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總有一些和現(xiàn)實生活不相襯的音符,讓我們心痛,讓我們心酸,且看: 4月24日6點25分,劉艷玲像往常一樣目送女兒去上學,而當她下午再見到女兒時,卻只能握著孩子冰冷的手哭泣:“她才16歲呀!”
事情的起因是一部手機。4月23日下午,本溪市二十七中體育老師李竹君輔導學生小宇、黎雪(化名)做仰臥起坐后發(fā)現(xiàn)丟了手機。李竹君隨即找到小宇和黎雪詢問,兩女生于是一起協(xié)助老師返回教室、樓道四處尋找。第二天上午,學校三年級部德育副主任張選路先后把小宇、黎雪叫到初三年級辦公室,詢問手機一事。據(jù)當時辦公室的幾位老師證實,這個過程張選路并沒說過激語言。然后,小宇的班主任鮑杰打電話叫家長。據(jù)小宇的父親祁云國回憶,鮑杰當著小宇的面,讓家長注意查看家里是否有一個紅色的三星牌手機。小宇隨父親一起回家后,就把自己上鎖的兩個抽屜打開,將東西都倒到床上,哭著嚷:“爸,我真窩囊,你翻吧,看我拿沒拿。”下午3時左右,趁祁云國出去買菜,小宇縱身從7樓跳下。
小宇自殺事件不是偶然個例。近期,青少年因遭誤解而委屈輕生的事例一再見諸報端:2月9日,青島市一位姓秦的初三女生玩電子游戲遭到父親批評,賭氣喝下半瓶農藥身亡;3月24日,沈陽市五一中學17歲女生因父母“埋怨”跳進渾河……
自殺已成為15至19周歲青少年死亡的原因之一。不少青少年在遭到誤解、委屈時有輕生念頭。 我們的孩子在因“愛”負重! 表面看似乎是青少年過于脆弱,可問題的根子是在家庭、在教育。因為不能成為父母眼中理想的孩子,今年3月,沈陽五一中學學生珊珊跳河自殺,她留下這樣的文字:“媽媽,我總認為自己是您的負擔,我耳朵不好使,腦子笨,學習又不好?!薄拔液茉缇拖腚x開這個令我恐懼,沒有安全感的世界……很害怕…… ”湖南省婁底市一重點中學的高二學生陳丹(化名)接受采訪時說:“父母辛辛苦苦工作,為我們提供衣食住行,煞費苦心為我們規(guī)劃未來,我們需要服從他們的規(guī)劃。除了家長的規(guī)劃,還有學校和老師的規(guī)劃。我們幾乎沒有自主的思想空間,無法快樂……”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焦點、重心。從三四歲開始,父母就安排他們學繪畫、彈琴、外語……以“愛的名義”安排他們成長、學習的步驟。孩子們每天輾轉于各種補課班和特長班,不愛去也得去。考試成績不好,擔心被老師、家長批評,遭到同學蔑視。學習變成一種痛苦,盡管物質生活豐富了,卻沒有幸福的體驗和感覺,多數(shù)孩子覺得生活沒意思?!盁釔凵钍乔嗌倌晷睦斫】档闹匾獦酥局?。青少年只有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樂趣,才能充分發(fā)揮潛力,才不會在遇到挫折、失敗時失去生活的信心。”
面對這些慘痛的事實,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對學校而言,就只是傳授知識的搖籃,只是讓我們的孩子奮斗的溫床?對家庭而言,我們真的會用最真實的“愛”去扼殺孩子的天性?當孩子面對挫折,面對困難時,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我去一些學校聯(lián)系開展這樣的活動時,總會聽到“現(xiàn)在學習任務緊,哪有時間喲!”用這樣的話來推脫,我們的教育到底要給我們孩子什么?上次去學校演講后我有感而發(fā),孩子們真的需要精神食糧,真的需要激勵!自從做了《做負責的人》的課題以來,我更加感覺到我身上的責任,感覺到作為一個教育者的真正含義。我也真誠的呼吁,我們所有的教育部門能真正的為我們的孩子辦一點實事,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的孩子去感受,去聆聽,去完善人格,因為做人是根本,而我們的教育最終的目標就是教會孩子們做人!我們的家長需要學習,我們的老師需要學習,我們的領導需要學習!每次看到電視里的滾動新聞,有多少人考上了什么什么學校,學校質量怎么怎么的好......我的心總在問孩子們的心理是否很健康呢?是否付合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呢?是不是一個真正盡責的人呢?
我們要做一負責的人,而且還要學會做一個會負責的人,拒絕誘惑,勇于面對挫折,珍惜生命,對祖國負責,對家庭負責,對老師負責,對自己負責!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用更加嚴謹?shù)膽B(tài)度來要求自己,讓自己盡一個教育者的責任!每一個老師都應該拓寬老師的含義,成為一個教育者!讓我們的生命得到一次次的升華,讓我們的事業(yè)體現(xiàn)出不朽的靈魂,你們的人生體現(xiàn)出更偉大的價值!(范新斌家庭教育工作室)u/fxb6213410/archives/2009/200941082854.html曉巖整理
相鄰博客
- 自我確認(董進宇) [2009-04-10 13:20:00]
- 最佳的作息時間! [2009-04-10 13:22:00]
- 學習心得 (傲雪) [2009-04-10 13:25:00]
- 如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 [2009-04-10 13:2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