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朋友的厚愛,這幾日里有機會聆聽到從香港遠道而來的梁麗英校長的訓導,雖說是幼兒教師學習的專題,但期間的收獲確實會受益一生。
其一,梁校長臉上的笑容。
聽了兩天的課,發(fā)覺梁校長臉上始終是笑容,特別是左頰上深深的酒窩,里面裝的是滿滿的愛。這笑容絕不是職業(yè)的,因為任何人一看到她,心里都會放松,感覺梁校長就是個孩子,渾身上下透著自然和童真,從事了45年的幼兒教育的她,整顆心都交給了孩子,她希望孩子能快樂,所以自己用快樂的情緒引導著大家。在講到如何跟孩子們交流笑容時,梁校長舉出一個例子,現(xiàn)在有太多的孩子在模仿著成人,穿著高跟鞋,掛著緊繃繃的笑容,孩子的天性被壓抑了,滿足了成人控制的欲望,卻長成了畸形的苗,這樣長大的人是不會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笑,開心的笑。
其二,梁校長的姿態(tài)語言。
梁校長已經70歲了!聽過她講課的人,誰也不會相信的。因為梁校長的動作靈活,表情可愛,隨時隨地的創(chuàng)意表演,令人驚奇十分也佩服十分。整個人的一舉一動,怎樣看都如孩子們般自然,難怪孩子們會那么喜歡她記住她,因為她選擇了一個和孩子們相同的視角和高度,看到了孩子們內心的需要。梁校長樸實地告訴我們,在幼稚園的學習中,孩子們最需要學習到的是手腳的協(xié)調、認識自己各身體部位的功能、為以后的成人生活打下基礎,如果這個時候做好了準備,以后學習高深的內容就會輕松自如。她講到成年人學習太極拳的例子,如果連一些基本的“推掌”、“扭胯”都不懂得,那學習過程就會變得異常艱難,而這些基礎就是曾經在幼兒園里小朋友喜歡玩的肢體游戲。所以,在幼兒階段,每個孩子都應該學習這些簡單而有建設性的動作,為修筑自己的成年建筑準備磚瓦。
其三,在游戲中學習。
不管是學習數(shù)學還是學習音樂,對幼年的孩子來說,游戲都是最好的方法。小的孩子對抽象的數(shù)字不容易理解,梁校長就設計出各種游戲讓數(shù)字變得好玩和可接受,比如,學習123, 梁校長找了三個小朋友去餐桌分別取用不同形狀的點心,讓孩子們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點心:這是一塊方形的餅干,然后吃掉;這是一塊圓形的點心,這是第二塊圓形的點心,一共是兩塊圓形的點心。。。看似簡單的行為,被孩子們清晰地重復著,就變成了好玩的游戲,而且在玩的時候,不僅學習了數(shù)字,還學習了形狀和量詞的運用,一舉幾得。學唱歌的時候,也加入各種游戲,讓孩子感覺到音樂的優(yōu)美,也熟悉了彼此同學,活動了自己的手腳,而忙于游戲的孩子絕沒有機會欺負同學或破壞課堂次序等,老師因此也輕松很多了。對梁校長來說,什么樣的學習都可以融于游戲之中,很多讓爸爸媽媽頭疼的收拾整理等,把它們變成了游戲,孩子們都特別愿意配合,當然這需要愛,需要用心,需要仔細觀察孩子的需要,什么樣的材料都可以讓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什么樣的游戲既簡單又具有深遠得意義,在這一方面,日本的幼稚園做得特別地好。我會單獨整理出梁校長在這個專題的無私分享。
其四,老師的語言。
幼兒老師是處于什么樣的地位呢?也包括面對幼兒的爸爸媽媽。我們希望在孩子面前以什么樣的身份出現(xiàn),是強勢,告訴孩子們我們無所不能?能控制他們的一切?如果有這樣的心理,一定會不由自主說出成人的語言,冗長而抽象,也不管孩子們是否有興趣。一句話,只需要張嘴動舌,十分簡單,但聽話的人聽到這話是接受還是拒絕,是喜歡還是反感,是心懷感激還是被重重傷害,如果說話人不小心,有可能就是在制造災難,所以,面對孩子時,老師的語言一定要謹慎,對孩子要忍耐,盡量多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之處,多鼓勵多贊賞,讓孩子們體會到老師平等的愛。跟孩子說話時,一定要選擇簡單,短小的句子,節(jié)律穩(wěn)定,有一種安全的氛圍。說話的時候,眼睛和孩子們保持開心的交流,配合手和腳,配合身體的變化,增強語言的內涵。如果能加入聲調,節(jié)奏,旋律,孩子們一定更愿意去理解這樣說出來唱出來做出來的語言的全部意義。
兩天的課堂上,一直被深深地感動。只是很遺憾,因為工作的繁忙,我錯過了梁校長名為《做好這份工》的啟動課程,她說:孩子是純真誠實、完全可以信靠、樂于參與服務的一群,能跟孩子們在一起,已經是很快樂了,所以她選擇做幼兒工作,是因為她愛孩子,和孩子們在一起的45年里,能分享給大家的都是甜美的回憶。
我不知道有多少幼兒教師有梁校長這樣的心:出于愛而選擇幼教工作;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有梁校長這樣的體會:能時時感受到與孩子們在一起的快樂,而充滿歡欣地接納他們,引他們走上正確的路。但我真誠地希望,上過這些課的老師們和讀到這篇文章的父母們,請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和自己的言行舉止,看看孩子們和自己的區(qū)別,看看孩子們和自己的需要,想想自己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快樂自己也快樂,繼而營造一個快樂和諧美好的世界!
謝謝梁校長!
相鄰博客
- 有一種自律是“配合” [2008-12-15 15:30:00]
- 少年不識愁滋味 [2008-12-24 17:56:00]
- 家庭教育指導師的指導思想 [2008-12-31 16:43:00]
- 認清自己和前方的路-《家庭教育指導師的指導思想講座體會》 [2009-01-10 22:3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