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李潔萍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各位同學,晚上好。我叫李潔萍,是中華家庭教育志愿者,也是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和中國家庭教育指導師網(wǎng)指導師培訓第一期網(wǎng)絡班的學員。也是一位母親,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機緣巧合的認識了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和中華家庭教育指導師網(wǎng),參加了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學習。在這里認識了許多的老師和同學,在老師們的幫助和同學們的支持下,一路走來,有許多的感慨。今天很榮幸在這里就我們關心的家庭教育孩子的一些問題與大家分享、交流。
大家從視頻里能看到我嗎?如果我告訴大家,我現(xiàn)在是坐在一間40多人的教室里,那是什么樣子的呢?那么請大家再想一下,我其實是坐在容納千人的禮堂里,又會是什么情景?如果我還問您,孩子的成長需要多大的空間?大家還能想像多少?也許想像不出來。有的說:"不就是讓孩子自由,少管他們啦"。謝謝大家的合作!
空間可分為哲學空間和數(shù)學空間:哲學空間是三維的,具有容納物質(zhì)存在與運動的屬性,也就是動態(tài)的.數(shù)學空間是多維的,從點的零維到面的多維,也就是多方位的。孩子的成長為什么需要空間?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中又有哪些誤區(qū)?我們怎樣給孩子創(chuàng)造成長空間?我做為一位母親,在教育孩子的經(jīng)歷中的一些體會,就這三個問題和大家一起探討《父母要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好,請把您的想像和疑問暫時放下,我們一起來聽兩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一個孩子的心聲:“每天早晨媽媽都往我書包里塞好多好吃的東西,每天分手時都千叮嚀萬囑咐,每天都要打上幾遍電話詢問我的饑渴,每天晚上都要親自接我回家。在媽媽眼里,我只是籠中的一只小鳥,欄里的一只小羊,我何時才能飛翔,何時才能馳騁呢?說心里話,我實在有些討厭她的這種關心和愛護”。
過度保護、過分關愛,孩子沒有一點自主和思考的空間,一切都被父母操控著。不論生活還是學習,不論身體還是精神,總之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嘮叨、溺愛。緊抓不放,害怕孩子磕了碰了,就禁固、限制孩子。扼掉了孩子探索、求知,好奇的天性,變的膽小、懦弱、沒有自信,缺乏情趣,不懂得關心他人,也對他人的關心麻木不仁。
科學家曾做過一個試驗,把一批白鼠分成兩組,一組白鼠每天都被喂得飽飽的,它們吃完了就睡,睡完了再吃;另一組白鼠每天只喂半飽,因為吃不飽,這組白鼠只能到處找吃的,東奔西跑。半年后,科學家看到的是:每天吃得飽飽的白鼠不是得病了,就是死了,而那些到處找吃的的白鼠卻活蹦亂跳,很精神。原因很簡單,沒有吃飽的白鼠在找吃的過程中,既鍛煉了身體,又增強了自己的適應能力,提高了免疫力,所以擁有用健康和活力。
很多做父母的人,就是把自己的孩子當做喂飽的白鼠?,F(xiàn)在的很多孩子,從小到大,除了會讀書以外一無所能。一旦到了陌生的環(huán)境中就完全不知所措,變得茫然而無助。很多父母完全不明白對于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他們?yōu)楹⒆影岩磺卸紲蕚浜茫鹤鲲?、洗衣、打掃房間、接送上學,甚至幫著孩子把鉛筆都削好了,就是忘了最重要的東西:如何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擁有獨立思考和獨立行動能力的人,把孩子鍛煉成一個今后在社會上能夠勇敢地打拼并取得成功的人。
第二個故事,我親眼所見的一件事情。讀一年級的樂樂從學校回來,高高興興的給媽媽打電話:“媽媽,我今天數(shù)學考了99分,是班里的第二名"。媽媽高興的:嗯,不錯麻"."小小考了98.5分,排在我后面(小小是樂樂的鄰居,兩人同班)?!薄芭?,你以為你考的很好呀?人家小小可是生病住院一個星期沒上學,才比你低0.5分。這次是比以前考的好點,可還得繼續(xù)努力才行!”電話那頭一陣沉默后,傳來孩子沮喪的回答:“知道了,媽媽”。
攀比不滿足,比著別人家孩子的優(yōu)點,盯著自己孩子的缺點,期望過高。很多家長數(shù)落、訓斥、比對,甚至動武,無論孩子怎么努力始終達不到父母的高標準,嚴要求。在攀比中養(yǎng)成孩子不正當?shù)母偁幰庾R,妒忌、虛榮、脆弱,不能承受挫折,害怕面對失敗。
生活中這樣的事實在是太多了。我上周接待了一位家長,焦慮萬分的全職媽媽說她五歲的女兒膽小、怕事,連老師都不敢喊,什么也不敢做,無論做什么都是最后一個。一問便知,她全身心投在孩子身上,對孩子管教嚴格,什么事情都要求做好。她說了一句讓我非常震憾和心痛的話:學游泳時,她是最后一個,不如比她小的孩子,竟然還不知道害羞。天哪,我真不想像不出,這位媽媽對五歲大的女兒恨鐵不成鋼的憤懣有多深!
有過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歷的人都知道,種植的莊稼在苗長到一定的時侯就要鋤地了。一是鋤掉雜草,二是鋤掉多余的苗,讓留下的苗保持一定的間距,不然收成會很底。長期生活在高大茂盛植物下的植物始終長不大,因為生存的空間太小了。植物如此,何況人呢?有人會說:你言過了,這么可能呢,現(xiàn)在基本上就一個孩子,過去幾個孩子的吃穿如今天就一個孩子享受著,空間已經(jīng)足夠大了,還想怎么樣大?熟不想,物質(zhì)的空間是比過去大了,可心靈的空間比過去的一個差那么遠,孩子的壓力大了數(shù)倍、百倍。要考名牌大學、要當全方位人才、要完美無缺,別人有的本事你一定要有,別人沒有的本事你更要有,等等。
愛子之心,人皆有之。而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世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可是愛的誤區(qū)又是那么多,那么深。一位專門從事蝴蝶研究的生物學家,在研究蝴蝶從蛹中掙脫出來的過程時,發(fā)現(xiàn)其艱難程度令人憐憫。他的妻子實在不忍看到蝴蝶出蛹的艱辛,于是就用手術刀在蛹上輕輕劃了幾道痕跡。當她看到蝴蝶輕松從蛹中出來時,欣慰地笑了??墒遣痪茫麄兙桶l(fā)現(xiàn),經(jīng)“幫助”的蝴蝶身體特別肥大,翅膀特別小,根本飛不起來。他們的好心幫助,變成了傷害。這個真實的故事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不言而喻。孩子的成長又何嘗不是這樣!父母的過度愛撫,反而剝奪了孩子的生存能力。
隨便就可找個例證出來。有位家長心急火燎的家長在網(wǎng)上發(fā)了很多的求助貼子,后來在我們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的“在線交流室”接受了我的指導。家長說她讀大二的女兒跟同學鬧別扭了,無論怎么道歉同學都不原諒她。這一個月里每天打電話為此事跟她訴苦。她著急的就跟老虎吃天,無處下口,不知道該怎么辦?經(jīng)過一番交流知道,原來這位母親既對女兒管教嚴格,又為孩子掃清了學習以外的所有障礙,過度包辦,一切都由當媽媽的幫著解決,一切都為學習讓道,代替孩子的成長。孩子失去了很多成長中必須經(jīng)歷的失敗和經(jīng)驗,變得依賴性強,缺乏主見,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主動性。好大學考上了,卻出現(xiàn)了人際交往障礙。媽媽說她的女兒是外向型的性格,現(xiàn)在大學里想跟同學處好關系,又不知道說什么?做怎么?因為心直口快,得罪了不少的同學,在八個人的宿舍里被孤立了。母女倆都也十分痛苦,總想改善這種處境,卻又不知道怎么做?我說孩子都讀大二了,再有兩年就要走上社會了,還不讓她學會這些基本的生存技能,將來你跟著她去工作,去處事為人啊?在我的指導下,家長表示不能再替女兒成長了,要她自己去面這些問題,想辦法解決,當即就把我們的對話發(fā)給了女兒。
第三個故事,給大家讀一點我們這里一家少年報的編輯發(fā)給我的一些孩子們的心聲:
我是一個六年級的學生。我在學校對老師的不公平有些不滿,回家后在媽媽面前抱怨了幾句,結果她說我這不對那不對,我覺得很委屈,便哭了,可是她還是說我。你說我該怎么辦呀?
藕贊成全樓滴朋友們,你們說的事情偶都經(jīng)歷過,而且在偶有一次寫日記的時候,藕媽居然來拖藕的日記,還說讓藕給她看一下~藕不答應,可她又說她看完后不會打藕,藕拖不贏她,結果就還是被她看了~~藕上面寫了好多秘密的東西,藕現(xiàn)在都一直傷心著呢!哎,沒辦法,藕是白羊座,藕媽是天蝎座,她天生是藕的克星!!氣死藕了!下輩子投胎就不要做人了。(做為家長十月懷胎把孩子辛苦養(yǎng)大,結果卻變成孩子的克星,有什么感想啊?。?span lang="EN-US">
哎~小學畢業(yè)考試完了,我怎么也開心不起來.第一是因為我粗心幾道題沒答上,第二因為爸爸說如果考不好就挨打.....你說我能開心得起來嗎?
大人有的時候是很煩,我的絕招是,讓他們管這管那,說東說西去吧,我絕對不說一句話,因為回敬他們一句話那絕對是會有滅頂之災的!
唉呀,實在是太多了??纯春⒆觽冞@些聲聲句句的投訴,我們當家長的內(nèi)心做何感受?
我們的孩子就這樣在大人們的壓迫下,失去了生活的快樂和學習的樂趣,孩子們稚嫩的心靈被擠壓著、摧殘著。真正疼孩子就不要把孩子占有,還給原本屬于他們的空間和時間,還給本該由他們自己去面對的困難和危險,還給本該由他們必須經(jīng)歷和體驗的過程。我們做父母的只能在他們前進的路上,給予一些指導和建議,絕對不能橫加指責和干涉。我們一定要做個智慧的家長,絕對不能代替他們成長,不能剝奪他們的權利。放下手中的刀片,讓孩子自己掙扎著長大吧。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空間氛圍,讓他們在自己的泡泡空間里自由舒展。所以在這里我有6點建議給大家:
第1點是調(diào)整好做為父母的心態(tài)
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給的,但他生下來就是獨立的大寫的“人”,是呼吸空氣、接受日照,在自然萬物的潤澤下生長。而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chǎn),在父母的“潛心培育”下成長,千萬別用你那偉大的“愛”捏在手心里窒息了。如那些無微不至的嘮叨,處處盯著孩子的媽媽們,別用振振有詞的辯白:“我是為他好,現(xiàn)在就犯小錯誤,長大了就要犯大錯誤”來為自己的虛榮和功利找借口。孩子一生子的幸福是快樂的生活著,是能幫助別人而快樂著。
還有很多家長容不得孩子犯一點錯誤,只要有點苗頭就緊張過敏,要他立即檢討、改正。凡事要求他必須做好,要不就不做,典型的完美主義。有一朋友跟我訴苦,她的孩子什么也不會做,連碗都不會洗。我說孩子小時洗碗定是洗不好的,那是時你怎么做的?她說我就幫他洗了,要不他前頭洗了,我后頭收拾,成了清潔工了。我問她面孩子又怎么樣?孩子干脆就不做民,因為不論怎么做都得達不到你的要求,干脆就不做了。各位家長,請問您剛接觸一個新的工作,到一個新崗位,是不是一下子就能做的很完美呢?你對任何一項工作都能做到得心應手嗎?就這個問題我曾經(jīng)問過幾位找我咨詢的家長,他們說:這是不可能的,還不是有個總結、摸索的過程!是啊,一個成熟有自制力,具備了很多生活經(jīng)驗和工作技能的成人尚且如此,為何對待自己年幼,還在成長和學習中的孩子就要抬高標準、嚴格要求呢?前面說的那個五歲女孩子的家長,就跟我講,她用給孩子物資獎勵的辦法刺激孩子,結果還是不起作用。物質(zhì)的刺激對孩子沒有多大的誘惑力,而精神的快樂和愉悅可以激發(fā)他們無盡的想像和創(chuàng)造力。
第2點建議是讓孩子自由舒展
早在60年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大聲疾呼:解放小孩子的頭腦,解放小孩子的雙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間,解放小孩子的時間。這“五大解放”,就是要把學習的基本自由還給孩子,讓孩子用頭腦自己去思想;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干;讓孩子自由提問和辯論;讓孩子自己觀察,自己作出結論;把孩子從過多的考試、沉重的課業(yè)重負下解放出來,使他們有一定時間、空間,去學習自己渴望學習的知識。要實現(xiàn)這“五大解放”,家庭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家長必須解放思想,給孩子自由的成長空間,讓孩子的心靈和夢想自由地翱翔。
國外的小朋友從小就接受一種尊重對方個人空間的教育,特別是在幼兒階段的各種興趣課程上。教育者把空間形象化了:伸出你的雙手,伸展到最大限度,然后轉(zhuǎn)一圈,以不觸到別的小朋友的手為宜,雙手上下左右移動再轉(zhuǎn)一圈,感到自己在一個很舒服的泡泡里面,這就是你的個人空間,在做韻律游戲的時候,盡量保持不要打擾破壞對方的“泡泡空間”。
而我們的家長的普遍認為孩子是我生的,我們當然是親密無間的,毫無“泡泡空間”的意識,占據(jù)了孩子成長中的一切空間。在生活上,不給孩子動手的空間。飲食起居,父母全包了。什么都不讓孩子嘗試,孩子長到六、七歲飯喂到嘴邊也不知張口,非得喂飯人用勺子去碰嘴唇,端著飯碗到處追著、求著吃。吃,可是生物的本能啊,就這樣被大人愛的退化了;在學習上,不給孩子動腦的空間。發(fā)明創(chuàng)造怎么能從動手動腦的生活實際中發(fā)現(xiàn)總結出來?
我的一位朋友跟我牢騷說:我對他真是傾其所用的盡夠了責任,陪著他學習,給準備洗臉水,擠好了牙膏,給他削水果,好吃的好穿的,要什么盡量滿足??伤褪遣粻帤?,學習一塌糊涂,拖拖拉拉,什么也不會做,我生病了,讓他倒杯水都難?,F(xiàn)在的孩子怎么這么難養(yǎng),真不知我們的父母養(yǎng)我們弟兄姊妹幾個是怎么熬過來的?她霸占了孩子的空間,孩子去哪里思考?她把該孩子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孩子還需要做什么?她把孩子動手的機會都奪去了,孩子還能學會什么?她把孩子體味人生不易的經(jīng)歷都取代了,她還能指望孩子關心她什么?最讓人不能忍受的是,無論別人怎么指出她的問題,她還是一個勁的埋怨和指責孩子的不可救藥,根本不去想改變她自己。
第3點建議是呵護好孩子的心靈
蒙臺梭利把兒童的心靈比喻為心靈胚胎,她說:“人們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他們沒有認識到,兒童擁有一種積極的精神生活,盡管兒童當時并沒有表現(xiàn)出來,而且他也必須經(jīng)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秘密地去完善這種精神生活,既然兒童是個謎,需要時間秘密地去完善他們自己,空間對他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泵膳_梭利的教育法,一再強調(diào)成人不要壓抑孩子,讓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去學習,給他們時間自己去觀察、摸索,耐心地讓他們?nèi)ブ貜汀Uf的就是有關于孩子成長空間的問題。
成長不是一帆風順的,從身體到心理,要經(jīng)受風霜雨雪的吹打,孩子的每個生長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我們不能簡單粗暴,一定要靜下來,與他們溝通,給他們稚嫩而鮮活的心靈一個溫暖的家。走入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給他們的苦惱一個發(fā)泄的通道,一起分享他們的快樂。大家知道高大的駱駝是很溫順的動物,但它有時也會生氣,突然發(fā)瘋。牧民很有經(jīng)驗,看情況不對時,就把上衣扔給駱駝,讓它踐踏,讓它噬咬得粉碎,等它把氣出完,它便跟主人和好如初,又溫溫順順的了。聰明的家長們,對待我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更應該給一件讓孩子們噬咬發(fā)泄的衣服呢?特別是對待青春期的孩子,試試吧,一定管用的。
第4點建議是教給孩子生活的技能
日本電影《狐猩的故事》中的狐貍媽媽特別愛他的孩子,但為了讓可愛的小狐貍能活下去,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不管小狐貍怎么哀求,硬是把它趕出了家門。小狐貍在外面吃盡了苦頭,上了很多的當,幾次差點丟命,最終還是在險象叢生的森林里健康長大。真愛孩子就放手吧,讓他們?nèi)ンw驗生活,經(jīng)歷危險,在風雨中百煉成鋼。
我孩子10歲那年,他的姨媽帶他到我曾經(jīng)生活過的內(nèi)蒙古草原玩。到了呼和浩特后,姨媽因為有事要耽誤兩天,就將他一個人送上了到草原深處的客車,我的同學去車站接他時,非常的感動和驚訝。她說真佩服你們南方人,這么小的孩子就敢讓到一個人到連語言都不通的陌生地方,而且他還一點不害怕。我說這跟南方北方?jīng)]關系的,是他從小我就放得開,他自己能做的事情我不代勞,由他自己經(jīng)歷的事情我不代替。在他很小的時侯,只要不是故意惡劣的破壞東西,根本就不干涉他,只是教給他一些做事的技巧。4歲洗碗,打壞了東西。“乖乖,給媽媽賣了幾只碗啊”?一句話消除了孩子的緊張,害怕,慢慢的做事膽子大了。讀一年級,獨自坐車去很遠的少年宮學武術,在車上睡著了,坐過了站。怕坐錯車,就憑印象走路到了往少年宮。我笑著問他,當時哭沒有?他說邊走邊哭。我又問,如果不哭能不能走到少年宮呢?他笑了,當然可以啦。從此他獨自坐車盡量不睡覺,實在想睡就委托售票員到站提醒他,遇到突發(fā)或意外事情再也沒哭過,自己都想辦法解決。很多年前手機還不太普遍,我家里的第一部手機就是孩子先掏鼓通了,我們再從他那里直接要方法。現(xiàn)在家里人遇到未知的新東西,都是沾孩子的光,省了很多看說明的時間和精力,孩子也樂顛顛的愿意服務?,F(xiàn)在讀初二的兒子,是我們家的電工—換電泡,是我們修理工,打不燃的熱水器很聽他的話,當然是小毛病。是我們家的廚工,在他繁重的讀書時間,我偶爾坐享其成,當然放假的時侯,我享受的時侯就多些啦。
第5點建議是不要用規(guī)則套孩子
孩子們的偶像周杰倫說:規(guī)則是用來讓人容易決定一些事情的對錯和費用的,可是我常常想,這個規(guī)則真的好嗎?有時侯真的太讓人傷腦筋了!我們常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所以不應該去限制人心中想的,應該是什么,或不應該是什么。周倫杰就是沒有按照常人的規(guī)則給自己套上枷鎖:音樂考級是為了當什么家,喜歡打籃球就去當籃球明星。而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創(chuàng)作出讓自己快樂,也給別人帶來快樂的音樂。他還說,一個人能做出一萬種姿勢,每個人的人生都有無限種可能,姿勢的改變其實是你潛能最大限度的開發(fā)。我就是這樣過自己的生活。人都有權利,我們都可以在規(guī)則中學習一些基本的生活方式或是基本的生命準則,我們能在生命的規(guī)則中找到一些讓自己好好過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我們都必須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有多大的能量,自己有什么樣的需要,然后去創(chuàng)造出最適合自己、能夠讓自己快樂的方法。所以,到目前為止,我最幸運的是,沒有人強迫我去選擇固定規(guī)則中一些固定答案,我們的路沒有答錯的壓力。因此我快樂!因此,我自由!因此,我必須對世界上已有的規(guī)則和很成功的姿勢說:很高興,我沒有完全遵守!
講到這兒,我明白了,周杰倫為什么被慧眼識金的吳宗憲提供機會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品會被知名大歌星拒唱,而他本人一唱就以任何人都沒想到的迅猛氣勢紅遍兩岸三地。周杰倫為什么那么愛他的媽媽,為什么能寫出編進臺灣課本那首〈要聽媽媽的話〉?因為媽媽沒有像別人的媽媽,以自己的是非標準和功利目的,逼著他去學不喜歡東西,去干他不擅長的職業(yè)。如果我們都能像周杰倫的媽媽那樣,揚孩子的所長,理解支持大人不喜歡的愛好,這個世上會有多少個周杰倫式的孩子啊,這個社會將是多么的精彩??!
第6點建議不要做“完美”的父母
世上的路有千萬條,孩子的一生有千萬種姿勢可選擇,就有千萬個潛能可供發(fā)掘。分數(shù)不是唯一的出路,讀書好不見得前程無限風光,只能是有一個好的起點。再想想哪些讀名牌大學,心理殘缺的人。想想哪些身體殘疾,卻才華橫溢的人。想想那些讀書一般,在運動方面卻很有天賦的人。
河南有個小伙子,初中畢業(yè)后到一家廚師學校學做白案,也就是做面食,然后在一家小店打工。他是一個做事喜歡動腦的人,平常就琢磨著各種面粉的特點,適合做什么樣的東西,并經(jīng)常搞些小創(chuàng)新。就被一油田建筑隊請去做廚師,后來就跟著建筑隊去了沙特阿拉伯,因而很多沙特當?shù)厝撕推渌膰业娜藘數(shù)搅怂龅拿牢?,結果被世界頂級的酒店帆船酒店看中,去為世界各地頂級名人和富人做面食,年薪15萬元。一年后,按照酒店一年滿后必須解聘,一年以后可再續(xù)的規(guī)定,酒店已經(jīng)提前跟他訂好了下個一年的合同,這在帆船酒店的歷史上是極少見的。我想起鳳凰臺名嘴竇文濤的話來:不論多么不起眼的小事,只要做到極致就是牛!
家庭教育的路程很長,需要我們家長不斷的學習,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提高我們的育子能力;家庭教育的問題不復雜,只要我們愿意跟孩子溝通無限,找到科學的指導方法,改善我們的親子關系?!敖馃o足赤,人無完人?!蔽覀冏陨聿煌昝?,世上也沒有完美,所以我們不要用王子找灰姑娘的水晶鞋的標準打造我們的孩子。古話不是說,天生我才必有用嗎?
各位家長朋友,現(xiàn)在又回到前面的問題,孩子成長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空間?是不是從哲學的角度講就是思維、思想的能力空間;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講,就是動手動腦的行動空間???只要我們放手讓孩子去學習,不論成功還是失??;只要我們鼓勵孩子去創(chuàng)造,也許顯的很幼稚;只要我們不怕孩子去碰壁,盡管摔得鼻青臉腫;只要我們呵護好孩子的心靈,父母的胸懷是溫暖港灣。
最后把我在廈門虎溪巖寺里看到的一段讓我非常心動的話送給大家:我們體會到每個生命都有欠缺,就不會和別人做無謂的比較,反而會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謝謝大家!
相鄰博客
- 季老師談講座錄音(朱寶艷) [2008-03-21 14:54:00]
- “家長開放日”活動公告(3月9日) [2008-03-22 10:49:00]
- "在線交流"咨詢8--孩子討厭上學 [2008-03-24 00:09:00]
- "在線交流"2--看《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感悟 [2008-04-02 12:5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