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不要任何人偷走您的夢》有感
讀了《不要任何人偷走您的夢》,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這是發(fā)生在一位老師和一個學生之間的故事:學生在作文寫出了自己真實的夢想——擁有一座可以供人觀賞游樂的莊園,結果老師認為這是天方夜譚,是做白日夢,硬是逼著學生重寫作文。孩子的作文就是孩子的夢想,好在孩子堅持己見,不改初衷。三十年后,學生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三十年后,師生在莊園相遇,彼此感悟多多。作為學生,幸運自己的堅持,作為老師,反思自己的行為——自己偷了多少孩子的夢?
自己偷了多少孩子的夢?作為一名教育者,真的應該問問自己。孩子的心靈是塊空地,種啥長啥。當他們的理想種子開始萌芽的時候,我們做了什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人生,都有自己的目標和追求。正因為有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社會才會這么精彩。孩子的夢是多彩的,孩子的心是明亮的。我們作為老師、家長,都應該呵護孩子美麗的夢想,并鼓勵孩子不斷努力,用行動去實現(xiàn)。
想想我們,我們在做什么?為了太多的功利,為了更好的成績,我們拔掉了孩子心靈上理想的幼苗。武斷地孩子設計生活,為孩子制造理想,為孩子創(chuàng)造未來。這樣的做法,就像文中的老師。而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老師和家長不是少數(shù)。談到孩子的理想,都要從高處、大處去想,從不考慮孩子的內心的需要。這樣的做法,使得孩子變成了學習的機器,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孩子在我們的統(tǒng)一的,高要求、嚴標準下,模式化地生活,他們被我們設計,被我們支配,被我們折磨,想到這些,我覺得很難過。
可以想象一個人失去理想的痛苦,可以想象一個人沒有理想的悲哀,可以想象一個人被人支配的無奈。孩子是孩子,我們是我們。讓我們幫助孩子,讓孩子的理想之花在心靈深處綻放,讓我們鼓勵孩子,讓孩子的夢想之果在美好的明天實現(xiàn)。
老師——千萬,不要偷了別人的夢??!
附錄:
別讓任何人偷走您的夢
美國某個小學的作文課上,老師給小朋友的作文題目是:“我的志愿”。
一位小朋友非常喜歡這個題目,在他的簿子上,飛快地寫下他的夢想。他希望將來自己能擁有一座占地十余公頃的莊園,在壯闊的土地上植滿如茵的綠。莊園中有無數(shù)的小木屋,烤肉區(qū),及一座休閑旅館。除了自己住在那兒外,還可以和前來參觀的游客分享自己的莊園,有住處供他們歇息。
寫好的作文經老師過目,這位小朋友的簿子上被劃了一個大大的紅“X”,發(fā)回到他手上,老師要求他重寫。
小朋友仔細看了看自己所寫的內容,并無錯誤,便拿著作文簿去請教老師。
老師告訴他:“我要你們寫下自己的志愿,而不是這些如夢囈般的空想,我要實際的志愿,而不是虛無的幻想,你知道嗎?”
小朋友據(jù)理力爭:“可是,老師,這真的是我的夢想?。 ?/font>
老師也堅持:“不,那不可能實現(xiàn),那只是一堆空想,我要你重寫?!?/font>
小朋友不肯妥協(xié):“我很清楚,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不愿意改掉我夢想的內容?!?/font>
老師搖頭:“如果你不重寫,我就不讓你及格了,你要想清楚?!?/font>
小朋友也跟著搖頭,不愿重寫,而那篇作文也就得到了大大的一個“E”。
事隔三十年之后,這位老師帶著一群小學生到一處風景優(yōu)美的度假勝地旅行,在盡情享受無邊的綠草,舒適的住宿,及香味四溢的烤肉之余,他望見一名中年人向他走來,并自稱曾是他的學生。
這位中年人告訴他的老師,他正是當年那個作文不及格的小學生,如今,他擁有這片廣闊的度假莊園,真的實現(xiàn)了兒時的夢想。
老師望著這位莊園的主人,想到自己三十余年來,不敢夢想的教師生涯,不禁喟嘆:
“三十年來為了我自己,不知道用成績改掉了多少學生的夢想。而你,是唯一保留自己的夢想,沒有被我改掉的?!?/font>
u/8757/archives/2009/2009121003444.html#80629
|
|
|
|
|
相鄰博客
- 我們是一家人(唐聞) [2010-06-09 17:10:00]
- 關于舉辦九期畢業(yè)十期開班典禮活動的通知 [2010-06-10 10:47:00]
- 難忘那一次牽手(張海燕) [2010-06-10 13:41:00]
- 關于讀《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體會 [2010-06-10 13:4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