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東西是要靜心的,近些天有些忙,博客就這樣拖欠著。有人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中間的落差是煩惱”確實,懊惱自己學習效率有點低。
但今天還是較有收獲,做了兩個個案,還比較成功。
一老人因為兒子鬧離婚,強制要爭奪孫女的撫養(yǎng)權,今天特意開車到她家里去做了幾小時說服工作。幸運的是效果還不錯,老人心平氣和的接受了我的觀點,并承諾要按我的建議去做。
1、孩子由誰撫養(yǎng),老人作不了主,主要由孩子的意愿和父母雙方的協(xié)議決定(孩子十二歲)。即使打官司,也不一定能爭取得到。因為孩子的媽媽有撫養(yǎng)的能力,現(xiàn)在又是在媽媽身邊。(以前由老人帶了八年)
2、如果真要鬧到打官司的地步,對孩子是最大的傷害。老人在電話里告訴孩子“你媽媽不是好人”,孩子的媽媽又在那邊告訴孩子“爸爸不是好人”,這樣除了大人間相互出出怨氣,對孩子心理的傷害是不可忽視的,萬一孩子想不通,做出極端行為,如離家出走等,后果將遠比由誰來撫養(yǎng)更嚴重。
3、老人最好少插手夫妻間的事。這樣會讓兒子難堪,也將把事情弄得更復雜。
1、 媽媽的教育方法錯誤率太高。
2、 對孩子的學習過分關注。
3、 夫妻間的教育觀念不一致。
建議:
1、下決心改變自己。這是唯一的出路。用學習家庭教育知識來武裝自己。給自己一年的時間,扎扎實實的來學,先不要去想怎樣改變孩子。
2、如果沒有時間來上網學習,就寫博客,把自己的痛苦和困惑寫出來,這里將有很多的優(yōu)秀指導師慢慢來指導你,告訴你方法。
孩子媽媽說,不要說一年,就是十年都愿意,只要能改變我現(xiàn)在的痛苦。
相鄰博客
- 今天是個有收獲的日子 [2008-11-02 00:02:00]
- 愛上誦讀 [2008-11-02 22:51:00]
- 如何擺脫父母 [2008-11-05 23:15:00]
- 你的錯誤率太高(10歲家長個案指導) [2008-11-06 22:4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