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問:
我的兒子今年8歲,一年級,老師反映他上課發(fā)言不積極,聲音小。平時在家,他也有時講“怕黑”。在外邊玩時,對于一些竟爭性的游戲也不參與。如何能孩子膽子大一些,能夠主動提問,主動發(fā)言,大聲音回答問題。
以下為blog主人的回復:
孩子上課發(fā)言不積極,聲音??;在家有怕黑;不愿意參與具有挑戰(zhàn)性的游戲,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與孩子缺乏自信心有關,也就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現。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您對照一下自己平時的教育方法,看看是否存在下面的情況:
一是家長包辦代替的事情過多,吃飯、穿衣、刷牙、洗臉等等諸如此類小事都照顧得細致入微,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會使他們少了對自身能力的認識。
二是家長經常用各種危險的語言來恐嚇孩子,阻止孩子做那些家長看來很危險的事,“別亂跑,會摔斷你的腿?!薄安灰S便和陌生人講話,他會把你帶走的?!薄皠e摸,有危險!”等等,這種教育方式會使孩子想要不斷探索的能力萎縮,不敢去嘗試做任何事情,
三是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切,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每當孩子做完什么事情后,家長還要指點一下孩子做的不足之處,嚴重時還要受到家長嚴厲的批評。長此以往使孩子嘗不到成功的喜悅,而得到因失敗而導致的斥責,孩子心理負擔太重,害怕失敗,于是羞于表現自己。
針對以上的原因,我建議家長您應該采取以下的幾種方式來引導孩子:
1.注意培養(yǎng)孩子自主生活的能力和習慣。讓孩子分擔一些家庭事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整理房間,幫助爸爸媽媽打掃,刷碗,拖地、自己洗襪子等等,即使做不好,也不要責怪,提出表揚后再給予正確的引導和鼓勵。
2.多帶孩子到公眾場合,讓孩子自己多多參與社會活動。如:到超市購買東西、付帳、自己挑選玩具、學習用品等。家長不要過分地參與意見或者干脆替孩子做主,不要指責孩子選擇的物品,這樣會使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造成擔怯心理。3.多觀察孩子,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培養(yǎng)出孩子的一兩種愛好或特長,使他們在學習與生活當中有能夠對外展示自我的優(yōu)勢性能力,這對提高孩子在課堂上發(fā)言和與小伙伴們交往中的自信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總之,家長要多注意培養(yǎng)孩子樹立“我能行!我是最棒的!”的思想。而家長也絕對不應該吝嗇對孩子的表揚和鼓勵,請您記住,“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中華家庭教育志愿者 劉娥
如有問題,請加我QQ: 251600953
以下引用ww(游客)在2007-11-10 10:01:04發(fā)表的評論:
謝謝劉女士。我兒子喜歡與女孩一起玩,好不好。
一般來說,男孩子與女孩子一起玩,很正常,家長不要過于擔心。
而根據我們的對話,我覺得您孩子的性格膽怯,是由于您經常的責備孩子而使孩子自信心不足造成的。孩子不敢去嘗試有競爭性的游戲,有困難時也不敢對老師提出來,是害怕失敗,更害怕做錯了被家長和老師訓斥。因此,做游戲他會主動地扮演弱勢的一方,或者和女孩子玩一些溫和的游戲,避免造成對自己的傷害。所以,您要在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方面多花些心思。自信心增強了,孩子也就敢于和其他人交流,也就勇于挑戰(zhàn)了!
具體方法,我上次的回復中有介紹,您可以參考!
有什么問題,您可以與我聯系。我的QQ 251600953
------ 中華家庭教育志愿者 劉娥
(李潔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