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媽媽,你必須做到
——對一位常從媽媽錢包里“偷”拿錢的12歲男孩行為矯正指導個案
指導人:二期:韓國成
一、情景導入
時間:2008年1月21日下午15:00
地點:呼和浩特市如意廣場
人物:韓國成、阿朵(一位12歲男孩兒的媽媽)
天氣:零下21攝氏度,天空中飄著雪花,地上有厚厚的積雪
二、情景描述
韓國成:您好!
阿朵:你好!
韓國成:你遲到5分鐘,你約朋友見面,經常遲到嗎?
阿朵:不好意思喲,因為雪大,路滑,塞車,所以來晚了。
韓國成:沒關系的,我只是隨便提一下,我們進入主題吧,由于前次在電話中你說的很概括,請你再將自己家庭情況和孩子的表現給我詳細描述一下好嗎?
阿朵:唉,一提起孩子,我心頭上便感覺特別壓抑,我真不知道如何面對我的孩子。
韓國成:阿朵,請您主動改變一下心緒好嗎?至少現在我們在一起時,你暫時放棄這種傷感的情緒,因為我要幫你找到問題出在哪,你必須實事求是地和我談你的家庭,談你的孩子,其他的想法都不要有,否則你會影響我的判斷力的,明白嗎?
阿朵:好的,我聽韓老師的,我和你如實講自己的情況吧。我兒子上個月底滿12周歲,平時也不見他有多淘氣,看著很老實的,在學校成績還可以,與同學關系也不錯??墒亲詮?/span>2007年下半年后,我發(fā)現我的錢包經常會少錢,開始我以為是我記錯了,可是當我一留意后,發(fā)現這錢幾乎每天都少,開始是幾塊,后來是十幾塊,一個月下來,大約有幾百塊。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上個月,終于發(fā)現這錢是兒子拿的,我當時想問兒子,可是我又怕將事情挑明后,兒子會恨我,更不理我,我真不知道照此下去,會是什么樣子。
韓國成:你平時給兒子零花錢嗎?
阿朵:我給啊,每天早上給他一塊錢。
韓國成:你給孩子一塊錢,他用來做什么呢?
阿朵:一般都買了零食了。
韓國成:對于一個12歲的孩子,你認為一元錢能滿足他的需要嗎?
阿朵:我不知道,反正每次孩子要錢,我都給他一塊錢。
韓國成:孩子的身體條件如何?我指是瘦是胖還是適中?
阿朵:孩子是一個小胖墩,并且飯量很大。
韓國成:孩子的一日三餐規(guī)律嗎?
阿朵:不規(guī)律,因為我們兩口子都有事做,有時中午不回家,就給孩子要點外賣,孩子自己吃完了上學去。
韓國成:你們夫妻二人平時都參與教育孩子嗎?
阿朵:他爸爸很少說,都是我管孩子,但是我的孩子很少和我說心理話,相反卻有話和他爸爸說。
韓國成:你以前動手打過孩子嗎?
阿朵:以前打過,但現在打不動了,因為孩子大了,打一下他沒事,我的手卻疼。
韓國成:孩子在家里愿意和你們主動交流嗎?
阿朵:除了要錢外,基本不說什么,但是特別愿意去奶奶家和叔叔家里,去后幾天不想回家,甚至連個電話也不給我們打。
……
(以下對話略)
三、尋找問題的根源
(一)家庭中缺乏教育理念,沒有將家庭教育納入家庭生活中。
1、爸爸:不關心孩子的心靈成長,不與孩子做溝通,沒有盡父親之責。
2、媽媽:對孩子缺乏母愛,對孩子的一日生活少有關心,容易使孩子陷入一種孤獨的成長狀態(tài),在成長過程中放任自流。
3、孩子:成長過程中,處于一種家庭教育上的失控狀態(tài),像一條游魚一樣。
(二)爸爸和媽媽的思維意識跟不上孩子的成長速度。
1、爸爸:沒有將男子漢的心理意識潛移默化傳授給孩子,使孩子缺乏責任感。
2、媽媽:眼中孩子只是一個小不點兒,沒有正視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思維意識。
3、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開始反抗爸爸和媽媽對自己的忽略。
(三)對隔代教育缺乏溝通,加深了孩子對爸爸和媽媽的隔膜。
1、爸爸:沒有與老人交流過,孩子在長輩面前和在自己面前表現有何差異。
2、媽媽:對長輩教育孫子的方法很無奈,除了表現出失落感外,找不出孩子遠離自己的原因。
3、孩子:在得到爺爺和奶奶溺愛的同時,卻在爸爸和媽媽面前表現的很冷淡。
(四)空寂的家庭生活,使孩子很迷茫。
1、爸爸:經常一忙到半夜回家,孩子想爸爸時看不到爸爸。
2、媽媽:整天張羅著掙錢,打理店的事,在家里時間較少。
3、孩子:經常一個人在家,寂寞和孤獨,讓孩子缺少安全感。
(五)飲食不規(guī)律,導致孩子身體發(fā)育出現問題。
1、爸爸:基本不過問孩子一日三餐,也不過問孩子為什么發(fā)胖。
2、媽媽:為了控制孩子無節(jié)制的飲食,除了控制給零花錢外,還將家中能吃的東西都藏起來,或者干脆少買,或者消滅掉。
3、孩子:紊亂的飲食習慣,加之身體需要的熱量較大(胖孩子更能吃),經常處于一種半饑餓狀態(tài),在家里找不到吃的東西后,但只好去打媽媽包里錢的主意,拿到手后去外面買零食吃。
(六)孩子的偷拿媽媽包里錢的行為,已經在行為養(yǎng)成上埋下隱患。
1、爸爸:對孩子偷拿妻子包里錢的事,束手無策,沒有應對方法。
2、媽媽:憂慮孩子的行為,除了防范外,沒有更好的辦法,同時也沒有考慮到,孩子如果在家里得不到錢,會不會去外面偷或者搶。
3、孩子:對偷拿媽媽包里錢的行為,只認為是唯一解決饑餓的手段,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一種危險的習慣養(yǎng)成。
四、解決孩子不良習慣的可行性方案
方案一:解決爸爸和媽媽的家庭教育理念,讓溫暖回歸家庭
步驟:
1、解決家里空寂的問題,讓孩子感覺到父愛和母親的回歸。
(1)爸爸要把回家的時間提前,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爸爸必須意識到,工作只是一個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感覺目前從事的這份工作給自己的家庭帶不來積極的因素,那么不妨換一份工作。
(2)媽媽要正確處理顧家與顧店里生意的關系。孩子上學以后,全心身打理店里的生意,孩子該放學了,必須要將店里的事務交給信得過的員工或者助手管理,抽身回家照顧孩子生活,做好可口的飯菜,等待孩子放學回家,當孩子步入家后,要和孩子做好溝通,通過和孩子的談話,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和與同學相處的情況,了解孩子的思想情況,以便及時發(fā)現問題。
(3)盡可能為孩子營造一份三口之家的溫馨氛圍,使孩子感覺到有爸爸和媽媽在關心和呵護著自己,讓孩子感覺到家庭生活的快樂。
方案二:糾正孩子不良飲食習慣,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
步驟:
1、要帶孩子去醫(yī)院做一次系統的體檢,通過檢查,找出孩子發(fā)胖的原因。
2、要為孩子制定一份營養(yǎng)計劃,在保證孩子吃飽吃好的同時,降低孩子在飲食中的攝入熱量,控制好孩子的體重,慢慢給孩子瘦身。
3、幫助孩子制定早晚鍛煉計劃,通過運動降低體重,在孩子鍛煉的同時,要有爸爸或者媽媽陪伴,在鍛煉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4、教育引導孩子少買零食,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飲食健康。
方案三:與長輩做好溝通,解決隔代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步驟:
1、爸爸和媽媽之間首先要達成一致意見,遵循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避免因為觀念不同而產生的分歧,使孩子不知道該聽誰的話。
2、爸爸和媽媽要適時與長輩做好溝通,將孩子目前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講明,同時坦誠向老人做自我批評,承諾今后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但也要委婉將老人在教育孫子方面的不足指出,避免爸爸和媽媽在改變了家庭教育的理念后,長輩們仍在沿襲老方法,從而確保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3、全家人要不定期召開家長會(可以利用全家人一起吃飯的時機,或者電話中進行了溝通),研究孩子近期的表現和改變情況,對孩子的點滴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切記盡可能不要拿物質獎勵說事,因為人的欲望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孩子也一樣。
4、長輩要有意識去教育孫子聽爸爸和媽媽的話,可以通過講勵志故事,也可以通過講爸爸和媽媽工作之辛苦,養(yǎng)家之不容易來教育孫子,從而改變孩子的心靈成長方向。爸爸和媽媽要教育孩子,做人應該始終如一,不能在爸爸和媽媽面前一個樣子,在爺爺和奶奶面前另一個樣子。
方案四:為孩子制定零花錢計劃,保障孩子正常需求
步驟:
1、要教育孩子節(jié)約花錢的意識,將爸爸和媽媽掙錢之不容易講給孩子,使孩子明白錢是不可以隨便花的。
2、要將給孩子的零花錢提高額度。可以采取兩種方法,一是每天給幾元,讓孩子自己去安排買自己需要的東西;二是定期給孩子錢一定的錢,讓孩子自己制定開支計劃,做到有計劃花錢,鼓勵孩子在計劃內節(jié)約。
3、開始一階段,讓孩子每天晚上,或者每周末抽時間,在爸爸和媽媽面前說明自己把錢都花在了何處,與其他同學相比,自己哪方面做的好,哪方面做的不足,應該如何改正,爸爸和媽媽要及時對孩子好的方面給予表揚和鼓勵,委婉地對存在不足給予提示或者暗示,幫助孩子逐漸養(yǎng)成節(jié)約花錢和購物的自我控制能力。
方案五:做好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協調配合工作
步驟:
1、爸爸或者媽媽要主動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師交流,詢問孩子在班里表現情況,有哪些方面有了進步,有哪些方面還存在不足,掌握情況后要及時為孩子存在的不足方面下功夫,或者與老師共同探討改正孩子存在不足的方法。
2、爸爸或者媽媽要主動邀請老師做家訪,從而使老師在孩子家里與孩子的爸爸和媽媽一起做溝通和交流,通過表揚和鼓勵,委婉的提示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使孩子在小范圍內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老師、爸爸和媽媽的幫助下,及時改進不足。
3、可以讓孩子邀請班里的同學來家里玩兒,或者共同在家里做家庭作業(yè),使孩子多一條溝通的渠道,在與同學和小伙伴的快樂玩耍中健康成長。
4、鼓勵孩子參加課外活動,尋找和發(fā)現孩子的興趣特長,針對孩子的特長來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
五、話外音
韓國成:上面我講了很多,不知道你感覺如何?
阿朵:我感覺很不錯,方法不少,可是我怕自己做不到。
韓國成:知道為什么我今天把你邀請到這冰天雪地里來談家庭教育問題嗎?
阿朵:?
韓國成:其實我就是想讓你有一個深刻的印象,零下二十多度的氣溫下,給你講的這些內容,你應該會記的更深刻吧?
阿朵:嘻嘻,明白了,你是想讓我刻骨銘心啊。
韓國成:呵呵,正有此意。其實在與家長們接觸的過程中,我發(fā)現很多家長心情很迫切,可是一旦真正將我所給予的指導去在實踐中落實時,便會打折扣,原因是什么?就是瞻前顧后,下不了決心,或者說下不了狠心,有時在改變的過程中,確實很痛苦,但是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健康向上的成長環(huán)境,我們必須要做出必要的犧牲,有時甚至是蛻變,拋棄原來的自我,因為過去的你,是一位很不合格的媽媽,而現在呢,為了孩子能有一個美好的將來,你必須要從改變自我開始,然后再去改變孩子。
阿朵:感謝韓老師如此的安排,我代表全家人感謝你了,謝謝你。
韓國成:不要客氣,其實做為中華家庭教育網的一名志愿者,我做的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只要孩子們能改變,能沿一個積極的軌道成長,這才是我們大家都欣慰的事情。以后我還要不定期回訪,以掌握你孩子的成長情況。同時也希望能與孩子有機會談談,與你家孩子做好朋友,這樣我就可以輔助你們來完成對孩子實施家庭教育了。希望我將這份指導個案做完后,你給你的全家人好好看一看,讓你的家人都動起來,為了孩子而努力。
相鄰博客
- 指導咨詢0325—苦惱問:孩子不喜歡英語老師和英語學習 [2008-05-04 00:33:00]
- 指導咨詢0325— 阿青 :孩子作業(yè)太多 [2008-05-04 00:35:00]
- 個案指導:扭轉后進生學習心態(tài)的個案研究(李群雄) [2008-05-10 22:34:00]
- 個案指導:一樣的瑤瑤,不一樣的表現(醉梅) [2008-05-10 22:4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