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從外婆家出來,想到人人樂商場買點美發(fā)用品。
鼎爸替我拎了一大堆物品,要先回家,于是問鼎:是陪媽媽去商場還是回家和你的好朋友玩?鄰居家和鼎只差一歲的小哥哥,才從麗江回來,鼎已經(jīng)盼了好些天了。
鼎想了好一陣,認真地說:我陪媽媽吧。因為哥哥老讓我和他賭卡,我不太喜歡。
我們家里總是給孩子選擇的機會,讓他自己說出理由作出判斷。聽到鼎這樣的回答,我也很欣慰,順便補充說明小孩子涉入“賭博”性質(zhì)不好云云,只是跟隨并明確鼎的判斷,既然他明白便不會再說教。
由此想到前兩天見到的老友,她家兒子都十九歲了,一米八五的身高,上了一本的大學,還在父親的嚴格監(jiān)管下學習,在家里幾乎沒有發(fā)言權(quán),因為一開口便會被父親的評論打斷。他們認為孩子貪玩,不愛學習,專門請我和鼎爸前去給孩子做思想工作。可是在那里,我看到那個父親依然在用對待小學生的管教方法面對大學生兒子,真有點不解。男孩選擇的專業(yè)不是父親喜歡的,父親總是鄙薄該專業(yè)如何沒有前途,而但男孩某門功課未過關(guān)時,又指責孩子不用功。我在那里觀察了半天,男孩一點也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么,因為從小到大都被包辦了,好容易有個選擇又不停地遭到否定。
我建議男孩閱讀《杰出青少年的七個習慣》,找到自己的目標和理想,才說完,那位父親又哼了一聲:他哪里會去看呢?竟然您都對孩子全盤否定了,他又怎么能進步呢?還不如輕松地玩電腦游戲,得過且過算了。
回來的路上,男孩的母親單獨送我們。我感謝她邁出這一步,知道問題不僅在兒子身上,更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我建議她先閱讀博客上的文章,找到自家問題的根源,因為這位母親非常熱愛生活,如果她能成為家中的舵手,其他的問題就會清晰許多。
希望這位母親在思考之后選擇一種適合自己家庭的溝通方式,繼而影響父親,最終理解和幫助孩子!
如果有任何需要,請聯(lián)系我,我會盡可能地提供幫助!
相鄰博客
- 放鞭炮 [2008-02-12 16:59:00]
- 華德福教育之路(3) [2008-02-12 23:59:00]
- 華德福教育之路(4) [2008-02-13 00:06:00]
- 想象和觀察 [2008-02-15 00:3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