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風(fēng)柔柔地?fù)崦粡垙埶怆鼥V的臉。
早餐因此該不一樣的,即使能透過飯廳的大玻璃窗看到花園里含苞待放的玉蘭和各種樹上嫩綠的幼芽,好像還少了些什么?
對了,是音樂,一整個冬天沒有用音樂將孩子喚醒了,弄得心里渴望的春遲遲未來。
于是,從昨天起,又恢復(fù)了音樂早餐:在明亮的飯廳里,充盈著葛利格的《清晨》,挪威森林里晨光初露的情景,生氣盎然地來了!
鼎瞇瞇笑地吃著早餐,說看見了小狗在樹林里歡快地蹦著,他的心也跟著蹦起來,裝滿了快樂呢!
情緒一下子不一樣了,感覺清晨的陽光都親切了許多了!原來,音樂的能量注入了早餐,準(zhǔn)備了活潑潑的一天!
說明:《清晨》又名《晨曲》是葛利格為易卜生的歌劇《皮爾金》所寫的組曲之一。
皮爾金組曲 - 葛利格
現(xiàn)代戲劇的開山始祖─挪威的文豪易卜生,於1867年發(fā)表了一篇諷刺人性的劇本「皮爾金」(Peer Gynt),為了將此劇改寫成音樂劇而能在舞臺上演出,拜託了當(dāng)年獲頒挪威政府終生奉的葛利格為其配樂,葛利格曾因「皮爾金」的劇情過於幻想,與他抒情的曲風(fēng)不同而萌生拒絕之意,但又顧及此劇是以宣傳民族主義為出發(fā),終於在1876年完成「皮爾金」的音樂,共二十三曲,後來葛利格又選出特別好的八曲,成為第一組曲與第二組曲。
第一幕 :
第一段的序曲是三段式,先是一個莊嚴(yán)的序奏,接下來是著名的蘇爾維格之歌主題旋律,末尾又回到先前的序奏。
皮爾金是挪威國民童話裡的主角,一個不務(wù)正業(yè)的農(nóng)夫,總是欺騙自己和他人,對感情也是非常的不專一,象徵人性的墮落與某些缺點,雖是一百多年前的作品,現(xiàn)今的人性似乎也沒太多改變。
遊手好閒的皮爾金,整天追求著安逸的美夢。卻有個被他拐至山上小屋的美麗純情情人蘇爾維格。有天在某鎮(zhèn)的某婚禮中,正當(dāng)村民們大跳挪威的民族舞曲「哈林格舞曲」、「跳躍舞曲」時,喝得半醉的皮爾金竟心生妄想的挾持新娘英格麗(Ingred)往山上跑。
第二幕 :
第二幕前奏曲「英格麗之嘆息」,是皮爾金第二組曲的第一曲,G小調(diào)的狂暴快版(Allegro furioso),演奏出一段搶劫新娘的粗野主題,再以法國號奏出深山的恐怖氣氛,接下來以低沉的弦樂表現(xiàn)出英格麗悲痛而無奈的嘆息。
經(jīng)常移情別戀的皮爾金,離開了已感厭倦的英格麗,在山中遇見了一位綠衣少女,綠衣少女帶著皮爾金回到山魔宮殿,此時的音樂「山魔王的大廳」是皮爾金第一組曲的第四曲,B小調(diào)進行曲的曲風(fēng),鼓聲隆隆的急促樂音彰顯山魔宮殿的可怕。
原來少女就是山魔的女兒,皮爾金為了逃避追捕的村民便與山魔女兒結(jié)婚,可是不久後又遺棄了她。皮爾金來到荒山中遇到另一個山魔,代表生存之謎的柏格(Boyg),此時先以低音撥奏出山魔進行曲,接著音量加大、速度加快,代表山魔逼近的恐怖氣氛,音樂於達(dá)到高潮的此時突然停止,柏格退走。
題外話:第一次接觸皮爾金組曲,便是在某年參加中央的口琴營合奏中,那時吹奏的便是這首「山魔王的大廳」,現(xiàn)在一回想起來似乎還有種正在練習(xí)的感覺說。
第三幕 :
原來是一直深愛著皮爾金的少女蘇爾維格出現(xiàn)了,她以最純真的愛情破解掉柏格的魔力。渡過了危機的皮爾金重回戀人蘇爾維格的身邊,只是王子與公主並未能繼續(xù)美好的生活多久,山魔的女兒帶著一個奇形怪狀的孩子找來,宣稱是與皮爾金的結(jié)晶。皮爾金無地自容也無法應(yīng)付,便逃離回到年老的母親艾西身邊。
病重的艾西,十分想念她的兒子,此時看到皮爾金竟以為是自己的幻覺,而束手無策的皮爾金只有眼睜睜的看著母親在寂寞的微笑中死去。這時安插的音樂「艾西之死」是皮爾金第一組曲的第二曲,悲痛的行版描述著當(dāng)時沉痛而悲泣的氣氛。
第一幕 :
第一段的序曲是三段式,先是一個莊嚴(yán)的序奏,接下來是著名的蘇爾維格之歌主題旋律,末尾又回到先前的序奏。
皮爾金是挪威國民童話裡的主角,一個不務(wù)正業(yè)的農(nóng)夫,總是欺騙自己和他人,對感情也是非常的不專一,象徵人性的墮落與某些缺點,雖是一百多年前的作品,現(xiàn)今的人性似乎也沒太多改變。
遊手好閒的皮爾金,整天追求著安逸的美夢。卻有個被他拐至山上小屋的美麗純情情人蘇爾維格。有天在某鎮(zhèn)的某婚禮中,正當(dāng)村民們大跳挪威的民族舞曲「哈林格舞曲」、「跳躍舞曲」時,喝得半醉的皮爾金竟心生妄想的挾持新娘英格麗(Ingred)往山上跑。
第二幕 :
第二幕前奏曲「英格麗之嘆息」,是皮爾金第二組曲的第一曲,G小調(diào)的狂暴快版(Allegro furioso),演奏出一段搶劫新娘的粗野主題,再以法國號奏出深山的恐怖氣氛,接下來以低沉的弦樂表現(xiàn)出英格麗悲痛而無奈的嘆息。
經(jīng)常移情別戀的皮爾金,離開了已感厭倦的英格麗,在山中遇見了一位綠衣少女,綠衣少女帶著皮爾金回到山魔宮殿,此時的音樂「山魔王的大廳」是皮爾金第一組曲的第四曲,B小調(diào)進行曲的曲風(fēng),鼓聲隆隆的急促樂音彰顯山魔宮殿的可怕。
原來少女就是山魔的女兒,皮爾金為了逃避追捕的村民便與山魔女兒結(jié)婚,可是不久後又遺棄了她。皮爾金來到荒山中遇到另一個山魔,代表生存之謎的柏格(Boyg),此時先以低音撥奏出山魔進行曲,接著音量加大、速度加快,代表山魔逼近的恐怖氣氛,音樂於達(dá)到高潮的此時突然停止,柏格退走。
題外話:第一次接觸皮爾金組曲,便是在某年參加中央的口琴營合奏中,那時吹奏的便是這首「山魔王的大廳」,現(xiàn)在一回想起來似乎還有種正在練習(xí)的感覺說。
第三幕 :
原來是一直深愛著皮爾金的少女蘇爾維格出現(xiàn)了,她以最純真的愛情破解掉柏格的魔力。渡過了危機的皮爾金重回戀人蘇爾維格的身邊,只是王子與公主並未能繼續(xù)美好的生活多久,山魔的女兒帶著一個奇形怪狀的孩子找來,宣稱是與皮爾金的結(jié)晶。皮爾金無地自容也無法應(yīng)付,便逃離回到年老的母親艾西身邊。
病重的艾西,十分想念她的兒子,此時看到皮爾金竟以為是自己的幻覺,而束手無策的皮爾金只有眼睜睜的看著母親在寂寞的微笑中死去。這時安插的音樂「艾西之死」是皮爾金第一組曲的第二曲,悲痛的行版描述著當(dāng)時沉痛而悲泣的氣氛。
第四幕 :
這一幕是述說皮爾金離開祖國,到世界各地冒險的故事,而他靠著一些投機敗俗的勾當(dāng)如:美國販賣奴隸,中國盜賣神像致富,最後到了北非的摩洛哥成為一個預(yù)言家。
這一幕的前奏曲「晨歌」是皮爾金組曲的第一曲,描寫著摩洛哥清晨的美景,在葛利格高超的寫景功力下,讓人有種全新而愉悅的感覺,可以的話,早上起床時不妨放這曲晨歌來聽聽。隨後在北非沙漠走運的皮爾金,過著奢華的生活,這時出現(xiàn)一位艷麗的舞孃,冒充阿拉伯酋長的女兒安妮塔(Anitra),虛情假意的安妮塔在劇中安插的兩段舞曲:皮爾金第二組曲第二曲的「阿拉伯舞」與皮爾金第一組曲第三曲的「安妮塔之舞」中,翩翩起舞,在皮爾金神魂顛倒之際偷走他的馬匹與錢袋。
成了一文不名流浪漢的皮爾金,在朦朧的睡夢中夢見蘇爾維格一面紡紗,一面向他唱出思念之情,這就是最著名的「蘇爾維格之歌」,此段是皮爾金第二組曲的第四曲,是全曲中最優(yōu)美的曲子,在劇中共使用三次。
第五幕 :
皮爾金到了美國,在加州獲得金礦,成了鉅富,此時他終於倦鳥知返,想要乘船回到家鄉(xiāng),誰知船在海上遇難,觸礁翻覆,皮爾金危急中抓住桅桿,因而獲救,卻也一無所有。此幕的序曲「皮爾金歸鄉(xiāng)」便是皮爾金第二組曲的第三曲,激烈的管絃樂合奏出暴風(fēng)雨的兇猛與恐怖。
皮爾金回到祖國挪威後,有天在石南的荒地上,遇見一位鈕扣塑造者,他要把皮爾金丟到塑造鈕扣的杓中融化掉,皮爾金懇求說,他自己雖然冥頑不靈,但還不至於罪大惡極。鈕扣塑造者回答:「你好不足以上天堂,壞又不足以下地獄,作成鈕扣最合適了?!蛊柦鸨绕饋砭垢胁恢?,覺得能下地獄似乎有價值多了,因此,他不斷的誇大自己的罪行。恰巧這時蘇爾維格經(jīng)過,皮爾金立刻撲倒在她的腳下,求她數(shù)落她的「遺棄」罪狀,沒有想到蘇爾維格不但沒有絲毫的抱怨,反而說皮爾金使她的生命更美麗,奇怪的是,當(dāng)蘇爾維格話一出口,那個鈕扣塑造者便突然消失了。
戲劇的最後,年老的皮爾金將臉埋在蘇爾維格的懷抱,聽著「蘇爾維格之歌」而辭世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