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開學第三天。孩子昨天已到學校報了到,但還沒正式上課,下午回到家守著電視,無精打彩的,全然沒有新學期開學的興奮。
沒有問其原因,先接受孩子的情緒,青春期的孩子風雨不定的。
但孩子的生物鐘卻是調節(jié)得很快!假期兩個月天天睡到八點鐘才起床,9月1日一開學,六點半準時自覺起床,準備好東西,穿得干干凈凈,漂漂亮亮的,就自己搭車上學去了,沒讓我操心一點。
今早,女兒吃著早餐,我坐在旁邊練習著普通話。突然,我試探的問“我給講一個故事?”見孩子沒有反對,立即合上書本,把剛才讀到的“一個美麗的故事”,聲情并茂的講起了——
有一個塌鼻子的小男孩兒,因為兩歲時得了腦炎,智力受損,學習起來很吸力。別人寫作文,可以寫二三百字,他卻只能寫三五行。但即便這樣,他的作文也寫得很動人。
一次作文課,題目是“愿望”,小男孩兒極其認真的想了半天,然后極其認真的寫出了三句話:我有兩個愿望,第一個是,媽媽天天笑瞇瞇的看著我說“你真聰明!”;第二個是,老師天天笑瞇瞇的看著我說“你一點兒也不笨!”。
就是這樣一篇作文,深深地打動了他的老師,那位媽媽式的老師不僅給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帶有感情的朗讀了這篇作文,還一筆一畫的寫上評語:你很聰明,你寫的作文非常感人。請放心,媽媽肯定會格外喜歡你的,教師肯定會格外喜歡你的,大家肯定會格外的喜歡你的。
抱著作文本,小男孩兒笑了,他蹦蹦跳跳的回家了,像只喜鵲。但他并沒有急著把作文本拿給媽媽看,他在等待,等待一個美好的時刻。
終于這個時刻來了,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他媽媽的生日,男孩起得特別早,他把作文本裝進他親手做的精美的信封里,來到媽媽床前,等媽媽一睜開眼,他就笑瞇瞇的對媽媽說“媽媽生日快樂!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
媽媽打開信封,看著這篇作文,甜甜的涌出了兩行熱淚,一把摟住小男孩兒,緊緊的抱在了懷里,久久沒有松開。
在我講的過程中,孩子幾次兩眼注視,很有興致的聽著,看到有這么一位“熱心”聽眾,我講得特別來勁,最后我飽含深情的大聲朗讀——
是的,智力可以受損,但愛永遠不會!
誰知,孩子聽完低沉的嘆息道:“唉,這位小男孩兒得到的愛是那么的完整,而我卻沒得到!”
我緊張的追問“是媽媽沒給你嗎?”
答:“不是,是學校的老師和同學那里沒有得到?!?span lang="EN-US">
沒有再問下去,我知道再問,孩子就會煩了。但我終于了解到了一點兒信息,孩子開學這兩天可能和老師同學的關系還沒有融洽,有失落感。
下一步思考,如何引導孩子走出灰暗不自信的心理?
相鄰博客
- 接近孩子,與孩子愉快相處的方法 [2008-09-01 23:11:00]
- 讓自己有目標的學習 [2008-09-02 22:19:00]
- 家庭教育學習資源收集(一) [2008-09-04 17:57:00]
- 摘抄17條“金律”我用(摘) [2008-09-04 23:2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