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二)
--青少年上網問題個案指導(一)
實施目的:與家長交流,利用前期獲得的信息,根據家長的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給予適當的引導,設身處地的方式來挖掘他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給予及時有效的指導,使家長對自己固有的、錯誤的家庭教育方法,有所覺悟和思考。
背景:在引導孩子與我交流說出真話,下一步要做的是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從孩子
信息歸納:
1、家庭狀況:孩子多數時間是和爸爸還有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媽媽只電話和他們聯系的比較多。(具體情況孩子未多說)
2、孩子眼中的父母:父親說話不算話、霸道、武斷、脾氣大、愛動手打他們,有時可能自己在外生氣,回來也沖他們發(fā)脾氣。值得注意的一點,沒有對母親的評價。父母偶爾與他們交談,內容多數是學習和成績。對父母最喜歡的業(yè)余活動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很多,對此也沒有什么想法。
3、老師眼中的家長:
4、孩子的自我評價:愛說話,口才好。
5、孩子的心聲:以前最喜歡的時間是小學低段(因為和父母住在一起,學習不辛苦。)和初中二年級(轉到我校,孩子自己說,是因為這里不亂,同學不欺負人。),很想對爸爸說:“你能理解我嗎?”喜歡上網,好奇,很想多嘗試。當自己遇到問題或困惑時,會向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傾訴,而不是父母或老師。
6、孩子的問題:1)學習習慣不好,成績差。2)撒謊。3)最近時常上網吧上網,曾經有過一次整夜在網吧的記錄。4)偷拿家里的錢。
與小G父親的交流:
家庭情況:夫妻離異,兩個孩子最初是由媽媽帶管,后來接回與自己父母同住帶養(yǎng)這兩個孩子,孩子因此也轉過4、5個學校,其中小學階段有兩年在私立學校住校(與孩子交流時,孩子說到過,但說很不喜歡。),現在獨自帶孩子在學校附近住,對孩子管的也很緊,但還總出問題。
父親眼中的孩子:不愛學習,學習差,(焦點一)不愛說話,(矛盾點一)說他的時候,一聲不吱,但總做些壞事,蔫壞,愛撒謊騙人(焦點二),最近經常上網吧上網(焦點三),有次是被他從網吧找回來的。
家長的聲音:現在孩子怎么這樣,我們家長這么辛苦的在外工作,他們不少吃不缺穿的,還不專心學習(焦點三)。我經常告訴他們,我們那時候,條件不如你們現在這么好,雖然在班上不是拔尖,但至少也是中上水平,還上了高中。家里5個孩子,因為我比較調皮,愛惹事,經常打架,孩子的爺爺就常因為這打我,可我們現在不也很好(矛盾點二),可輪到他們怎么就成這樣了(搖頭并深嘆氣)。當然我也知道,孩子現在這樣的狀況,與我們家庭的變故有關系,對他們影響很大(亮點:客觀理智的分析)。
指導策略:根據觀察和傾聽家長,可以看出,這是個文化層次不低,理解表達水平較好,是個有一定悟性和接受能力的家長,可以通過有效信息,引導他自己分析得出結論,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
1、仔細傾聽,發(fā)現亮點,給予肯定,及時鼓勵。根據從已知信息分析得知家長的性格,所以開始交流就以他的訴說為主,只對他表現出的優(yōu)點(如訴說中,對自己家庭情況對孩子影響的客觀理智的分析)加以及時的肯定,以此鼓勵他繼續(xù)說下去。
我的語言:你是個很理性的家長,不掩飾自己的問題,能夠客觀地給出公正的評價,這點做的真好。
2、用心傾聽,挖掘矛盾,加工信息,組織問題。傾聽是方式,挖掘、加工組織其中有效信息是方法。父子雙在闡述中,對同一個人或事的不同看法,就是他們矛盾的聚焦點,其實也是他們之間問題的關鍵所在,找到矛盾點,也就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給家長展示出這些矛盾點,家長自己就能分析出他的問題:與孩子的交流溝通很不好,也是親子關系出了很嚴重的問題。
矛盾點一:孩子自我評價是愛說話,口才好。家長卻評價孩子不愛說話,說明家長很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矛盾點二:家長拿肯定自己上學的經歷來否定孩子的學習情況,孩子雖未表達出,但內心很不認同,可家長仍在津津樂道中。再次反映出父子之間的溝通幾乎是隔絕的。
3、善于傾聽,找到焦點,引導分析,有效指導。從家長的訴說中,可以找到三個焦點問題:一是學習問題;二是撒謊問題;三是上網問題。這與我最初的信息分析整理的沒有差異,因此,等家長基本講述告一段落時,我就這三個焦點問題,結合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對形成這三個問題的成因,與家長一起分析,引導他得出一定的、正確的結論,對自己現在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開始思考和覺悟,從而明白,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著多么大的影響。
焦點一:學習問題。這是親子關系緊張產生的副效應之一。由于親子關系的血緣聯系不可能隨意解除,才使父母子女的生存相互依賴如此深刻。在依賴與被依賴之間,要求與被要求之間,必然產生沖突,這是不足為奇的。但是如果家長不懂得,那么,親子之間沖突過于頻繁,損害家庭正常氣氛,經常處于這種緊張、恐懼體驗之中的孩子,孩子心理健康會損傷、孩子還能進行積極的智力活動嗎?因而家長不能等閑視之。
焦點二:撒謊問題。孩子之所以撒謊是因為怕家長知道自己做的錯事批評和責罰他,因為他有過這樣的經歷,為了保護自己,撒謊成了他首選的辦法??梢哉f,這是被家長逼著開始學會撒謊的。
焦點三:上網問題。孩子最初上網,從時間上看,在假期,那是個沒有老師監(jiān)督,家長忙于自己工作,無人顧及孩子的時間段。這段時間,家長沒有幫助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在無事可做,加上同學朋友的誘導,出于好奇,進入了網吧。在那他找到了一份安寧,沒有了學校學習的苦惱,沒有了家庭家長的嘮叨和責罰,沒有了與同學之間的煩惱,網絡上的游戲和其他內容,是一塊能給他帶來快樂的天地,怎么能不讓他留戀往返呢?
指導效果:家長從這些經過我加工提煉的有效的信息中,開始比較、分析與思考,認識到孩子出現這些問題,主要原因在他們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對,與孩子沒有正常的交流和溝通,家長作風嚴重,親子關系緊張,導致孩子在他面前成了個啞巴,一個受氣包。當我說到,其實這樣有問題的孩子很可憐,很孤獨的時候,他微低頭沉靜了一會。我知道,第一次對這家長的指導成功了,可以暫停了,應該留點時間給家長,讓他回去好好的反思。
給家長反思的指導:我將“善待孩子12點”和“家長十大習慣”打印送給了他。幫助他繼續(xù)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改變自己錯誤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及時來,我們共同努力。
給班主任的指導:將相關休息整理反饋給班主任,
給家長和老師的建議:
1、表現寬容的態(tài)度(家長和老師)。壞習慣孩子自己也不喜歡,但他又無法控制自己不去做已經習慣的事。所以,父母和老師應對孩子抱以寬容的態(tài)度,在幫助他改正缺點的時候,就要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他的問題。鼓勵永遠比批評有效,哪怕孩子只有一點點的進步,也不要吝嗇你的表揚,父母
最好不要拿他與同齡的其他孩子相比,重要的是孩子過去的表現和他現在的行動。對于偶爾的退步你也不要表現出失望,相信孩子可以戰(zhàn)勝自己的壞毛病。
也不要在心理上給孩子壓力。他和我們大人一樣能感覺到環(huán)境或別人給他的心理壓力,這樣的壓力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行為并改正,所以要盡量為孩子減輕心理負擔。
2、善于抓住時機(家長和班主任)。引導和教育孩子擺脫壞習慣要適時。因為很多孩子的壞習慣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對于孩子的進步,也要及時地表揚他。
3、發(fā)揮榜樣的作用(家長)。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庇袝r候家長針對孩子難以改正的壞習慣,不妨在平時生活中為他樹立一個榜樣,天長日久,壞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就改正了。
4、循序漸進效果好 (家長和老師)。家長和老師需要明白的是孩子的壞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yǎng)成的,因此糾正孩子現有壞習慣,家長的要求不能太高,要切合實際,也要有耐心。不要指望孩子在短期內把壞習慣完全糾正過來。家長要多一些寬容心,給孩子多一點時間,只要孩子每次都有一些改正就可以了。在一些情況下,以前的壞習慣可能又會在孩子身上反復出現,其實這也是正常的,家長不必操之過急。
5、轉移注意力(家長)。孩子上網吧的時間多數在周末,因此,利用周末時間,給孩子安排其他活動,比如去看媽媽等。轉移他們的注意力,這樣在網癮還未真正形成時,及時抑制住發(fā)展的苗頭。(夏玉紅的小書屋)曉巖整理
相鄰博客
- 二期新疆班六期網絡班UC課程表和學習進度表(09.2.1) [2009-02-01 14:26:00]
- 指導中的主動傾聽 (原創(chuàng)) [2009-03-26 17:27:00]
- 聽張惠娟解讀六A(程桂芹) [2009-03-26 17:28:00]
- 如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原創(chuàng)) [2009-03-27 13:5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