看,片中勇敢可愛長得又很漂亮的小獅子“辛巴”很快成了小杰崇拜的偶像。
媽媽把童話中的“辛巴”當(dāng)成了小杰生活中的榜樣,晚上睡覺的時候,媽媽說:“辛巴長大了以后都是自己睡覺,媽媽把連環(huán)畫放在你枕邊,讓書里的辛巴陪著你睡?!蓖婊莸臅r候,媽媽說:“辛巴很勇敢,小杰也像辛巴一樣勇敢,你大聲說一聲:辛巴,快給我力量吧!你就不害怕了,不信,你試一試?!薄靶涟筒慌滦∠x子,小杰也不怕?!薄靶涟陀龅嚼щy會想辦法戰(zhàn)勝,不會哭……”。
知心話語:
每一個孩子都喜歡擬人化的童話,教育者可以把童話中孩子崇拜的主人公作為孩子的榜樣,利用偶像的行為來影響和要求孩子。
溫馨提醒:
“擬人童話”法比較適合三歲前的孩子使用,孩子越小效果越好。對于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同其他方法結(jié)合起來運用。
來源 新浪親子
相鄰博客
- 如何醫(yī)治“青春期無力癥” [2009-05-03 18:55:00]
- 《話說孩子》 畢淑敏 [2009-05-13 16:07:00]
- 青少年常用手機短信溝通可影響思維方式 [2009-10-30 08:1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