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智商超過130的孩子,得到開發(fā)后成為“神童”的可能性比較大。智商超過130 的人,在一般人群中的比例就是2%,而在這2%的人中,又有多少能被發(fā)掘、被培養(yǎng)成“神童”呢?
我們很多家長,不顧孩子的智力水平,不顧孩子的成長水平,盲目地跟風,盲目地參與“造神”行動。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有先天遺傳的,通過后天的學習,可以相對改進提高,但是不會讓她變成另一個人。鴨子通過訓練可以變成更出色的鴨子,但是鴨子絕對不會變成天鵝。教育的作用不會像有些老師(應該叫“教育商人”)說的那么神奇。孩子這么小,怎么能接受得了那些深奧的東西?本身心智的發(fā)展還不到位,接受那些所謂的新東西,真正理解的又有幾個?再有就是,孩子在大人的設計中,參加了“神童”培養(yǎng)計劃,萬一成不了“神童”,對家長來說無非是個遺憾,但是對孩子來講,也許就是致命的傷害。
記得有一位搞教育的人士說過:在家里培養(yǎng)神童沒錯,錯的是不該大肆宣揚,一是對自己的孩子沒有好處,讓孩子處于風口浪尖,二是誤導很多父母校仿。很多的“教育商人”,就抓住家長急功近利的心理 ,不切實際地蒙昧家長,家長們還津津樂道,樂此不疲。有時真的為家長們著急,不了解孩子成長規(guī)律,不了解孩子興趣愛好,盲目跟風,真的就可以造出“神童”了?——神話!
一個高超的手藝人,如果手里拿的是塊石頭,她會把這塊石頭雕琢成一塊漂亮的吊墜,對于這個石頭來講,吊墜就是她最好的存在。如果她手里拿的是塊鉆石,鉆石的處理肯定不會只是一個吊墜,因為吊墜不是鉆石的價值。高超的設計者,總是會揚長避短,精益求精,讓每個材料發(fā)揮到極致。
現在令人著急的是,擁有鉆石的人,不懂得鉆石的價值,擁有石塊的人,偏偏要把石塊變成鉆石??吹絼e人做什么,自己也就做什么?沒有自己,沒有方向,沒有出路,這樣的怪圈,誰進去了?誰出來了?
“神童”不是造出來的,是靠孕育引導出來的。知識上的超前發(fā)展,必然會導致孩子其他方面的暫時落后。而作為一個人,真正適應社會,是綜合能力和素質的適應?!澳就霸怼睂γ總€人的成長都有實際的意義。一項調查表明,中國近10年來的高考狀元,為什么很少有成績卓越的?為什么外國一些知名大學不愿意錄取我們眼中優(yōu)秀的狀元?這些問題的背后,值得我們去深思。一味地強調學習、強調知識、強調分數,會讓我們失去很多寶貴的東西,而我們失去的這些,對孩子一生的發(fā)展來說往往是彌足珍貴的。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孩子?我們該怎么面對孩子?我們該怎樣培養(yǎng)孩子?是我們每個家長都需要思考的問題。愿你在喧囂的城市生活中能擁有心的寧靜,愿你在熱鬧的制造“神童”活動中能保持一份清醒,愿你在浮躁的教育大潮中能守住自己教育孩子的原則。
其實,我們家長要做的,能做的,就是激勵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孩子不做“神童”,做自己的主人!
附錄
北京 早教界出現“張悟本” 欲“批量生產”神童 |
|
|
|
|
|
相鄰博客
- 正比 (張海燕) [2010-06-28 16:44:00]
- 不惑的選擇(高英) [2010-06-29 16:28:00]
- 生活就像回音壁(肖慶蘭) [2010-06-29 16:31:00]
- 填志愿(高英) [2010-06-29 16:3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