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班主任李潔萍老師上UC發(fā)言,給了我們很大的提醒。她說“我們到這個UC課堂學習,就應該珍惜自己的時間和機會,積極參與,把氣氛弄得更活躍些,多些互動,特別在周二的練兵場上和周六的交流日上;但在周日家長開放日上,我們指導師就一定要轉換角色,不能還以家長的身份、或老師的身份來發(fā)言,就應該把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知識用上,盡量說些家庭教育的專業(yè)用語,這樣對自己的理論是一種提升,也是一次學以致用的機會?!边€說“家長就是我們指導師的衣食父母,要多走進家長的心,用同理心去和他們交流、溝能,達到信任、互助的效果?!?/span>
作為一位老學員,在UC學習的時間也算較長了,時常呢也想煅煉自己,積極的上麥發(fā)言,雖然發(fā)言內容不是很全面到位,但也有了些自己的體會,寫來供大家參考,如果您能給予補充,將萬分感謝!
在周二練兵場或周六交流日上發(fā)言,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對主講人的講座風格進行點評,比如語音、語速、語調;表情;組稿情況;開頭、結尾效果如何。并建設性的指出欠缺的方面,或提出建議;
2、對講座內容的理解、歸納、總結;
3、對講座內容中某個句話或某個觀點的理解或感悟;
4、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觀點來探討;
5、補充講座中沒有講到的內容;
6、結合身邊案例或親眼看到的、聽到的、感受的事例,就講座話題給予展開來講;
7、提出自己的疑惑或不理解問題。
相鄰博客
- 洗魚缸 [2008-12-14 23:13:00]
- 尋找主動性 [2008-12-15 22:43:00]
- 寫給Q群媽媽們的話 [2008-12-17 21:33:00]
- 轉載:如何看待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問題 [2008-12-30 22:05:00]
最近訪客